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综合评估分组患者的中医病机研究论文_朱国清

唐山市中医医院 063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阻肺综合评估分组各组病人的症状分析特点总结各组病人的病机特点。方法:将入选患者181例,根据慢阻肺综合评估分为A、B、C、D四组,通过总结各组病人症状及舌苔脉象,总结病人病机特点,指导临床治疗。结果:其中A组以肺气虚为主,D组以肾气不纳为主、兼有肺脾气虚及痰瘀等病理产物,B、C介于两者之间。结论:慢阻肺综合评估分组各组病人有其各自明确的病机特点,并根据A、C、B、D的顺序依次加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估;病机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在我国,慢阻肺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2]。2011GOLD指南提出“慢阻肺的综合评估”,包括:症状评估、肺功能评价气流受限的程度、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和合并症的评估。慢阻肺的综合评估系统反映了慢阻肺的复杂性,明显优于先前应用单一的气流受限进行疾病的分期。[3]根据综合评估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一组都有其发病特点及治疗策略。中医认为慢阻肺多属于“咳嗽”、“喘病”、“肺胀”等范畴。中医认为肺脏感邪,迁延失治,痰瘀稽留,损伤正气,肺、脾、肾虚损,正虚卫外不固,外邪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发作,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本虚多表现为气(阳)、阴虚损,集中于肺、脾、肾,气(阳)、阴虚损中以气(阳)为主,肺、脾、肾虚损以肾为基。故稳定期病机以气(阳)虚、气阴两虚为主[2],其病机核心为气(阳)虚。我们认为根据综合评估分组,不同组的患者也存在中医病机的不同,我们通过不同组患者的症状(症、舌、脉)的不同,总结不同患者的病机以指导患者的临床用药及预防保健。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7年7月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1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73例,男女比例1.48:1;年龄45~80岁,平均(64.3±10.3)岁;病程5~20年,平均(15.6±6.9)年。根据症状评估(CAT评分)、肺功能评价气流受限的程度、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和合并症,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48人,B组50人,C组54人,D组29人。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均以慢阻肺的全球创议组织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为依据。患者均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多痰,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病史,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之后FEV1/FVC<0.70表明存在气流受限。根据症状评估(CAT评分)、肺功能评价气流受限的程度、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和合并症,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

1.3研究方法:通过记录四组患者的症状、舌、脉信息,综合分类,总结各组患者的常见的、多发的、出现频率高的症状,通过分析症状,总结各组病人的病机特点。

1.4症状选取标准:以慢阻肺的全球创议组织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为依据,根据指南中慢阻肺评估标准(包括症状评估、肺功能评价气流受限的程度、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和合并症的评估)中的CAT评分、FEV1、每年急性加重次数三方面进行评估分组。根据《中医药学名词》[4]及《中医诊断学》[5]将每组病人的中医症状进行了名词规范后总结。以出现频率在A、B、C、D任意一组中5%以上为症状入选标准。

1.5统计学分析采用应用SPSS12.0软件建立统计数据库,对采用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以及中医症状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得出各组病人的中医症状分布基本规律。

2.结果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的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虚,标实指多兼有瘀血及痰浊等病理产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有其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慢阻肺初期以肺气虚为主,初期表现为偶有咳嗽、咳痰,容易感冒,舌苔、脉象和健康者无明显差别,予慢阻肺患者中A组患者病情相符;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从肺虚逐渐发展到脾虚、肾虚,或兼夹有痰、饮、瘀等病理产物,病情逐渐加重,与慢阻肺患者中B、C两组病情向符合,其中B组病人更多变现为兼夹有痰、饮、瘀等病理产物,而C组病人更多变现为肺、脾、肾三脏虚证为主;继续病情发展出现肾虚较重夹杂有痰、饮、瘀等多种病理产物,与慢阻肺患者中D两组病情向符合。因此在治疗慢阻肺及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所在分组的病机特点确定中医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2]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医杂志2012,53(01):80-84

[3]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35(4)249-256

[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朱国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  ;  ;  ;  ;  ;  ;  ;  

慢阻肺综合评估分组患者的中医病机研究论文_朱国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