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力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这背后离不开变电系统的稳定支持。为了更好的加强变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本文针对变电运行中常见的跳闸故障以及跳闸故障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处理技术,以供广大电力行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技术
1变电运行中常见的跳闸故障
1.1单线路跳闸
变电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系统内部包含许多电路,并且这些与整个系统都有着很大的联系,一旦某一电路出现问题,势必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故障,因此,变电系统内部一定要加强对各电路的保护,避免因电路异常所造成的变电系统故障[1]。同时,变电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电路,这些电路更要着重进行保护,减少单线路问题的发生。作为常见的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单线路跳闸多数是由于外界人工作业以及自然灾害引起的,故障形式主要以单线路连接中断、单线路短路以及单线路发生漏电为主。
1.2主变单侧跳闸
变电运行中,主编单侧跳闸也是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主变后备保护为变电运行提供着重要保障,主要是针对变电运行中主变单流过大现象提供主变单侧跳闸保护。主变单侧跳闸发生异常的主要原因就是主变母线出现故障引起的,或者当变电运行中发生了越级跳闸的事件,也会造成主变单侧跳闸。此外,在变电运行中,一些操作人员对主变单侧开关操作不规范,或是不合理使用主变单侧开关,也会造成变电运行中主变单侧跳闸故障的出现。
1.3主变三侧跳闸
变电运行中,还存在着主变三侧跳闸的故障类型。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很多:1、主变侧动区域出现故障;2、主变低压区域母线异常;3、主变三侧内部构造发生故障;4、变电系统电路连接问题。因此,介于造成主变三侧跳闸故障出现的诸多诱因,针对主变三侧跳闸故障的检修需要从多方面进行[2]。此外,若是在检修过程中,未能监测出主变系统的配合问题,则需要考虑主变三侧跳闸故障的产生是否与变压器内部故障有关。
2变电运行跳闸故障产生的原因
2.1线路自身出现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电力系统的覆盖面积十分广阔,因此电力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铺设大量的线路,从而导致了电力系统线路情况复杂、线路管理不便的现象出现,并且,这种现象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尤为常见。偏远地区由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导致了许多线路管理和维护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线路维护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电力线路安全隐患增多。再加上偏远地区线路维护管理工作力度不够,相关工作不能够充分落实,也增加了线路故障隐患。
2.2对设备的检查不到位
变电运行中,合理的设备检查工作是变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然而,在实际的变电运行设备检查工作中,虽然电力行业设立了专门的变电运行设备检查人员,但是,变电运行设备检查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工作量也较为繁重,因此,许多检查人员无法形成良好的工作兴趣,工作态度不端正,许多检查工作的具体内容落实情况不理想[3]。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直接影响着设备检查工作的工作效率,使检查人员在设备检查工作中无法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时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导致了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的产生。
2.3设备硬件问题
由上述可见,由于设备检查工作人员的检查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了部分设备硬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被发现,进而产生了因设备硬件问题而导致的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的产生。因为设备硬件中的问题隐患未能及时被发现,所以使得一些陈旧的设备硬件和不符合使用标准的设备硬件得不到及时处理,而这些老旧的设备硬件又不符合先进的变电系统使用需求,因此,往往会造成设备超负荷运转,给变电运行带来了跳闸隐患。并且,这些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更大事故的发生,例如变电系统爆炸等,严重威胁着周围环境的安全问题。
3变电运行跳闸故障的处理技术
3.1线路跳闸的处理
变电运行中,线路跳闸故障时有发生,相关人员要将这一故障问题加以充分的重视。变电运行中,针对线路跳闸问题要根据不同的线路开关类型区别对待,合理选择检修手段,保障变电运行的稳定性。首先,检修人员要认真查看消弧开关和跳闸开关,找出跳闸故障出现的原因,尤其要注意较难发现的消弧开关线路部位的检查,避免出现问题遗留现象。此外,如图1所示,在弹簧开关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开关弹簧否存在问题,进而导致了开关反应迟钝造成线路故障,因此,检修人员要认真检查开关弹簧的弹力和储能是否正常,确保开关弹簧的正常使用。
图1 弹簧储能机构的开关柜图
3.2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
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的检修离不开检修工作人员的参与,因此,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检修工作人员的支持。为此,要求检修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仔细做好变电运行故障检修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方式,并对检修过程做好详细的记录,通过数据的保存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依据,减少变电系统的故障隐患[4]。此外,电力企业还要通过不断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要让工作人员在科学的培训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利用先进的检修技术不断充实自己,并且在培训中更加规范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而使工作人员在培训工作中获得自身能力的全面升华。
3.3主变三侧跳闸的处理技术
针对主变三侧跳闸故障的处理,相关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与主变三侧开关相关的部位,并对这些部位的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还要对变电系统进行逐级检查,确定主变三侧跳闸故障产生的原因。此外,对于主变三侧跳闸故障位置的确立,可以以变电系统的保护动作发生部位为依据。例如,主变瓦斯部位发生了保护行为,此时则应当对变压器内外部进行排查,检查是否存在短路现象,或者检查铁芯情况、油面位置是否存在异常,再或是检查线路接头部位是否链接紧实。
3.4主变低压侧跳闸的处理技术
主变低压侧跳闸故障的处理首先要从设备、保护动作着手进行检查,首先查看是否存在主变保护行为以及线路保护行为。当以上二者均未出现,并且知识单纯的进行了过载电流保护行为时,则可以判定故障与开关无关。其次,开展二次设备检查,查看二次设备线路开关轻情况,开关若为熔断则可判定故障原因不是由直流保险引起的[5]。最后,检修人员还要对一次设备进行认真的排查,排除过载电流保护。
3.5主变后备保护动作跳闸的处理技术
针对主变后备保护动作跳闸的处理,首先检修人员要通过查看主变后备保护动作的运行记录,并以此来确立故障区域;其次,进一步查看主编后背变压的运行状态,例如压力释放阀、油温、油色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情况找出故障的根源所在;此外,检修人员还要对中低压侧线路进行检查,查看有无开馆据跳现象的出现等,同时还要查看母差保护动作有无开关电源柜据跳现象;最后,若是在外部线路短路保护越级引起的主变后备保护动作跳闸的情况下,检修人员一定要在故障区域隔离的情况下进行送电,并观察是否再次发生跳闸故障,若跳闸现象仍有发生,检修人员应立即断电,针对主变后备保护动作跳闸故障做出进一步的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是一大重要工作环节,变电运行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将变电运行跳闸故障的处理工作充分重视起来,加强对变电运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利用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解决变电运行中的跳闸故障,保障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蔡翠平. 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要点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9):41-42
[2]张晗飞.变电运行维护存在不足点及解决措施[J].通讯世界. 2017(22):240-241
[3]崔翱骁. 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5):58-59.
[4]朱鸿升. 电力变电运行故障分析与排除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2):257-258.
[5]廖之旭.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跳闸故障与处理技术刍议[J]. 通讯世界,2016(22):213-214.
论文作者:伍丽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故障论文; 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