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初探论文_宋欣鸿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初探论文_宋欣鸿

淄博正宇建设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内部的电气设计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视。现代建筑当中无论是哪一方面都不能离开电气,因此,电气设计的重要中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对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电气设计方法探究

建筑电气的建设逐渐向自动化、节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动力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只有努力完善自己的设计,才能不断扩大业务范围。而设计对于成本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留出空量,节省投资方的投资。

一、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和使用功能。通常考虑的包括:照明亮度、运输通道的畅通和色温等舒适度方面。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进行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都应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求最终的设计成果一定要满足于这种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在用电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气设计中还需要留出一定的超额设计。只有留出了空余的设计部分,才能保证在用电的过程中出现了突发的超额情况不会引发安全问题。

二、目前我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配电回路方面的问题

每一户的住宅室里都不能有太少的配电回路,因为配电回路太少的话,就会导致回路的负荷加大,也就相当于导线截面的减少。像空调电源插座、照明、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以及厨房电源插座都是从配电箱出来的分支回路,现在的住宅中,卧室与客厅基本都安有空调,空调器负荷有大有小,也就决定了空调的回路数量,一般情况下都在五个以上。除此之外,还有电话线路、有线电视,最少也有7路的管线进入居室,并且在这7路的管线中只有照明的辐射是在顶板,其它的管线都在地面的垫层里面,而且肯定会有交叉现象。而住宅的垫层又非常薄,线路管线错乱交叉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而住户在铺地板的时候,通常会打断地坪里的管线,这样就会导致电气使用起来非常的不安全,也非常的不方便。如果把暗敷线路在进行敷设时与地面保持平行或者与墙缝保持垂直的话,那么,以上所说的问题就不会发生,管线交叉的问题完全能在墙缝中解决好,关于照明的线路完全可以在墙的拐弯处通过接线盒对其进行分线,住户要想了解分支回路的位置与方向,就可以通过配电平面图进行了解,这样,也很好的避免了在铺设地板的时候打断管线的问题。

2、关于电气线路导线方面的问题

(1)住宅室内配线要用铜芯塑料线。而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为了节省投资,导线选用铝芯塑料线,这样一来就为日后用电安全埋下隐患。我们知道铜导线比铝导线机械强度高,导电性能强,同样截面的铜导线使用寿命比铝线长。由于铝线熔点低,表面极易氧化,一旦线路过负荷,铝导线较铜导线易于起火,发生火灾事故。

(2)住宅室内应选择截面大的导线。如进户线至少应选用10 mm铜芯塑料线,最好选用16 mm铜芯塑料线,空调回路应不小于4mm铜芯塑料线,普通插座及照明回路导线选用2.5mm铜芯塑料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家用电器(如微波炉、气体放电灯和镇流器等)产生的非线性负荷日益增多,使线路产生谐波,而住宅导线的选择通常是按机械强度、发热条件、经济电流密度和电压损失等因素考虑,往往忽略电压质量和这些谐波的影响,另外我国迄今没有载流量标准,设计手册等资料所提供的载流量都是制造商(生产厂家)提供的,较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的载流量约大20%,而设计中又多未考虑多回路并列暗敷设时相互发热而导致载流量的下降。导线截面过小,将引起回路阻抗增大,电压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在高层建筑中尤为突出。另外导线截面过小还会使导线发热加剧,绝缘老化加速,易使导线发生线间短路和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和人身电击事故。

3、关于电缆线路在设计中的合理性问题

在任何一项工程中,都会存在错乱交叉的线路,就是一些小的工程线路的全长也在万米以上,而大一些的工程的线长更是很难计算,因此,对线路的损耗是个非常可观的问题,要想节省线路上的能耗,就要把设计工作充分的重视起来。在每一项建筑中,低压配电室最好在竖井附近,并且任何一个竖井的干线都是来自于低压配电室,这样可以避免支线沿于线倒送的现象发生,同时,使回头输送电能的支线得到减少。除此之外,还能充分利用一些季节性的负荷线路,对于一些不常用的用户,可以把供电线提供给经常使用的用户,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电阻与线路。

三、当下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

1、敷设消防线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在现在许多电气工程的设计图纸中笔者发现,在对消防线路进行敷设时使用到的是pvc塑料管材,线路的基本走向是穿过吊顶,这与国家颁布的电气工程设计规范是有出入的。在规范中详细指出,一切与消防有关的电气线路如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联动网络控制、紧急广播和通信等等,都是需要采用金属管材包裹以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将线路暗敷在不易燃烧的建筑结构内部,保证金属管材保护层的厚度在3cm以上;如果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对消防线路进行明敷,也要设置好完善的管道防水措施以避免暴露在外的消防线路受到水流影响导致短路,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

针对电气设计中敷设消防线路的问题,我们设计人员应该足够重视起规范中的内容,不再设计走向为穿过吊顶的消防线路,因为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会使消防线路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腐蚀而致使基本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在火灾发生时可能导致消防线路第一时间就被损毁,不能起到火灾时期的应急处理作用,将火灾给建筑物内人员财产带来的损失扩大化。实际设计过程中,只要是规范中提到的消防线路,我们都要采取暗敷的形式将线路全部布置在建筑墙内及板内,并用金属管材包裹保护。

2、建筑物防雷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并没有完全贯彻这两条准则,为了方便就仅仅遵循第二条准则进行计算,使得实际电气防雷效果差,一些本该设置防雷措施的建筑物没有防雷处理,在雷雨天气极易受到雷电侵袭而危害到其内的电气系统,威胁到建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这点,我们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电气设计的防雷参数,对建筑物的面积、高度、尺寸、工程实地雷击平均数值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才能为电气设计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依据,指导电气设计防雷计算工作科学开展。

3、干式变压器的出现,不可不谓是一项变压器史上有里程意义的一项发明,干变压器的优点显而易见,无油所以无所谓漏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特性却决定了它独特的优势――即大大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使人民在使用时可以放心的将其安置在较为中心的位置,人群密集的位置,住户分布较为紧凑的位置,当然干变压器的使用也是有局限的,所以针对它的缺陷,相关研发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大容量的干变压器。

四、结束语:

现代的电气设计的发展较之传统的电气设计已经不是一点点的超越,而是大踏步的无止境的前进,秉承着我党与时俱进的精髓,我们电气人也应该不断完善技术,发展不止,创新不止。

参考文献:

[1]原刚.浅谈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王美丽,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J]电气安装与维护,2013

[3]曾雁鸿,方晓燕,张亮,徐斌.电气设备风险评估标准为电气安全预警[J].中国标准化,2010

论文作者:宋欣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初探论文_宋欣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