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通过有效的处方点评持续改善处方质量。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处方点评前2014年5月-2015年5月处方5000张和点评实施后2015年5月-2016年5月处方5000张,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质量,探究处方点评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占比2.00%,对照组不良处方占比10.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对照组各错误处方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能能够改善处方的质量,且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后能够降低用药种数和抗菌药、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使用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其临床应用范围。
【关键词】 处方质量;处方点评;处方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027-02
The influence of prescription comment on the quality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escrip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escription through effective prescription comment. Methods 5000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before prescription comment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and 5000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after prescription comment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erved as observation group to compare prescription quality, and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rescription commen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accounted for 2.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accounted for 1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each mistake prescrip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 commen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ription, and reduce the drug usage rate regarding the number of antibiotic drugs and injection, etc. so that it has obvious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expand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Prescription Quality; Prescription Comment; Prescription
患者在医院就诊后,医生通常在明确诊断患者的患病情况后,需要针对性开出处方,然后药剂师根据医生开出的处方,为患者发放药物。由此可见,处方是依据和一种病情的原始记录,如果处方内容不合理,会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改善处方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本院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处方关键的组成部分即为处方点评,通过这一部分处方点评能够发现处方中不合理[1]。本次我院为探究分析如何通过有效的处方点评持续改善处方质量,特选取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处方加以对比分析,最终探究分析的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处方点评前后处方各5000张,并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质量,探究处方点评的价值。其中对照组处方包括:男性患者3000例,女性患者2000例;患者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为(57.1±3.2)岁,药物处方的主要来源为来自的医院的各个科室:其中包括外科用药处方1500张,内科用药处方1300张,妇产科用药处方700张,门诊科用药处方1500张;观察组药物处方主要包括:男性患者3005例,女性患者1995例;患者年龄范围20~81岁,平均患者年龄为(56.1±3.1)岁,药物处方主要来自本院的各个科室:外科药物处方1510张,内科药物处方1290张,妇产科药物处方704张,门诊科药物处方1496张。所有纳入探究的药物处方均经患者本人和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相关统计,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在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处方在医生开具后,由药师对处方的内容进行审核,在确保处方内容无误后,根据处方为患者发放药物。观察组:所有用药处方均需要实施处方前进行厨房点评,具体改进处方质量的手段主要如下几个方面:(1)成立专门的处方点评小组:小组内的成员主要由药师、各临床科室医生等人员组成,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规定点评处方内容;(2)分析处方内容的合理性:从药物处方和患者疾病的药物对症性、药物使用的剂量、具体的给药方法等方面对药物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如果处方内容不合理并分析不合理点的产生原因;(3)药物处方有效的改进措施:及时将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归属科室和药方的归属医生找出来,并将处方的点评结果反馈给医生,让医生及时改正,改善处方的质量[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占有率。同时统计平均用药种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和抗菌药物金额比例等各种药物使用指标数据[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不良处方占有率统计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占比2.00%,对照组不良处方占比10.00%,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众所周知,用药处方内容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而且在医生诊断患者病情的时候,需要撰写的医疗文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用药处方,这种医院开具的用药处方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5]。于此同时,处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反应医院的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但是,医生在开具治疗处方的时候,往往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药物剂量使用不规范、单张处方药物品种过多、配伍禁忌、用药途径不合适等处方问题,降低用药处方所开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6]。而通过实施处方点评,能够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改善处方质量。本次本院调查研究的最终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占比2.00%,对照组不良处方占比10.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观察组各种药物使用指标数据包括平均用药种类、抗菌药物使用类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处方点评能能够改善处方质量,降低不合理处方的占比。
用药处方中的常见错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缺少临床诊断,或者缺少完全的临床诊断,不恰当的用药方法和用药量,重复给药等,且这些问题约占处方不合理问题的一半以上。而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可知,医生的电脑操作不熟练、工作不够仔细、电脑系统不完善等。为此,也可从医生的角度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尽可能地规避处方问题:(1)医生在开具处方的时候,需要时刻保持责任意识,所以医院需要定期开展培训讲座,提高医生对处方合理性重要性的认识,并培训所有医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处方书写。同时,需要培训提高医生的电脑操作能力,促使所有的医生能够熟练操作电脑,降低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率;(2)完善医院的电脑程序,并可以增加提醒功能到电脑处方系统中,如果医生所开具处方存在缺少前记等内容,则能够自动通过提醒功能给予医生提醒,监督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降低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率,同时,临床药师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输入常用药物的常规用法用量,医生书写处方时以此为参考;(3)审核处方时,药师应仔细,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与医生联系后确认,如存在不合理,医生立即改正。与此同时,通过点评医院的处方质量,实施处方质量管理,由专业的点评人员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处方点评的主要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的合理性、联合用药时有无配伍禁忌、与适应症是否适宜、违反禁忌症用药等等问题,一旦发现处方不合理处方后,需要及时反馈医生进行改进并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处方质量,并同时改善用药效果,必须完善处方点评实施,确实改进处方的质量。
综上所述,处方点评能能够改善处方的质量,降低不合理处方的占比,且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后能够降低用药种数和抗菌药、注射剂等药物的使用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其临床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朱红燕,朱春丽,贾巍,等.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2,31(4):544-546.
[2]廖庆典,彭姗姗.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6,13(11):164-165.
[3]郭小红,徐艳艳,冯平,等.处方点评专家组在提高处方质量中的作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21(1):88-89.
[4]张洪燕.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6):409-409.
[5]侯改灵.处方专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874-875.
[6]牟萍,兰伯恩,徐蜀远,等.我院药学部门三级处方点评模式和方法[J].中国药业,2013,22(15):65-67.
论文作者:居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处方论文; 点评论文; 药物论文; 医生论文; 质量论文; 不合理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