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问题;质量管理
一、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及施工队伍的问题
当前,在一些中小型的水利工程中,特别是涉农的水利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低,技术工种配备不全,技术人员较为短缺且流动性大,施工过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施工技术难题解决能力明显欠缺。
2、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对工程质量重视不足
目前,虽然各参建单位反复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但是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为了避免工期延误业主提出索赔,有一部分施工单位不得不“重进度、轻质量”,当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工期优先,将工程质量抛到一边。
3、技术力量薄弱,人员业务水平低
在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设计、施工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低,对于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层层的挑战,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4、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初期都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了质量监督管理小组,也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小组成员职责分工、检查监督程序以及方法等。但时,由于大多数人员身兼数职,精力有限,专职人员技术力量也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导致这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力度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5、工程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监理单位投标人员与现场配备的监理人员不一致,现场配置的监理人员数量和执业资格不能满足工程监理工作需要。二是部分公司的监理人员有监理工程师资质但却不是水利专业监理,且对水利工程不够熟悉。三是部分监理单位为节约成本,工程现场不配备相关办公设备、检测设备,没有与工程相适应的法规与规范,制订的平行检测试验未按试验计划实施。
6、质量监督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质量监督工作开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质量监督执法力度与现实质量管理需求存在差距。质量监督站仅限于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良记录等处罚行为无具体可操作依据及程序,监督执法的权威性难以确立,导致水务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大打折扣。二是监督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大多数基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配备的监督员层次不一,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欠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监督执法能力等方面与当前水务工程建设发展形势存在一定差距。
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意识
工程质量并不是一个空口号,企业在提出质量口号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将工程质量的管理落到实处。工程质量管理应该是企业各阶层、各部门,乃至员工个人的基本职责,应该将质量理念贯彻到每个环节,效益和工期都应该摆在质量的后面。具体措施就是国家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让企业管理者能真正将质量意识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从而建立一个完善、体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从严格挑选工程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开始,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项目实施队伍。同时完备工程所需的质量检测仪器,从而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针对工程质量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定期对人才进行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水利工程质量的保证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市场秩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实施措施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做到政企分开。政府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主要起到的是市场调节作用,将政府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第二,完善相关的选培制度。加大选拔的力度,并适当设置考核机制,以保障监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能做到职责和权利的统一。第三,在贯彻和强化工程相关人员法律意识的同时,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补充和完善。
(2)完善监理制,强化监理力度
工程监理措施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严格的监理制度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工期、资金运作等方面的有效进行,有效预防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问题的出现。要做到监管力度和范围的到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证监理队伍的质量,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达到标准要求,这是强化监理力度的基础要求。二是,给监理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监理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是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企业单位,避免出现“同体监理”和监理部门随意挂靠在部门之下的情况。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完成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决定性环节,其中对施工单位质量上的管理是质量管理中的重点。第一,严格施工队伍以及管理人员的挑选。人员精良、经验丰富、技术纯熟是施工队伍需要达到的标准。知识技能水平高、责任感强、身体素质好、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是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第二,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要做到严把材料关,避免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调控。第三,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不能落下。施工中的项目经理、质检人员责任重大,持证上岗是最基本的条件。
4.加强管理和技术的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加强管理、技术的创新都是为了实现建立一个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因而,我们需要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需求创新和开发出新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所需的综合性业务管理软件,业务信息处理功能实现对工程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大力开发并推广有利于质量管理发展的先进技术,创新出更多有利于施工的新产品和新材料,努力把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5.明确监督工作在质量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依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对建设、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动态监管,检查参建单位的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对工程参建单位的施工质量行为、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工作的监督。以及对主要工序、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监管职能,转变适合工程特点的监督模式,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提升质量监督水平,探索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关口前移,不断改善质量监督体系的良性运行,切实、高效地控制质量监督全过程。
6.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
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建立独立、综合、系统、公正的工程检测机构,为工程质量评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安全进行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工作,确保检测质量。
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关乎到国家的发展,关乎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水利工程质量按照建设单位负责,监理部门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可以说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设立了层层的“防火墙”。因此,现阶段必须要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把好水利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参考文献:
[1]刘永安.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50-251.
[2]庞会媛,许维民,张凯铭.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7):54-55.
[3]刘国霞.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民营科技,2011(1).
论文作者:刘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水利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