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妊娠呕吐100例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淑荣1,王丽娜2

三联疗法治疗妊娠呕吐100例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淑荣1,王丽娜2

李淑荣1 王丽娜2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方式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无危急指征的妊娠呕吐患者给予三联疗法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率69%,有效率28%,无效率3%,总有效率97%。结论:三联疗法治疗妊娠呕吐疗效满意、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灸疗、脐疗、食疗;妊娠呕吐;疗效观察

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阶段常见病症之一,通常出现在孕后2~3个月内,是以反复恶心、呕吐、厌食、食入即吐、甚至剧烈呕吐、头晕疲倦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1]。目前病因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内分泌、胃肠蠕动状况、精神神经因素等有关[2]。严重者不能进食,持续发生导致脱水、水电解质紊乱,会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3]。妊娠发作时间较为敏感,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临床中多对症治疗,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又怕药物副作用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三联疗法包括灸疗、脐疗、食疗三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应用方便、疗效明显等优点。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妊娠呕吐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进行防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妊娠呕吐患者100例,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所有患者自愿作为本次试验的实验对象。本组100例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29.6岁;其中第一胎68例,第二胎25例,第三胎及以上者7例;病程为3天~1个月,平均6.5日。均经过超声确认为妊娠患者;均表现为停经后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性进食不能,并且逐渐加重,伴体倦、精神差、皮肤黏膜干燥等。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血生化68例回示低血钾,26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余正常。上述患者均经过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呕吐的情况。

2治疗方法

所选取患者电解质紊乱者给予补液补钾,转氨酶高者密切观察,定时检测血生化。根据《中医内科学》[4]把妊娠呕吐分为脾胃虚弱型和肝胃不和型,根据症状舌脉辨证,脾胃虚弱型69例,肝胃不和型31例,脾胃虚弱型以妊娠后恶心呕吐、口淡纳差、吐涎、神疲多眠、舌淡苔白、脉缓无力为主要表现;肝胃不和型以妊娠后吞苦吐酸、胸胁满胀、喜叹息、频嗳气、或伴头胀头晕、心烦不安、舌淡苔薄黄、脉弦滑为主要表现。所有患者均给予穴位艾灸、中药外敷、家庭食疗三联疗法,每周治疗6天,治疗1月后观察治疗效果,随访3个月。

2.1灸疗法 选穴以双侧三阴交穴、内关穴为主穴,脾胃虚弱型配合双侧足三里穴,肝胃不和型配合双侧太冲穴。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点燃纯艾条后放入艾灸盒,对准所选穴位,固定好艾灸盒,每穴灸至10~15min,以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热感、皮肤红晕为度。

2.2脐疗法 用中药丁香、半夏打成粉,取适量用姜汁调成稀糊状,用砂锅熬10~20min,熬成膏样取出待温敷脐。脐周皮肤常规消毒,用中药膏适量外敷肚脐,用纱布覆盖固定,每次外敷3小时,每日两次。

2.3食疗法 ①脾胃虚弱型:选用砂仁5g,白术10g,粳米100g,砂仁打散、粳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文火熬成粥,温热食用。可暖脾胃、和中气、助消化。适用于脾气虚弱、胃气上逆,妊娠呕吐流涎、纳差腹胀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肝胃不和型:选用生姜汁10g、橘皮10g、玫瑰花6g、红糖适量,入锅清水炖煮10分钟,代茶饮用,每次150~200ml,每日4~6次。可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滞、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者。

3疗效标准

治愈:恶心呕吐症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恶心呕吐明显减轻,食欲较前明显好转,可进食以前食物量的二分之一以上,1个月内无复发;无效:治疗2周后恶心呕吐症状仍无明显变化或恶心呕吐稍有好转但仍纳差体倦,并治疗一月后3个月内随访有复发情况。

4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如表1:

表1,治疗结果

分型例数治愈有效无效

脾胃虚弱6948192

肝胃不和312191

从表1看出,两个证型患者治愈共69例,占69%,有效共28例,占28%,无效共3例,占3%,总有效率97%。

5讨论

妊娠呕吐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通常出现在妊娠早期,病情严重者会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积极治疗,如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血钾,酸碱平衡失调,酸中毒,食管损伤,食管粘膜撕裂症,食管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5]。这些并发症会对母体及胎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快速治愈本病、预防复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妊娠呕吐中医被称为“妊娠恶阻”,《诸病源候论》中首次记载恶阻的定义:“恶阻病者…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是也”。中医认为,孕后停经,阴血下行聚于胎元,血海藏而不泄,冲脉之气相对旺盛,循经上犯于胃,胃失和降,发生“恶阻”。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脾胃虚弱,无力运化,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恶阻,情志不遂,肝气上逆,气机逆乱,也可发生呕恶不适。呕伤气,吐伤津,复加长期不能正常进食水,酿成阴亏气脱的危证。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用药又怕影响胎儿发育,中药苦涩难咽,有可能加重呕吐,因此笔者以和胃降逆为基本治则,主张外治法为主,经过临床实践探索出三联疗法,既家庭灸疗、脐疗、食疗。有关研究认为,艾灸能够温阳补虚,改善机体功能,在选穴上,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穴,能够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亦可安神帮助睡眠,类似西医镇静之效,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可有效防治呕吐、晕车等。有关报道肚脐外敷治疗妊娠呕吐,具有疗效快、用药安全无创伤等优点,无皮肤过敏即可使用[6]。食疗更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为诸多家庭所喜用。灸疗、脐疗、食疗的三联疗法是中医辩证施治的体现,是对妊娠呕吐的调理善后。本实验通过三联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瑞芳,刘翠霞.经方治疗顽固性妊娠呕吐27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634-635.

[2]侯华.观察加味苏叶竹茹汤治疗妊娠呕吐的疗效[J].海峡药学,2015,27(1):174-175.

[3]李如辰.耳部神门穴封闭治疗妊娠呕吐犯例[J].河南中医,2014,34(8):1580.

[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何雪娟.奥美拉哩配合盐酸异丙嗓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66-67.

[6]秦小润.中医治疗妊娠恶阻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10,33(5):6-7.

论文作者:李淑荣1,王丽娜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三联疗法治疗妊娠呕吐100例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淑荣1,王丽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