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黄方成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黄方成

杭州都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4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高速期的环境下,各行业的发展都进入了新的时期,“十三五”又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黄金时期。在这种大环境下道路桥梁施工行业中的现浇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桥梁道路工艺繁琐、施工周期短,因而对施工整体的质量有一定限制,并使道路稳固性和美观性得到有所破坏,基于这种情况,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更需充分重视干扰问题,减少道路施工中的缺陷失误现象,最终促进整体的工程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分析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道路与桥梁工程数量不断增加的今天,人们对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设备、工艺、整体质量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现浇混凝土作为影响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该材料在施工期间存在的质量通病和导致这类通病的原因,针对问题制定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是施工单位必须要纳入到路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1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1.1 混凝土棱角损坏

混凝土往往是从浇筑到到混凝土凝结、拆模,最可能出现棱角损坏等状况,影响外观,严重的就会导致总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棱角损坏很可能是因为施工前不充分的把握水分或者过程中没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在凝结流程中混凝土出现了脱水情况,导致凝结失水,直接给棱角凝结带来了影响。后期养护工作相当关键,一旦过早将保护模板拆除,直接造成混凝土无法更好的进行形态凝结,直接造成棱角损坏。并且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肯定会利用大功率冲击机械,使用这种机械当中,一旦施工人员无法将冲击力度和区域控制好,就会直接造成施工当中混凝土棱角受到损坏。

1.2 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计算出的混凝土配合比不恰当,混凝土内水泥、水、各类粒径石子、砂在搅拌和计量过程中出现误差,水量添加不标准,砂石集料中杂物较多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局部出现蜂窝状的孔洞空隙。如果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搅拌时间不充分、搅拌不均匀、振捣工作没有处理到位的话,混凝土内部也会出现空洞。并且,负责混凝土浇筑的人员如果没有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准备工作,未对支模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检查,那么支模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就会出现位移或者缝隙,导致混凝土内泥浆流失,形成蜂窝。与此同时,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没按规范要求实施或者是过早的拆模也是产生蜂窝的主要原因。此外,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下料,就会造成混凝土上层和底部浇筑不均匀、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发生。蜂窝的后果轻者影响外部的美观,重者影响整体结构的质量,甚至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

1.3混凝土强度较低

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材料进场时检验不严格,导致一些质量没有达到施工标准的混凝土材料进入到了施工现场,而这些材料的进入,就会降低现浇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在混凝土进场后,如果相关人员没有选择适合的场地放置施工材料,或者存在材料已经超过了使用期,混凝土杂物过多、不干净,材料计量不合理,混凝土内部缝隙和含沙量过大等问题,也会对混凝土强度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配制混凝土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路桥工程的施工标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计量,制作混凝土的各种施工材料没有按照合理的配制比例进行配备,就会导致材料质量不达标,从而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如果施工人员对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脱水,或者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1.4表面不平整

此外在混凝土浇筑中还容易出现空洞、蜂窝和不平整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以上问题总结后可总结为两个因素:一是模板本身原因导致支模过程不合适,表面不够光滑导致缝隙较大,水泥浆就沿着缝隙流出,进而产生蜂窝现象;二是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出现计算失误,再加上材料之间的融合程度不够,搅拌时间段,最终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2 分析和解决措施

2.1棱角损坏处理

道路桥梁建设当中要十分关注混凝土棱角损坏问题,影响道路桥梁美观,甚至导致道路桥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给行人行车造成比较大的危害。为了更好避免这个恶性后果,在培训桥梁建设施工人员的同时要强调这个问题,保证施工人员对细节可以更好的控制,使用冲击型机械的同时,要使用对应的方式保护混凝土棱角不受损坏。建设环节要精准的控制混凝土模板湿润程度,保证湿度合适,一旦出现了棱角损坏,要及时利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的同时关注前后料贴合程度,保证美观和品质。

2.2 提升混凝土的均质性

首先,路桥工程施工期间,材料采购员要验证材料生产厂家的资格证与材料合格证,明确材料的基本组成等,以便施工人员控制其他外加材料的掺入量,确保原材料能够与外加料充分融合。其次,在不同季节,施工人员应当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制定混凝土养护方案,从而确保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使用超声波等非破损类办法来测定混凝土结构强度,之后再结合结构质量要求制定具体的强度补救方案。

2.3裂缝问题的处理

裂缝现象的根本问题就是进一步解决桥梁道路裂缝现象,并且在浇筑混凝土之间,合理处理施工的变形缝和缝隙,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温度能满足验收校准。施工程序为:让混凝土的自由高度差在 2m 之内,再在其他下料工具的辅助下避免产生离析现象;再者,在立模中出现变形缝和施工缝时,可用石子砂浆在浇筑中填补;最后对施工中的裂缝应及时修补,修补的方式依据缝隙夹层的深度不同可进行调整。缝隙较小的结构应先清洗然后用水泥砂浆填补,较大的缝隙就需要水泥砂浆的高标号进行压浆,从而尽量减少由于裂缝带来的桥梁道路损坏。

2.4 表面不平整问题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出现的表面结构不平整现象,多是由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没有科学分配材料比例。再在正确的时间浇筑混凝土。并使用分层下料的形式减少空洞现象的产生,将每层厚度设置在 30cm 之间,并安排专业人员对混凝度浇灌的情况检查监督,对漏浆问题一定要及时阻止。若是蜂窝现象出现在浇筑后,可针对不同大小的蜂窝采用不同处理措施,较小的蜂窝可用裂缝修补的方式处理;较大的需要对其重新搭建支模,再用混凝土填充平实。

2.5 缝隙夹层问题的防治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浇水或者覆盖的方式对其进行养护。如果路桥工程需要进行一次性的大规模灌注混凝土,则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水化热程度较低的水泥作为主要材料,并在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和水温。与此同时,如果支撑构件本身质量较重,施工人员应当在构件下方铺设跳板,以此来确保地基在模板支撑下的夯实性。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要适当参考同等条件下其他工程项目的拆除时间,尽量避免出现过早拆除模板的情况。对于施工缝,施工人员应该先对其进行凿毛处理,之后利用压力水冲洗缝隙间的杂物;或者是在柱根部位设置一个杂物清除口,为其他人清除根部杂物提供便利。

结束语

总之,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受到现浇混凝土通病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确保道路桥梁施工品质,施工人员要尽量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将误差降低,就可以将道路桥梁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康智鹏.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交通世界,2016,Z1:136-137.

[2]陈切治.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J/OL].交通世界,2016(10).

论文作者:黄方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黄方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