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张溶荣,丁红莲

3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张溶荣,丁红莲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玻璃体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6年1月—7月收治的3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36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积血较前吸收的16例,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16例,拒绝手术的4例,术后并发症3例,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为96.4%。结论:通过积极的治疗以及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玻璃体积血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糖尿病;高血压;半卧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85-02

玻璃体积血为眼科的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因为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人体的眼部组织会产生破坏作用[1]。玻璃体积血每年每100000人当中约有7人发生[2],当前,玻璃体积血可以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三种方式进行治疗。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对玻璃体积血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配合以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指导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就该院对玻璃体积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眼科2016年1月—7月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4~86岁,平均年龄60.17岁;住院时间7~25d;其中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12例,高血压史的患者5例,同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10例,外伤病史1例,屈光不正1例,余7例患者无特殊既往史。

1.2 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大多数玻璃体积血的患者患病后视力下降,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且对疾病的预后担忧,容易急躁、易怒、紧张。护理人员对入院患者要进行心理干预,对玻璃体积血相关知识进行宣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玻璃体积血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疾病预后以及生活中要注意的细节,还可以介绍病房内相同疾病的成功案例,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患者积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更多的情感、经济支持,舒缓患者的情绪。此外,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与其他患者沟通交流等,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

1.2.2健康教育 据研究调查发现,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居多[3],而从我科室收治的病人统计发现,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12例,高血压患者5离,既有糖尿病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玻璃体积血的高危人群。这就指导我们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给予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宣教,如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血压、血糖的正常值,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血糖和记录,相关的饮食指导、运动治疗等,并指导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对症治疗。

1.2.3饮食指导 通过日常沟通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告知患者应当戒烟戒酒,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饮食要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每日食用盐小于6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的体重、身高、职业等方面,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按需分配到一天的饮食中。

1.2.4卧位指导 玻璃体积血患者活动性出血初期一般采取双眼遮盖半卧位。方法:将床头摇高30度左右,嘱病人仰卧在床,为防止背部下滑可在病人的膝关节处放置一枕头,并给病人用活动性眼罩或纱布遮盖双眼,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告知患者采取强迫体位的原因和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因患者双眼遮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舒适度改变,应嘱患者家属留陪,同时护士要给予相关的生活指导和帮助,如帮助和指导患者床边洗漱、吃饭等,告诉病人因半卧位导致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可能会发生便秘,可让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饮食,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避免便秘的发生[4]。

1.2.5围手术期护理 玻璃体积血出血量少时可不需特殊治疗,中等量的玻璃体积血可在3~6个月自行吸收,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基础疾病予以应用止血药、活血化瘀、激光等保守治疗。当玻璃体积血出现不吸收、难以吸收甚至并发视网膜脱落时,宜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前应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式以及手术的预后,在充分取得患者的理解后实施手术。术前帮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减少术后感染发生。指导患者训练眼球功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配合手术开展。术后帮助患者取面向下卧位:用软棉枕垫于胸部,头降低20~30度,将口、鼻、术眼露出,使呼吸保持通畅,术眼不能受压。训练患者在保证俯卧位的时间前提下有效的变换体位,有头低坐位,头低站位,双膝跪式头低位,行走时头低位,始终保持脸面与地面平行,每日1~2次[5]。嘱其减少头部活动,保持卧位的准确性,以提高治疗效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术眼敷料渗出情况、眼压是否升高、呼吸频率、疼痛程度、局部受压处皮肤情况等,有异常时及时发现,汇报医生,给与对症处理。

1.2.6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一周后复查,3个月内每月复查,以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强调复查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滴眼药水方法及剂量,遵医嘱用药,注意用眼卫生,防止感染[6]。忌食辛、辣、烟、酒忌过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监测血压和血糖,合理饮食,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气体尚未完全吸收者避免颠簸的交通工具、高空作业或乘飞机,以免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一系列并发症。术后患者一年内限制重体力劳动和过度运动。如感觉眼部不适,告知患者及时来院就诊。

36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积血较前吸收的16例,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16例,拒绝手术的4例,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为96.4%。

3.讨论

玻璃体积血是较为常见的玻璃体病变,都由邻近组织病变或外伤、手术血液进入玻璃体引起[7]。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是其高危人群,由于该类病人本身有基础疾病,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玻璃体积血后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往往会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对入院患者礼貌服务,言语轻柔、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帮助患者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通过通俗的语言进行宣教,让患者了解到玻璃体积血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的信心。合理的饮食和日常生活干预能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减少诱发或加重玻璃体积血的发生。使用药物后及时干预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出院指导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的3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经临床治疗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日常满意度调查发现,护理满意度为96.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

综上所属,对玻璃体积血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强化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及日常生活指导、出院指导,加强用药及围手术期护理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爽.优质护理在玻璃体积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8):211.

[2]Riordan-EvaP,WhitcherJP(著),赵桂秋(译).眼科学总论[J].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6.

[3]易湘龙.玻璃体积血193例病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509-1512.

[4]白喜梅.30例玻璃体积血半卧位病人的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1991,5(4):209.

[5]章黎.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1):84-85.

[6]高艳,马金秀,高军.玻璃体切除治疗10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

[7]管怀进.眼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90.

论文作者:张溶荣,丁红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  ;  ;  ;  ;  ;  ;  ;  

3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张溶荣,丁红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