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论文_李秀梅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论文_李秀梅

广西省贺州市昭平县委党校 546899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石,是我们党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深入理解其他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钥匙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纲领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纲领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施互利双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业有所就、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2.1从理论上看,它的提出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总结和重大推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这一结合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成果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卓越的贡献。

2.2从实践上看,它的提出是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得这一问题从理论转为实践。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曾经指出“我们的革命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但是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急剧变化,使这个问题更加引人深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在指导实践上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对解决后一个跨世纪难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作用。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依据和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从根本上改变了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依据和物质基础。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起点和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起点和重要标志。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十九大报告立论的重要依据,是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重要主线。由此有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有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有了新时代“两个十五年”的新战略安排,有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等等。应该说,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自身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论文作者:李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论文_李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