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鲁雅

鲁雅

(新塍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15)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穴位贴敷;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33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全球广泛分布的慢性疾病[1],由于大气污染及吸烟人数的增加,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本科开展了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临床分级为Ⅰ级和Ⅱ级患者[2],排除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认知障碍及其他不适合运动的患者,年龄40~70岁;患者知情同意。剔除与脱落标准:研究期间不按约定要求使用了其他止咳药物;由于皮肤过敏等原因不能或者不愿意继续参加本研究;因各种原因未按规定完成疗程。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观察均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

1.2.1观察组 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取穴: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选择定喘穴、大椎穴、肺腧穴、膏肓穴[3]。贴敷方法:清洁贴敷部位的皮肤,揭去隔离纸,贴于相关的穴位。贴敷时间:每天早晨8点贴敷,6小时取下连用7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1.2.2对照组 遵医嘱止咳平喘、抗炎、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每日以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咳嗽7天为1疗程。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脱落病例数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过敏3例,对照组出现未按规定疗程完成1例、出院2例均以脱落病例处理。观察组剩余30例,对照组剩余30例,纳入观察范围。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3.讨论

3.1 穴位贴敷的作用

穴位贴敷以远红外布载体、白芥子等重要贴予相应穴位部位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

3.2 穴位贴敷的优点

直接作用于定喘、大椎、膏肓、肺腧等穴位,体表皮肤稍有发热,作用温和达到温筋散湿、止咳平喘宣肺的功效。本组资料显示,中药穴位贴敷效果优于普通治疗。

3.3 穴位贴敷注意点

对患者做好解释,消除疑虑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中药穴位贴敷患者取端坐位,充分暴露背部,注意保暖,保护患者的隐私,皮肤清洁。观察贴敷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瘙痒、溃疡,询问患者出汗情况。保持皮肤干燥。

【参考文献】

[1]廖飞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1,10(4):294-29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石学敏.针灸学[M].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3-104.

论文作者:鲁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鲁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