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唱响乡镇企业创业大戏_国内宏观论文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唱响乡镇企业创业大戏_国内宏观论文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唱好乡企再创业大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大论文,大开发论文,机遇论文,西部论文,唱好乡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中央提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大决策,给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宁夏惠农县乡镇企业庆幸赶上了这个绝好的机遇。

近年来,惠农县乡镇企业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速度快、效益显著的特点,得益于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联系本县乡镇企业实际情况,紧紧抓住改革主旋律,提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思路,使全县乡镇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给乡企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改革出速度,改革出效益,改革促发展,这是惠农县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到1997年初,惠农县从8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批骨干集体乡镇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相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企业由于连年亏损,债务越滚越多,濒临破产倒闭。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县委、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深化改革、盘活现有资产、增加企业效益的方针,依据各企业不同情况,因企制宜,对全县72家国有、城镇集体、乡村集体企业实施了不同的改革方案。一是对全县39家资源型和有固定资产投入的服务型企业实行“风险抵押,个人投资,包死基数,完成上交,超额归己,亏损自负”的改革方案。这一改革既保留了集体企业性质,增加了集体积累,又避免了集体承担风险。1998年、1999年39家集体企业增加纯收入250万元,为农村实现小康做出了贡献。县煤炭公司改革三年来,年均上交税金100余万元,是改革前的4.5倍,三年上交承包费195万元,归还银行贷款85.5万元,实现全县第一家无债集体企业。二是对不适应集体经营和管理的28家国有集体企业,整体转制出售给个人经营,变为民营企业,有5家企业实行租赁制。通过改革盘活了资产,搞活了企业,部分企业已产生了较好效益,多数集体企业转为民营后,增强了责任心,个人积极投资搞技改、扩建,使经营规模扩大,效益显著提高。如多年亏损濒临倒闭的县活性炭厂,改制后个人投资387万元,连续二年进行两期技改扩建,新建了年产1000吨活化炉两座,1999年该厂生产活性炭1200吨,实现产值620万元,利税120万元。

在基本完成对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任务后,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由原来的管理集体企业为主,变为管理民营企业为主。县委、政府根据乡镇企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提出了改革、加强和完善县局管理体制、工作职能、职责和管理方法,成立了非公有制办公室、民营经济发展局和县工商联,一并挂靠在乡镇企业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五块牌子,明确工作职能、职责,加强了乡镇企业工作,克服了过去工作上扯皮、互相推委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扩大对外开放

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大课题。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我们的体会是:只有思想大解放,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才会出成果。惠农县是一个新建县,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依靠本县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是非常困难的,县委、政府提出全方位放开,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招商引资,大力兴办外向型企业,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发展全县经济增加后劲。一是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针对全县经济现状,就如何加快发展,在全县展开了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全县各级干部思想解放,认识提高,提出了把搞好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作为发展全县乡镇企业的突破口,这在惠农县乡镇企业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我们感到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为了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县乡两级多次召开动员会,新闻发布会,县委、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制定,对外地客商有巨大的吸引力,推动了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工作顺利进展。二是建立招商引资责任制。县委、政府还把招商引资项目分解到各有关部门,落实到各乡镇,并签订年终目标责任制,调动部门及乡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全县形成招商热、引资热、兴办项目热的局面,1998年以来,先后新建、技改、扩建项目18个,总投资为7100万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4个,总投资为5500万元,占77.5%,有1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中完成投资超过千万元的项目2个。1999年3月从内蒙古引进投资1600万元,建年产万吨色拉油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亿元,利税2500万元。去年底已生产葵花色拉油1100吨,实现产值1600万元,开创我县项目投资规模大、当年建成投产先例。三是实施项目战略,以项目拉动乡镇企业的发展。1998年以来,县政府多次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寻求资金和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来我县投资办企业。同时,我们还向国家、自治区、市有关部门呈报项目,两年来先后呈报项目14个,跑项目、托关系,积极寻求资金,先后争取专项贷款和有偿使用金2000多万元。

利用优势,大力兴办龙头企业

党的十五大之后,县委、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大力发展以民营为主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但发展方向应选择在利用优势、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乡镇企业全面快速发展上来。惠农县依山靠道,交通方便,矿产、能源及农业资源丰富。可利用我县矿产资源优势,改革和完善县煤炭公司、建筑总公司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使其稳步发展,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全县煤炭开采业、矿山开采业、建筑建材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创办和发展具有龙头作用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粮食和饲料加工、脱水蔬菜、清真牛羊肉、葵花色拉油、乳制品和枸杞全粉六大农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龙头企业的创办,对我县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99年组建蔬菜脱水集团公司,加强服务,拓宽销售渠道,全县20家蔬菜脱水企业,生产脱水菜1300吨,既解决了本县农民蔬菜销售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周边省区农民蔬菜销售难的问题。新建的万吨色拉油项目,带动银北四县及五个国营农场种植美国G-101油葵12.8万亩,去年仅此一项农民可获纯收入5000万元。新建的年产1000吨清真牛羊肉加工项目已被确定为全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999年全县种植枸杞8800亩,计划2000年达到2万亩。又引进投资600万元,建成年产1000吨的枸杞加工项目,预计2000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后,可带动全县枸杞产业的大发展。

科技型、规模型企业开始起步

近两年,我们通过抓基础管理达标、招商引资等活动,使全县出现一批大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促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县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已达8家,新建投资1200万元的裕和农药厂是西北地区两大农药生产厂家之一,生产的双脲氰及其系列农药产品投入低、产出高、科技含量高,已被列入全区重点开发的科技项目,去年六月份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800万元。新建的万吨葵花色拉油厂是全国三大葵花色拉油厂家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兴建的枸杞全粉系列产品和乳胶手套生产项目,主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项目投产达效后,分别可实现年产值6720万元、1000万元。科技型、规模型企业在我县起步,对全县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深层次发展和外向型的拓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民营经济增添活力

到1999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1762个,完成产值3330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0454万元,实现利润2443万元,完成税金1483万元。民营企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90.4%。出现这样一个好的局面,一是全县上下能够把民营经济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二是通过改革,把一大批长期亏损、债务沉重、涉临倒闭或停产半停产的28家国有集体企业转制出售给个人经营;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外向型企业;四是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在工业区和经济发展区内,政府加大投入,搞好配套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推行一条龙办事制度,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为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五是鼓励各方人才、特别是具有经营之长的机关干部,脱离公职,投资创办企业。这些人文化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为民营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六是结合城镇规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是园艺镇、马家湾镇、红果子镇,发挥依城靠道(国道)的优势,结合城镇规划和小城镇建设,兴办服务业,发展镇办经济。1999年,惠农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3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5.3%。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惠农乡镇企业必将迈出更新更实的发展步伐。

标签:;  ;  ;  ;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唱响乡镇企业创业大戏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