浅析贵阳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论文_郑曦

浅析贵阳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论文_郑曦

贵阳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工业园区的运作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消防安全现状随着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一击,加强园区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仍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实际,通过从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规划、消防管理、消防设施、行业监管、灭火救援等方面对贵阳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风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求对工业园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消防工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消防;工业园区;风险;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招商引资方兴未艾,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迅猛发展。但又由于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和安全环境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消防工作发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种火灾事故屡有发生,这势必影响工业园区和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17年,贵阳市全市共有13个工业园区23个子园区。其中,已全部或部分投入使用的有3个国家级、19个省级、1个区级子园区,总占地面积达59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有643家,企业员工已超过20万人。具体情况如下:

二、工业园区风险分析

纵观全市工业园区,应与园区建设相适应的消防安全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园区消防工作的发展及现状还不容乐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由于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和消防规划,造成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火灾隐患十分严重。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据调研了解工业园区管委会是重新组建的政府机构,其下设的职能部门有产发局、投服局、征收局、招投局等部门,这些新的部门消防职责未明确,更谈不上行业监管,导致消防安全责任制未真正落实。因此许多职能部门消防法制理念淡漠,滋生了许多没有合法手续的企业和火灾隐患。

(二)消防安全规划不合理。工业园区的许多厂房,建设之初考虑到经济指数增长和园区发展需要,少数主管单位急于上项目、早投产,往往许多都存在未审批先“上马”,未办理规划、土地手续,常常边设计边施工,很多为典型的“三边”工程,既没有制定科学的消防建设规划,又没有对工业园区的产业项目准确定位,导致消防规划不尽合理,错失了对火灾隐患进行源头把控的良机。全市来看,目前已编制完成消防专业规划并经政府会议通过的区(市、县)仅5个,占全市的38%。一方面许多园区企业在规划建造厂房、库房和办公用房时,没有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出现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少等火灾隐患。有的建设未将消防基础设施纳入整体规划,消火栓总数不足;有的虽然接通了水源,但管网的直径小,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还有的企业已经投产,但整个厂区内消防设施不足,有的虽配有灭火器材,但数量少,工作人员也不会使用。例如小孟工业园区内的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在建设中未经消防审核擅自施工,厂房采用大量钢材、钢屋架,而钢材防火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钢结构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厂房建成后又未经消防验收直接投入使用,虽然企业在使用期间申报了消防审核验收,但由于主管单位未给企业办理规划手续,缺少消防手续办理的前置条件,造成先天性的火灾隐患,管控工作总是处于整改再整改的“死循环”。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园区内的投资项目是当地政府的招商项目或重点项目,为加快项目落地进程,政府默许了项目工程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做法,导致消防部门在行政执法上产生较大的阻力。部分园区企业大多数火灾隐患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消防法规、消防技术、企业资金及停产的限制,使许多火灾隐患到目前仍无法得到根治,导致消防监督部门对某些火灾隐患束手无策,根据对全市工业园区643家企业中的223家企业抽样调查,仅有78家办理了消防审核验收手续。

(三)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企业对消防安全缺乏认识,摆不正企业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对职工缺少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相当部分职工对防火知识一无所知,存在严重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多数个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无人抓、无人管,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处于游离状态。一是组织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未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未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违章操作、违章用火、用电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双龙港临空经济区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金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厂房内电气线路及电器设备的选用、安装不符规范要求,电线乱拉乱接、闸刀裸露,防爆场所未采用防爆电器的现象随处可见,且应急措施未及时跟上,极易因小火而酿成大灾。二是日常消防工作开展不力。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云岩区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开展防火检查,识灾防灾能力明显不足;如乌当区爱华食品厂虽制定灭火救援预案,但未开展灭火演练,自防自救能力明显不足。三是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工业园区未能同步施工和建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乌当区奶牛场食品工业园区建设了市政消火栓,但存在市政消火栓数量不足、消防给水管网压力和流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不能有效扑灭各类火灾事故。如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工业园区,规划应设置公共消火栓76个,实有数38个,完好率仅为50%。

(四)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一方面部分企业领导“效益第一、安全第二”的理念根深蒂固,自身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摆不正企业发展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忽视安全成本投入,直观反映在园区组织不健全,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工作责任不落实,经费无保障,安全工作处于游离状态。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领导自身未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重视,培训制度形同虚设,对员工缺少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员工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程度低,导致相当部分员工消防法律意识淡薄,对消防知识一无所知,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

(五)公共消防设施短缺。一方面体现在工业园区内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厂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公共消火栓的建设严重不足,消防用水严重缺少,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如清镇市煤化工业园区消防给水管网管径过细,水压过低,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甚至尚未建市政消防供水设施。另一方面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内未按要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灭火器配置不合理、选型不符合要求,本应配备扑救固体物质火灾ABC类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却配置了扑救液体、气体的BC类碳酸氯钠灭火器,以致初起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检查情况看,80%的企业没有按规定将灭火器、应急灯、室内消火栓等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保持完好有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的规范安装率更低。如云岩区益佰工业园区内部消防基础设施欠账严重,未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

(六)职能部门综合监管力度不够。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不少部门和环节,只要各有关部门能协同配合、共同管理,就能保证管理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发改、规划、建设部门在规划项目时不吸收消防部门参加,工商部门未将消防手续作为办理工商行政许可手续的前置条件,安监、质监、消防部门相互独立互不关联,带来信息上的孤立,联合执法不多,没有形成监管合力,工业园区安全监管力度薄弱。

(七)制约灭火救援因素较多。一是因工业园区建设与消防城市规划不同步,大多数工业园区远离公安现役消防站,园区大多不在公安现役消防力量灭火作战半径的有效覆盖范围之内,一旦发生火灾,公安消防力量长途奔袭,增加了扑救难度。如白云区综保区工业园区,离最近的同心路消防站约15公里,消防车赶赴该园区需行驶40分钟以上,一旦发生火灾,无法第一时间到场,错过了对火灾的初控时间,常常贻误战机。二是大多数工业园区厂房水源匮乏,没有足够的消防水源,仅依靠消防车载的几吨水是远远满足不了火灾扑救的需要,不利于作战展开。如清镇煤化工业基地,位于清镇市站街、卫城一带,站街距清镇13.5公里,卫城距清镇25.6公里,前期无消防规划,未设置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源不足。三是大多数工业园区大多未建立专职消防队伍或微型消防站(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无法组织有效扑救,不利于初期火灾的扑救,容易导致小火酿成大灾。如益佰工业园区未建立专职消防队,园区内只是依托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微型消防站,灭火救援力量不足。四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厂房未经过严格的防火设计与审核,加之大量采用钢结构没有防火保护的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甚至采用可燃材料搭建简易的厂房和仓库作为生产和储存场所。如小孟工业园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汽车配件生产车间,不但采用钢结构的大跨度大空间厂房,而且在厂房内搭建可燃材料的简易用房,用作新员工培训模拟实验室,降低了厂房与办公区的耐火等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倒塌,不利于内攻。

三、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消防责任体系。消防工作是社会化工作,要把机制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工作,认真总结,建立常态化的确保消防安全、适应发展需要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动建立“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相关单位责任,实行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工作交流、信息共享,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大消防工作机制。

(二)开展消防安全评估。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和部消防局研究制定的《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试行)》及“六加一”工作的要求,建立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由具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本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开展评估,将制约消防事业发展、影响火灾形势稳定的突出问题纳入分析评估范围,全面掌握消防安全状况,提高火灾预防管控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对工业园区中火灾高危单位开展专门的消防安全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单位信用评级的参考依据,推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三)加强规划源头管控。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将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纳入总体规划,在年内重新编制园区消防专业规划,将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等内容纳入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全市近期、中期、远期的消防工作目标,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使工业园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公安消防站装备建设能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四)严把行政审批程序。在多部门联合层面上,完善项目协调联审、项目决策咨询和竣工验收制度,建议建立由发改、经委、国土、规划、建设、环保、工商、质监、安监和消防等单位组成的“工业园区项目协调联审制度”和“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共同对项目落地进行咨询审议、把好入口关。项目建成后要进行综合验收,经验收合格、兑现承诺后方可正式投产。在公安消防部门内部,严格坚持先审批后建设、先验收后投用的原则,主动介入,大力开展消防技术服务,把好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关,会同区(市、县)、园区将服务前移,将消防服务窗口前移至工业区前沿,设立驻乡镇联络点、设立消防咨询服务制度,确保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

(五)强化隐患整改督查力度。一是优化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建议将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整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由市消防委牵头规划、建设、消防、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工业园区消防隐患整治标准》,进一步细化单位安全管理、建筑防火、消防设施、行业管理等整治事项,明确属地街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为后期联动整治提供扎实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二是强化部门监管力度。组织规划、建设、安监、消防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依据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对所属手续不全、火灾隐患较为突出的工业园区,督促园区企业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坚决依法予以处罚。三是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坚持严格执法,加强消防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努力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应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取因“患”制宜的方式进行整改;对确实没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消防部门要与业主一道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安全。

(六)建强多种消防队伍。工业园区消防工作涉及面广、线长、量大,因此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可弥补公安现役消防队伍力量薄弱,覆盖半径不到位的问题,确保发生火灾时打早、打小,减少火灾损失,是形势发展所需。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形式消防队伍,解决公安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的矛盾,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消防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加强器材装备建设,配齐配强器材装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适时组织开展灭火演练,不断提高扑救和处置初期火灾的灭火能力。同时加大整合园区人力资源,加强区域联防,按照“一点告急,多点响应”的原则,积极发展派出所联防队,逐步配备必要的扑救化工、火灾的特种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提高处置各种恶性化学灾害事故和扑救火灾事故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灭火工作效率。

(七)规范消防安全管理。推动单位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督促入驻企业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断规范单位自我管理,培养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突出抓好责任制落实,防火检查巡查、灭火隐患整改,灭火应急演练、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内容,规范单位日常消防管理工作运行,真正做到消防工作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实现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常态化、隐患整改制度化、宣传教育普及化,进一步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八)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设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栏、通过LED消防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传授消防安全常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员工岗前培训和半年培训制度,制定针对性灭火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广泛借助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把消防宣传列入公益宣传中,增强企业业主和员工自我防范能力,从而筑实工业园区抗御火灾的堤坝,防火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李广华.谈加强和改进化工企业的消防工作[J].现代企业管理,2006年04期.

[2]刘英,张云峰.浅析中小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安防科技,2005年02期.

作者简介:

郑曦,女,贵州省贵阳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监督指导科工程师

论文作者:郑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2

标签:;  ;  ;  ;  ;  ;  ;  ;  

浅析贵阳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论文_郑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