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Akt信号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涂江江,刘秀丽,林静,陶利英,康马飞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I3K、AKT2两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技术,对胃癌组织(160例)、癌旁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0例)中PI3K和AKT2两项指标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I3K/AKT2的过表达,均和淋巴结转移、癌症分化、浸润以及Lauren分型存在明显相关(P<0.05),但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联(P>0.05);PI3K、AKT2阳性组与生存期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AKT2 过表达被视为胃癌预后的影响因子(P<0.05)。结论:PI3K/AKT2 信号传导通路,诱导胃癌形成和发展,同时参与浸润转移,可作为胃癌患者的晚期事件和预测指标。

【关键词】胃癌;PI3K/AKT2;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17-02

胃癌,属于消化系统较常出现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极高。胃癌的形成、浸润以及转移,和信号传导系统的改变存在明显相关[1]。本研究尝试利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两项技术对PI3K/AKT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旨在分析其在胃癌形成和演变中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2013年2月—2016年3月;地点:本院肿瘤科;对象:资料齐全的胃癌术后石蜡标本。胃癌组织(160例)、癌旁组织(50例)(无癌细胞)。160例胃癌中,男女分别为105、55例;病人年龄为30~72岁,平均55岁。浸润深度:8例位于黏膜层,40例位于达肌层,80例位于达浆膜层,32例位于浆膜层外。有无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为120例、40例。WHO分型:低、中和高分化型患者分别为90例、40例和30例。Lauren分型:弥漫型、肠型和混合型分别为80例、75例和5例。肿瘤直径:≥5cm和<5cm的患者分别为100例、60例。另抽取30例正常胃黏膜进行对照。经随访,有效结果为95例,时间为2~79月。

1.2 方法

1.2.1 组织芯片制备 对空白模具蜡块进行制作,使用组织芯片仪进行打孔,直径为2mm,间距为1mm,数量6×7个。全部标本,均进行HE染色,并取1处代表位点;采用组织芯片仪分别进行钻孔,并对组织芯进行采集,直径2mm;将其摆放到蜡块孔中,做成组织芯片;并切片,厚4μm;并粘附1%比例的载玻片(已用多聚赖氨酸加以处理)。

1.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兔抗人AKT2和PI3Kp85两种多克隆抗体,均由博士德生物工程提供;S-P染色试剂盒以及DAB 酶底物显色剂,均由北京中杉生物提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试剂盒标注的说明书操作,试剂公司已经提供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选取PBS。

1.2.3染色结果评分 阳性结果:呈现淡黄色或者棕黄色颗粒状,于细胞浆或者细胞核中可见。由2名病理医师单独进行评定:阳性细胞数低于5%,记0分,5%~25%,记1分;26%~50%,记2分,高于50%,记3分;根据染色强度进行分类标志,无着色,0分;淡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评分相加:3分以上,阳性;3分以下,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资料,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选择秩和检验,x-±s用来代表计量资料,用t加以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PI3K、AKT2的阳性表达

胃癌组织中PI3K阳性表达率为76.7%,癌旁组织中25.9%,正常胃黏膜中则为25.0%;AKT2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5%、23.9%和25.1%。胃癌与癌旁组,胃癌组与对照组在PI3K 和AKT2阳性表达率上,存在明显差异性(P=0.000)。

2.2 PI3K、AKT2蛋白表达间相关性

AKT2阳性表达的26例癌组织中,PI3K呈现阴性表达,其中共同阴性、阳性分别为15例、101例,相关系数r=0.183,P=0.011,提示PI3K/AKT2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

2.3 PI3K、AKT2与胃癌病理演变

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PI3K/AKT2的过表达,均和淋巴结转移、癌症分化、浸润以及Lauren分型存在明显相关(P<0.05)。见表。

表 PI3K、AKT2与胃癌形成、发展之间相关性

2.4 PI3K 、AKT2 表达水平与生存期

经随访,95例胃癌手术病例中,PI3K 阳性、阴性表达的患者分别为35例、60例,半数生存期分别为20月和78月;AKT2阳性、阴性表达的病例分别为35例和60例,半数生存期分别为19月和72月,且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相较于阴性更长(P<0.05)。

3.讨论

胃癌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就诊便处于进展期,需扩大根治,且复发和转移几率高达54%。受化疗和耐药因素影响,晚期胃癌病人的生存期短于1年。及早诊断胃癌和找到新型分子标志物,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很大的作用。

PI3K、AKt可以磷酸化,并介入细胞代谢、增殖以及凋亡关联的蛋白,加速肿瘤形成。AKT 基因包含:(1)Akt1/PKBα;(2)Akt2/PKBβ;(3)Akt3/PKBγ三种,很多肿瘤中均有AKT2 的异常表达[2]。本研究表明,胃癌组织内PI3K、AKT2有明显上调;且分化程度的逐渐递减,PI3K/AKT2阳性表达将明显上升,可见PI3K/AKT 传导通路介入胃癌形成过程。研究[3]发现,AKT在不同阶段、亚型的肿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AKT2或可作为肿瘤患者的晚期事件。另外,胃癌浸润深度越高,可见淋巴结转移灶,则PI3K和AKT2阳性表达率也会有很大差别。通过对95例患者进行随访,得出 PI3K、AKT2表达和病人的生存期有显著关联,阴性表达者在生存时间上有绝对优势,AKT过表达可视为胃癌预后的影响因子。

总之,本研究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两项技术检测到了胃癌组织中PI3K、AKT2的高表达,证实其介入胃癌形成、演变与浸润转移等过程。通过抑制PI3K/AKT2 传导通路对胃癌病人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王艳丽,高青.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转移和侵袭影响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1) .

[2]Jonckheere N,Skrypek N,Van Seuningen.Mucins and tumor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J].Biochim Biophys Acta,2014,1846(1):142-151.

[3]Wanqing Chen,Rongshou Zheng,Siwei Zhang,etc.The incidences and mortalities of major cancers in China,2009[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03).

论文作者:涂江江,刘秀丽,林静,陶利英,康马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  ;  ;  ;  ;  ;  ;  ;  

PI3K/Akt信号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涂江江,刘秀丽,林静,陶利英,康马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