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脾胃病临床观察论文_张笋

张笋

(溧阳市溧城镇马垫卫生院 江苏常州 213300)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评价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性脾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经中医诊断为内伤性脾胃病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在治疗后对两组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6.7%,也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性脾胃病起效快,疗效好,还可预防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辛开苦降法;内伤性脾胃病;临床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59-02

中医理论中的内伤性脾胃病是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西方医学中的胃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溃疡等均属于此范畴[1],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脾胃病多由内伤性因素引起,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压力增加等,而外感病治疗不彻底、失当也会导致内伤性脾胃病[2]。辛开苦降法具有清热利湿、行气通泄的功效,本研究探讨了该法在内伤性脾胃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内伤性脾胃病患者60例。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症状、体征符合中医对于内伤性脾胃病的诊断标准,患者需符合4项主证之一,且体征症状总积分≥4分;(2)西医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3)患者签订研究同意协议书。排除标准:(1)排除恶性消化道肿瘤疾病患者;(2)排除在随访过程中脱落、临床资料缺失病例;(3)对治疗具有禁忌证的情况。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本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9~76岁,平均(42.9±4.2)岁,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4例、慢性胃肠炎20例、胃食管反流病6例。观察组给予我院自制中药辛开苦降方进行治疗,本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7岁,平均(43.2±4.0)岁,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慢性胃肠炎18例、胃食管反流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消炎止痛药、止泻剂、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等,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组在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服用我院自制的辛开苦降方进行治疗,方剂组成:称取茵陈30克,法夏、干姜、丹参、白术各12克,甘草、茯苓各10克,黄莲、黄岑各3g,大枣8枚,用400ml水煎煮沸两次,过滤后取药汁300ml为一剂,每日一剂,早晚分次温服,并随证加减:伴黄疸者加味赤芍10克;肝郁气滞者加味元胡、五灵脂各10g;肝脾肿大、质硬者加味牡蛎、龟甲各15克;腹胀者加味香附10克;气血亏虚加味黄芪30g,中西医结合治疗连续两周。

1.3 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体征症状积分:西药对于内伤脾胃病的疗效尚无统一标准,而中医则能根据患者体征、症状进行评分以判断疗效,因此,本研究笔者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在治疗前1d、治疗第2周(14d)当日分别对两组内伤性脾胃病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主证:嗳气、胸闷、腹痛、胃脘痞满四项,每项出现计2分,无计0分;次证:小便不利、口苦舌燥、恶心呕吐、咳嗽气喘四项,每项出现计1分,无计0分,总分0~12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1.3.2比较两组复发率:在随访期间患者每月返院复查一次,若出现不适症状和脾胃病症状应立即复诊,当患者出现四项主证之一且体征症状总积分≥4分,持续时间超过24h即为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4.0软件对两组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对两组计数资料(%)做卡方检验,对两组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征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体征症状总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在治疗开始后对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在此期间,经统计,观察组复发率为6.7%(2/30),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3.3%(10/30)(χ2=5.104,P=0.024),P<0.05。

3.讨论

内伤性脾胃病是中医对于一系列慢性腹症的统称,多由于肝郁气滞、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导致,西药对于内伤脾胃病的治疗以抗炎、抑酸、保护黏膜等对症方法为主,临床缺乏公认的金方法,且难以根治,约30%~40%慢性胃肠炎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3]。

中医将嗳气、胸闷、腹痛、胃脘痞满归为内伤脾胃病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并将小便不利、口苦舌燥、恶心呕吐、咳嗽气喘四项作为次证,建立了内伤脾胃病的症状体征评分标准,有助于评价疗效[4]。辛开苦降法是一种中药疗法,是针对内伤脾胃病的病因病机,采用辛味药、苦味药组方,发挥上行气、下通泄的功效。辛开苦降方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方剂,相关研究提示,配合西药对症治疗,辛开苦降方加减在内伤脾胃病的治疗中在短期内(2~4周)的缓解率高达80%~90%[5],本研究的结果则证实,在治疗2周后,观察组体征症状积分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突出、起效也更快;此外,在复发率方面,随访1年内,观察组为6.7%,也显著低于对照组33.3%(P<0.05),提示辛开苦降方还有助于预防复发。

对上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可知,我院采用辛开苦降方取得满意疗效和预后的原因主要包括:(1)辛开苦降方中的法夏、干姜为辛温药,可去湿健脾、补胃行气;苦味药包括甘草、白术则能清火解毒、泻实通便,通过行气通泄发挥疗效,主证消失快速;(2)随症加减治疗更加彻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低;(3)辛开苦降方中的其他中药还具有化痰、除痞、降逆止秽等药理作用,对于小便不利、口苦舌燥、恶心呕吐、咳嗽气喘等次要症状也具有良好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性脾胃病起效快、疗效好,还可预防复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嘉鑫.辛开苦降法结合穴位埋线干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杨洋,魏玮,史海霞.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J].中医杂志,2016,57(5):446-447.

[3]史秀英.“半夏泻心汤法”和“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论治上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9):139-140.

[4]林劲榕.基于辛开苦降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肺心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0):101-104.

[5]向永国.中医辛开苦降方剂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道炎47例[J].环球中医药,2016,9(7):859-861..

.

论文作者:张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脾胃病临床观察论文_张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