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投资风险下资本保值商品的选择_投资论文

高投资风险下的保本商品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风险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时是买保本商品的时机

保本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热卖,并非是没有原因的,通常有以下的情况发生

1.利率走低,未来还有再降的可能。利率像溜滑梯一样一路下滑,而且还不见底,可以预期你的存款利息收入会愈来愈少,这时坐等利率回升,你可能损失更多的利息收入,不如拿去买保本商品,追求比利息多一点的报酬。

2.金融市场多空不明。金融市场多空不明,把钱拿去做投资,不论做多或做空,相对风险无法掌控,如果盲目投资,很容易就亏本,这时不如拿钱去保本,不管市场是多还是空,至少都可以锁住在一定的风险,追求超额获利的可能机会。

3.传统投资工具获利不佳。传统投资工具赚钱不容易,可以试试保本商品,因为拿出一些利息去赌未来可能的获利空间,损失的只是小部分的本金或是利息,比起直接拿钱投资却出现亏损的机会小得多。

4.资金太多,需要分散风险做资产配置。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保本比赚钱更重要,控制风险是当务之急,而做适当的资产配置就是控制风险的第一步。因此当资金很多,需要做资产配置时,有保本实质作用的保本商品可以当成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保本商品的种类

具有保本之实又有保本之名的保本商品,例如有:

1.“连动式债券”——连动式债券是结合债券(固定收益型商品)和选择权(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一种商品,也就是大部分本金用来购买债券等固定收益的商品,而小部分本金或用利息来投资连结利率、汇率或股价指数等选择权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商品。因运作模式和保本情况同,又可以区全为保本型和股价权连结型商品两种。

2.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已开始开发的保本型基金。

3.投资型保单——投资型保单就是加上投资行为的保单,也就是具有保险保障和投资获利双重功能的保险商品。最大特色是把保险金额分成基本保险金额与累计变动保险金额两部分,基本保险金额就是契约保证的最低保障金额,累计变动保险金额则是具有指标连结特性,随着指标变动。

投资型保单既然是保险加投资,所支付的保费就会比较高一点,保户所交的保费,小部分拿来负担寿险死亡成本,其余则拿来投资在其他的投资工具,像是股票、基金、债券等等。

这种保单是以投资为目的,因此寿险的部分会选择成本较低的定期寿险,以节省保费的支出,因此投资型保单的投资年限大都在5~10年。

4.银行推出的结构型存款(或称组合型存款)——组合式定存简单来说是一般外币定存加上选择权,也可以说是定存结合投资的一种交易,投资人银行存入定期存款的同时,银行把原本要付给投资人的存款利息或部分本金投资在选择工具上,以达到提升定存收益的目的,换另一种方式来说,等于是国内银行发行的连动式债券,它的基本架构和精神,也和连动式债券一样,只不过用的是组合式定存或结构型定存的名称罢了。

买保本商品的风险

凡是投资就有风险,保本商品也不例外。保本商品和其他投资工具比起来,风险程度可能要低一些,不要以为买了保本商品就能高枕无忧,投资前还是要认清各种可能产生的风险。

1.发行机构提前赎回风险。发行机构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会依据趋势分析设计出一个可以提供投资人保证收益的保本商品,自然也把业者希望赚取的利润包括在连动标的的预期涨幅上,但是如果发行机构分析趋势错误,或行情严重超乎市场预期,无法负担当初给投资人承诺的保证时,发行机构就会要求提前赎回解约,此时发行机构会付给投资人投资期间的利息,但投资人先前付出的手续费却不能要回来

2.流动性的风险。保本商品一般是拿出固定收益的利息部分去作投资,因为投资金额相对很小,所以必须拉长时间,才能达到预定的报酬水平。因此保本商品设计的投资期间都很长,1~10年不等,通常以3到7年为最多,如果投资人中途解约赎回,除了有赎回最低门坎的限制,还要另外支付手续费,而且本金不挣回本,出现本金折损的风险。一般而言,投资天期愈长,流动性风险愈高,投资天期愈短,流动性风险愈低。

3.汇率兑换的风险。如果你投资银行所销售的外币型保本商品,投资本金必先转换成外币,产品到期时,也要兑换成人民币。当产品到期赎回时,如果遇上人民币贬值,投资人可以赚取部分汇兑收益;万一人民币升值,则会出现汇差损失,可能把获利吃掉。

4.利息损失的风险。一般保本商品设计时,多将利息部位拿去投资,连结其他商品,如果连结标的表现不好,获利率等于零,即使保本率百分之百,投资人最终只拿回本金,损失了利息收入。另外,投资人想要保本,通常是在利率趋势往下走的时候,由于部分保本商品设计投资期间长达5~7年,一旦利率反转向上时,资金因为被锁定在保本合约中,无实时转进高收益商品,将因而产生利差损失。

5.信用风险。投资保本商品,要注意以下三大信用风险。其中,尤要注意发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因为发行机构的信用优良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资金的安全性。

(1)发行机构的信用。投资人买保本商品是把钱交给发行机构去投资,如果发行机构不能善用你金,所损失的可能只是本金的一部分,但如果发行机构的信用不好,拿出去的本金万一拿不回来,损失的就是全部的本金,所以发行机构的信用和安全是投资人要特别留意的。买的保本商品可能一锁就要锁3、5年或10年,发行期愈长,对发债机构的债信要求就愈高,否则一旦选错发行机构,投资人拿出去的钱,有可能有去无回。

(2)购买债券的信用。保本商品中大部分的资金用来投资债券,因此债券发行人的债信好不好,也会影响债券发行人在到期时是否能履约偿还本金。债券发行人的债信评等就等于债券债信评等,所以发行机构购买的债券债信是否良好也很重要。

(3)保证机构的信用。有些商品为了让投资人有多一层的保障,会有保证机构保证本金一定偿还,也就是说,当发行机构倒闭或无法履行契约偿还投资人保证本金时,保证机构就要负起偿还投资人保证本金的义务。投资人同样要了解保证机构的信用,否则到期时连保证机构都无法偿还投资本金,投资人只能欲哭无泪。

(4)解决信用风险的方案。挑选保本商品时,先评量发行机构和保证机构的信用等级,应符合下列任一信用评等机构的信评等级标准,而且投资期限愈长,对债信的等级要求就要更高,也就是评等A愈多愈好

①经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 Corp)评定,长期债务信用评等达A级(含)以上。

②经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评定,长期债务信用评等达A级(含)以上。

③经惠誉Fitch Ratings Ltd评定,长期债务信用评等达A级(含)以上。

中国内地的风险安全设计

虽然中国内地的保本基金发展时间较短,但在制度上也做了一系列的安全设计:

1.为保本基金引入担保人。一旦到期出现“保本缺口”,担保人负有不可解除的赔付责任,以保障保本基金持有人的返本权利——这种权利是以部分放弃积极主动投资潜在收益、承担锁定期(Lockin-Period)持有成本和提前赎回的解约罚金等为代价换来的。

在具体业务执行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基金担保的特殊性,有关的担保条款必须要列入基金契约之中,向持有人明示之义务。保本基金的担保是综合履约保证的一种,担保人对被担保人具有一定的监控权,合理有效地尽责行权,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基金的操作风险,最大限度地保全受益人的利益。保本基金由于实施了投资组合保险技术,管理人、托管人又为其设置了多道防火墙,所以偿付风险远远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担保。

2.防范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保障基金担保人的合法权益。担保人必须拥有完善的风险评估与监督调控系统、有效的内控机制和定向的信息披露承诺,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基金管理人与担保人的利益捆在一起,落实反担保措施。比如,基金管理人个人财产连带保证,以及担保周期与保本周期同步推移,形成对基金管理人能力、操守与业绩的定期考核、评价与筛选机制,通过定期调整担保费用乃至续解担保关系,建立对基金管理人尽责的强力外部约束机制。

由此可知,保本基金的持有人所面对的风险是很小的,可控的。通过检索,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一只保本型基金,在一个投资期结束时,需要由担保机构来向基金持有人赔付累计净值缺口的事情发生。

标签:;  ;  ;  ;  ;  ;  

高投资风险下资本保值商品的选择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