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论文_韩玮

浅谈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论文_韩玮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配网自动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组成部分中很多关键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多技术都没有一个明确标准。当前的试点或建设面临的技术风险较大,有很多未知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其风险的控制,科学、合理地管理配网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配网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通过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等有效整合,利用现代化设备完成对配电网的管理与维护,以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配电自动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正逐渐朝着智能化、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改进配网自动化的相关技术,以使其匹配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已逐渐成为各大电力企业正在探索的现实问题。

一、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应用现状

1.1通信技术

在配网建设中,不能忽视通信技术的应用。网络通信技术使用范围广泛,尤其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配网通信速度和自动化运行的效率,通信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提高配网的建设成本,通信的质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安全有待进一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不够等等。

1.2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在配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是自动、准确传递各种数据,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配网的正常运行,提高配网的安全。不过,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的应用中,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1,在高级数据的分析方面还存在着精度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就需要对各种拓扑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了解相应的配网运行管理对策,就可以使得数据的分析工作更加细致。不过,在高级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讲,因为不同区域会存在不同的供电状况,在配网建设时也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对线路的合理设置以及负荷的有效预测。但是,由于数据精度不足,就会导致分布式电源控制、故障自动恢复以及智能监测等功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第2,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集成标准。在采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过程中,由于还融合了通信技术,其对于信息数据的集成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集成标准,就更容易影响到数据的处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配网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此外,主站、配网GIS系统也缺乏统一标准去衡量信息集成工作,这些都会影响到数据的处理和具体应用。

二、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的控制措施

2.1加强对通信技术的风险控制

通信技术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对该技术存在风险进行控制的重点就是发展光纤化的无线公网技术,对于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跨越距离较大的地区,可通过无线公网通信技术来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主要将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将其有效应用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不仅有利于提高通信技术的通信效率,还有利于降低通信过程中的掉线率,从而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风险控制

数据分析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无法保障数据分析的准确度,则会对配网自动化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自动化系统在根据相关数据对配网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会对系统的准确性判断产生极大影响,导致系统出现误动作故障,因此,针对数据分子精度不够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控制。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建设、安全及调试阶段,应对其拓扑结构进行全面规划,从而将配网数据的监测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3配网设备及元件的风险控制

加大对配网设备及元件风险的控制力度:①对配网系统设备及元件的使用设备、性能、状态等进行定期检查,若检查过程中发现运行异常的设备或元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从而保障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可靠性;②对于自动化系统中极易发生故障的重点元件应加大检测力度,若条件允许的话,可成立一个专门的检测小组,实现对配网设备及元件风险的有效控制;③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将自动化系统中各项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配网自动化运行效率的有效提高。

三、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配网自动化的综合型受控端

这种受控端是以SCADA系统为基础,对电网信息进行专业化采集,此外,还可以对所收集达到的数据信号进行综合处理,通过提高性能来限制受控端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系统的配置,使内部规模得到简化。这种受控端可以将多种功能有效集合于一体,同时实现检测、管理和控制等多项功能,并将这些数据信息通过通信技术实时地传输给主控方,为主控方的进一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2定制电力技术

定制电力技术是在电压稳定器、频率检测器、快速无功补偿器等设备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有效实施的,对于中低压配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消除谐波,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压闪变。当系统内的电力负荷出现瞬间变化的现象时,该技术可以准确地发现故障区域,并及时做出有效处理,避免事故的扩大化。

3.3新型FA系统

FA系统主要是通过分布式电源,为不同的负荷提供便捷式电源,减少由于线路传输而产生的不必要能耗,以此来保证能源的有效利用。但现阶段新型FA系统运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分布式电源的位置难以确定,配网运行方式多变等问题,在今后的技术革新过程中,需要对这类问题提高重视,以满足该系统的应用条件。

结语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还尚未成熟,技术标准的缺乏也使得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潜在故障,从而给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造成了不利影响。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的风险加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最终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傅颖,陈勇斌,陈玮.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分析及控制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130.

[2]王勇.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31-132.

[3]黄志新.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风险及控制[J].电子世界,2014(18):181.

论文作者:韩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浅谈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论文_韩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