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唐爱霞 刘广霞

唐爱霞 刘广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目的 探究门诊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的形成原因以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 年4 月1 日至2015 年7 月1 日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1078 例患者,在采用正常的静脉采血法后,用三指按压法或者屈肘按压法进行针眼处的按压止血,在采血15min~4d 内患者回采血处由护理人员对采血位置进行检查,或者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皮下淤血面积超过1cm2,并统计数据,分析及过,得出结论。结果 有720 例出现了超过1cm2以上的皮下淤血,门诊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发生率为66.8%。结论 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既有护士因素也有患者因素,在采血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按压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皮下淤血的形成,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关键词】静脉采血;皮下淤血;形成原因;处理对策

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如果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对于细节问题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皮下淤血的发生,即使是一针见血,但仍然是失败的【1】。一旦出现淤血,就会导致患者疼痛。局部采血位置的肿胀,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活动产生影响,使患者在心理上对静脉采血产生恐惧与排斥。所以,静脉采血后进行有效的处理来预防皮下淤血的发生时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更加值得护士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途径之一。为了探究门诊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的形成原因以及处理对策,选取了2015 年4 月1 日至2015年7 月1 日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1078 例患者来研究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的形成原因以及处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 年4 月1 日至2015 年7 月1 日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1078 例患者,其中男性589 例,女性489 例,年龄均在7~7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7±6.78)岁;采血部位有肘部的正中、内外侧以及手背部等。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常规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静脉采血,首先准备好采血所需的用品,根据标本的类型来选择真空试管,采血针头的型号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待准备工作做好后,进行静脉采血,选择充盈的静脉血管,一般首选肘正中静脉,依次选择的顺序为,肘外侧、肘内侧、手背部等,在穿刺部位的上方6cm 处扎好止血带,并用碘酒进行常规皮肤消毒,然后顺着血管方向刺入血管,见到回血后,再用穿刺针的另一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若有多个检查则先应插入抗凝试管内,并轻轻摇晃,防止血液凝固,最后再插入干燥管内,待达到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三指按压法或者屈肘按压法对针眼处进行按压止血,按压时间为5min 左右有,若患者凝血功能有障碍或者在手背处采血,则应嘱咐患者按压5min 以上。在采血15min~4d 内患者回采血处由护理人员对采血位置进行检查,或者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皮下淤血面积超过1cm2,并统计数据,分析及过,得出结论。

2 结果在这1078 例患者中,有720 例出现了超过1cm2 以上的皮下淤血,门诊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发生率为66.8%。具体结果如下表一、二。

表一 不同皮下淤血面积所占百分比

3 讨论3.1 护士因素3.1.1 护士操作不熟练 护士在给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由于操作不够熟练,技术不过硬,未做到一针见血,穿刺针头在皮下来回穿刺,导致血管破裂,血液淤积在皮下而造成瘀血,所以,护士应该提高穿刺技术,努力做到一针见血,医院也可以经常对护士的基本操作进行考核,采取奖罚制度,对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护士要嘉奖,鼓励其他护士向其学习,树立模范。

3.1.2 血管选择问题 从上表二中可以看出穿刺部位不同,皮下淤血发生率也有所差异,在肘部内侧以及手背部穿刺较容易发生皮下淤血,这是因为此处皮肤较薄、偏嫩且不易按压,疼痛感觉较明显,患者更加容易紧张,从而造成瘀血。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穿刺的血管,尽量选择肘部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因为此处容易按压,不易淤血,依次选择顺序为肘部外侧、内侧以及手背部等。

3.2 患者因素3.2.1 按压止血力度不够 压迫止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止血方式[2],有与部分患者对医学只是的缺乏或者因疼痛而不敢用力按压针眼处,只是用棉签或棉球轻轻覆在上面,没有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从而错过了止血时间,而造成局部皮下淤血;另外,有些病人担心手指离棉签太近而造成感染,只是在棉签的另一头按压,没有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因此,护士在给患者筋脉采血之后要嘱咐患者如何按压针眼处,并作出示范。

3.2.2 按压时间与方法不对 血小板正常的凝聚时间为2~5min[3],由于门诊患者较多,人群密集,患者急于离开,切随身携带的物品较多,只是按压半分钟左右便放弃按压,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针眼再次出血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发生淤血。

应该根据患者静脉采血部位来选择合适方式按压,例如,肘部正中与外侧可以屈肘按压法,其他部位硬选择三指按压法;静脉采血后为两个针眼,一个在表皮上,另一个在血管上,有些患者认为只要表皮不出血就可以不再按压,可实际上血管上的针眼仍在出血,所以,应嘱咐患者按压时间应该在5min 以上。

3.2.3 天气较寒冷时患者衣服过多 有些患者嫌脱衣较麻烦,便只卷起衣袖进行静脉采血,这样对血管也是一种压力,在止血带的压力接触后,仍然有衣袖的压力存在,就迫使血液渗出血管外,而造成淤血。所以,护士应说服患者解去外套后再进行采血。

总而言之,静脉采血看似是一项很常规、很基础的护理操作,但是不注意细节处理,也会时采血不成功,不仅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也容易引起护理纠纷,使患者满意度下降。因此,在采血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按压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皮下淤血的形成,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1]张晓美.门诊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4,04:9-10.[2]苑焕肖;钱争.门诊患者静脉采血后造成皮下淤血的原因及预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91-1992.[3]韩洁;刘欣梅.血液磁极化静脉采血致皮下淤血原因分析及防护[J].护理学杂志,2004,19(3):49.作者简介:唐爱霞(1967.11.21-),山东,专业:护理学,职称:护理师.工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论文作者:唐爱霞 刘广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门诊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唐爱霞 刘广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