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改呼唤微课教学论文_黄皆兵

初中化学课改呼唤微课教学论文_黄皆兵

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 226200

“微课”是个新兴事物,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尽管它无法取代现有的课堂教学,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它必将发挥出越来越佳的教学效果。探求微课程建设之良策,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初中化学微课程建设?其研究领域、所遇困难、应对策略、质量提高等诸多方面都亟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与探索。

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浅作思考,抛砖引玉,恳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初中化学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意义

初中化学具有启蒙学科的特点,适当使用贴近学生实际的微课程教学,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操作、解决问题、理解教学重难点很有帮助。微课程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将较多的信息进行全新整合,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微课程常从教学的真问题、小问题、实问题着手,将知识系统化,揭示规律,便于学生上网自主自学。微课程形象生动,能突出主题,联系实际,超越教材,自主学习空间大,能适应不同层面的学生学习,对培优补差极为有利,教学效果常常事半功倍。微课程建设,让师生在使用、传播、管理、积累、分享和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识的信心与成就感。微课程拓宽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也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

二、初中化学微课程资源构建领域

初中化学微课程可围绕五个方面加以构建:

一是激发兴趣。

可用数字、故事等形式介绍化学成就、化学应用等,落脚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如:电解水实验,负氢体大能燃烧,正氧体小能助燃,可记为“父亲体大”;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步骤可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微课程激趣利学,减负增效,构建领域十分宽广。

二是提高技能。

微课程较多涉及到化学实验方面的教学。如:教学《CO2和CO》时,可以制作气体制法、性质验证及用途展示等微课程,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物质性质及其生产生活中的技能技法的应用。简洁精彩的微课程,令学生兴趣盎然,教学自会收到显著效果。

三是丰富知识。

对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可采用微课程加以突破,变深奥为易懂,让零散成体系。如:微课程对破解“酸碱盐性质”的重、难点,完善知识结构,均有其独到的教学优势。

四是介绍方法。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常用到观察、归纳、比较等重要的学科教学思想。如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空气的分类及组成、化合价本质等教学内容,教师均可采用制作动态微视频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物质变化规律、化合价本质、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等化学知识。初中化学上册中的化合价、化学式、方程式配平,下册中溶液的有关计算、复分解反应,酸碱盐的溶解性等,也都是微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领域,值得关注及研究。

五是渗透学科观念。

常见于初中化学物质转化、质量守恒、性构相依、物质分类等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

三、当前初中化学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困境

目前,不少老师对微课程感到陌生,致使微课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现为:如何才能恰当选取微课题?如何使得实验、视频、讲授、图文等微课制作达到最优效果?老师如何才能担当好“导演”与“演员”的角色?如何克服微课程制作时存在的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一些学校缺少硬件设施设备,教师上网查找资源网速慢,教师热情不高怎么办?很多网上资源需要付款,老师们制作微课缺少必要的经费,拍摄视频需要设备及技术,老师很难一个人完成,也难于请到其他人帮忙,这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着教师微课程制作的积极性。不是专业摄影,录出来的视频效果也不一定好。微课程后期制作时,普通教师不懂视频剪辑,也没有时间去研究。一个好的微课需要不断的推敲、修改,如果老师自己不会的话还得麻烦别人,多次录制、修改,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受教学进度、时间安排、认识程度、理念转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微课程资源建设并非一路坦途,总会遇到较多不尽人意之处。

四、解开初中化学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困境策略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确保微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领导应定期组织教师提出微课程建设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然后进行梳理和分类,挂线校长、教务主任、学科组长要合力组织培训,找出思路与方法,必要时联系专家进行帮助指导。行政、后勤部门领导要及时更新设备与技术,确保上网速度,落实微课制作经费。教师应热爱教学事业,树立高尚品德,认真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吸收先进教学理念,转化教改成果,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微课程建设行动计划,在摸索中总结,在反思中成长。学校教研组要加强集体研究,精诚团结,互助协作,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做细做实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各项工作。

五、让微课程资源建设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

微课程直观、生动,课改实践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挖其深度,拓其宽度,提其高度,微课程为激活课堂、提升质量提供了极为充裕的优质教学资源。

1.微课程贴近生活,善于激趣创境。

丰富而感性的实际生活是创设生动的化学教学情境的汩汩源泉,创设微课程教学情境,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化学课堂教学尽显学科魅力,学生学得主动,规律运用自如,质量节节攀升。

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微课程可创设如下情境片断:少量水泼撒到煤炉火焰上,炉火不但不减,反而蹿出火焰燃烧更旺;冬天关闭门窗,用炉火取暖,容易引起煤气中毒……这样的微课程,最容易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愤悱状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微课程聚焦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当今社会离不开化学,新材料、新药物、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无不渗透着广泛的化学知识,这些都是微课程资源建设丰富的题材。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材料、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化学危险品仓库大爆炸、“墨西哥大地震”防震棚材料、饮用水净化等等,这些活生生的化学故事,我们尽可在微课程中加以利用,让化学课堂合时代节拍,与社会相融,透时代气息,利于人才培养。

3.巧用化学故事,微课程教学渐入佳境。

喜欢听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是中学生的一大特点。许多化学故事耐人寻味,能激励斗志。微课程巧妙安排一些化学故事,教学效果往往出奇制胜。

例如,设计《燃烧和灭火》的微课程时,可播放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继而组织学生讨论火灾的原因,展示交流预防火灾的办法,教师当堂反馈评价学生的练习。生动的化学故事,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潜心研究与探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了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4.微课程是学生增强实验技能的又一通渠大道。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在微课程构建时,适当拓展实验探究内容,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后,可指导学生用厨房物品来探究鸡蛋壳和水垢的成分,跟踪拍摄学生课后进行的家庭小实验,然后再以微课程形式展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过程,还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给化学课堂教学以生机和活力,营造在做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与方法,让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堂。

总之,微课程短小精悍、魅力四射,学生因它而爱上化学,老师因它而改变教法。充分挖掘微课程建设资源,找准微课程建设方向,就一定能顺应时代潮流,增添教改动力。微课程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新生事物,建构化学微课程教学资源任重而道远,它必将是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永恒之追求。

论文作者:黄皆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初中化学课改呼唤微课教学论文_黄皆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