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发展训练_拓展训练器材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发展训练_拓展训练器材论文

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论文,中学论文,体育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心理拓展训练的由来及作用

心理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

心理拓展训练是德国哈恩(Hahn)博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其目的是给儿童在学校教育课程之外一个自由表现自己的场所。二战开始后,心理拓展训练在军队训练方面得到了重视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J.Pieh)将心理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并制定了心理拓展训练计划。皮赫的计划得到了美国联邦教育局的支持,并且发展为课程大纲在学校实施。

心理拓展训练引入我国是在二十世纪中期,目前只是作为团队训练的一种手段而存在,是由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在运作。它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手段在学校得到认可和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部分大、中、小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性的试验工作。

心理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心理拓展训练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心理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在心理拓展训练里,“学”是为了导致某些预期结果而特别为学生设计的一些活动。而“教”是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和外部环境,教师只是给予及时的启发和诱导。心理拓展训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因此,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进入学校将有利于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改变。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很多心理拓展训练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如“电网”“扎筏”“罐头鞋”等项目,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挖掘你的想象潜能和创造力,发挥你的实践动手能力。心理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2.体会团队协作、与人合作的意义

心理拓展训练能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与心酸,这种特有氛围使得每个人都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的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勇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中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的考虑,心理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开展的。

1.心理拓展训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按项目所需场地、器材可以将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分为以下几类,见附图。

附图 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分类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面对面的介绍、坐地起身、连环手、人椅、代号

不需要任何接龙、大胆叫出来、好邻居、猜变化、交换名

器材的项目字、数字传递、千斤顶、风中劲草、信息传递、

强调积极、生日线、不用手游戏

快速传球、众志成城、盲人走路、猜猜我是谁、

需要简单器盲人闯阵、撕纸、十一个球、解方程式、翻叶

材的项目 子、木人梯、巧解绳结、平结绳圈、齐眉棍、橡

皮筋、谁是胜利者、我是记者、信任百步走、呼

拉圈、盲人看世界、盲人摸号

需要较复杂泰坦尼克号、盲人方阵、卧式传递、雷阵、电

器材的项目网、有轨电车、信任背摔、求生、罐头鞋、全体

离地、人浪

训练基地的空中单杠、空中断桥、攀岩

在“不需要任何器材的项目”中,一个5m见方的平坦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雨天可以在室内进行。在“需要简单器材的项目”中,所需的场地、器材比较简单,旧报纸、体操棒、呼拉圈、眼罩等都可以利用。在“需要较复杂器材的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如“盲人方阵”,是一个20人左右的项目(也可以少一些),所需的器材是30个眼罩、25m长的绳子一根,场地是10m见方的一块平地;“电网”,是一个10~20人的项目,场地可以用足球门、排球柱或两棵主干高2m的树,在两个柱子之间用橡皮筋(或细棉绳)结出15~20个高低、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洞”,最小的“洞”可勉强通过比较瘦小的学生。“训练基地的高空项目”可以到基地去做,条件不具备可以不做。而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供选择,例如,“信任背摔”同样可以达到“高空项目”中“空中断桥”的效果。

2.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心理拓展训练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危险性的地面上的项目,只要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因素,是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安全的。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及要点

1.讲解项目方法与规则

要点:要求学生“安静、聆听”,这体现着对讲话者的尊重。

2.完成心理拓展训练项目

要点:

(1)严格遵守规则,这是底线。

(2)获得高峰体验:最满足、最幸福的瞬间,此时,真正认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自信。

3.回顾总结

要点:

(1)集体讨论:项目的特点(如复杂程度、时间要求)、完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不守规则、相互抱怨)、当时处理的方法、完成项目时遇到的障碍、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完成任务等等。

(2)归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没认真听讲、违犯规则、个别人缺乏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时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否定出了统一的行动方案、是否很快产生了一个“领导者”,而且其它人能服从“领导”等等。

(3)得出结论: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交往中,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要保持怎样的心态?积极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勇敢面对还是逃避现实,你的心态将是决定你是否获得成功的关键,积极的心态是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哪儿?仔细的聆听、对他人意见的采纳、对“领导者”的服从、对错误的行为采取宽容、帮助的态度而不是嫌弃、抱怨,这都是对人尊重的具体表现。再如,如何理解“规则”“团队协作、与人合作”等。这些都可以从心理拓展训练中真切地体会到。

四、心理拓展训练项目举例

名称:连环手(不需要器材的项目)

场地:一块平整的场地。人数:10人一组为宜。时间:20分钟。

目标:明白“聆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找到解决团队问题的方法;体会团队合作、永不放弃的精神的含义。

1.讲解项目规则及方法

(1)每组成员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圆圈。

(2)每人先举起右手,握住对面那个人的手;再举起左手,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要求:不能抓自己身边队员的手,自己的两只手不能同时抓住另外一个人的两只手,整个过程不能松手。

(3)要解决的问题: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家手拉手的一个大圆圈。

2.完成项目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从开始到结束心情的变化情况。

3.回顾总结

(1)开始时的感觉怎么样?是否思路很混乱,情绪也很焦虑?或许会认为这是不可能解开的网?

(2)当解开了一点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是怎样解开的?思维方式有哪些不同之处?相互间的配合动作都有哪些,这是否就是一种合作?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0个人的手连在一起,就意味着这是一个集体,要想成功,每个人必须贡献出十分之一的力量。

(3)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体会到“胜利往往就是再坚持一下”?

五、建议

1.心理拓展训练是“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项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这一特点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取得切身的感受,然后通过回顾总结,将影响学生成功的心理因素挖掘出来,使学生理解“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的心理问题”。如,在“信任背摔”项目中,当一名同学从台子上后倒摔下时,同伴之间的信任和责任心就成为完成项目的坚实基础。对下面接的同学而言,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能精力集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件性命攸关的事。对台上后倒的同学而言,由于看不到背后的情况而产生“我摔下去会不会受伤”的焦虑,此时能否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向后倒下去,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它能让学生深切懂得,当你拥有了果断、自信、敢为的良好心理素质,面对任何困难和危机你都会迎刃而解。

2.心理拓展训练的着重点不在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3.由于心理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项目,同一项目学生做过后,再次做时就会觉得没有新鲜感,兴趣不是很高,教师可开发出一些新的项目,丰富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心理拓展训练适合安排在“介绍类教材”(一次品尝型)中。

标签:;  ;  ;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发展训练_拓展训练器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