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工作者的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以南京地区为例_社工论文

基于社会工作者的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以南京地区为例_社工论文

以社工为依托推进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以南京地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工论文,南京论文,为例论文,儿童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10)05-0038-04

“以人为本”是救助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实践中,必须兼顾流浪儿童“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这一原则的实质。近年,流浪儿童的精神与心理需求对传统救助保护模式提出了挑战,为应对这一危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应该把握“在社会保障、民政部门等福利保障机构中嵌入社会工作”[1]契机,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人才以突破传统工作方法和技术上的制约瓶颈。南京目前有10所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这为南京地区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专业力量。本文以南京救助站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社工融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流浪儿童的主要需求分析

根据《城市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基本职责是为流浪儿童提供食物,住所,站内突发疾病的救治,联系家人和单位,提供乘车凭证五项基本服务。流浪乞讨救助属于社会保障内容,“社会保障是具有经济福利性、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三个层次”[2],现有的救助制度缺乏对流浪儿童精神与心理需求方面的保障,从流浪儿童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除衣、食、住、行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与权益问题亟须解决。

(一)心理健康需求。流浪儿童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偏低,在流浪中极易受到伤害。从流浪儿童救助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流浪儿童受到不法分子及组织操纵和诱骗从事偷盗、乞讨等活动,身体上有暴力所致的伤痕或残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浪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流浪儿童救助机构中,有22.1%被调查的孩子身上有受过伤害的痕迹,有4.9%的还有残疾,有7.6%的孩子反应迟钝”。[3]“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本来正常的心理出现了诸多缺陷,如性格孤僻、自闭、自私、戒备心理强、自卑等,这些心理障碍有可能成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的绊脚石。”[4]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析,儿童期的流浪儿童(3至12岁)主要心理问题为主动对内疚和勤奋对自卑,青少年期流浪儿童(12至20岁)主要心理问题为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是流浪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并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

(二)行为矫治需求。流浪儿童长期接触非主流群体,容易习得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暴力。“流浪儿童在行为上显著表现出更多的焦虑、退缩、依赖、冲动性及攻击性倾向”。[5]张潘仕在《流浪儿童问题与越轨行为研究》一文中列举的越轨行为有:“强行乞讨、打架斗殴、扰乱公共秩序、小偷小摸、结伙犯罪、携带管制刀具、强行索要他人财务、参与赌博、卖淫嫖娼、吸食贩卖毒品等。”通过实地观察来看,受助流浪儿童中有许多都存在行为偏差,在社会中往往因为他们的行为与道德失范,导致公众对流浪儿童容易产生疏离和厌恶。在人性化救助发展中,行为矫治逐渐成为流浪儿童进行自我改造和调整的必要课程。社工运动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整合各方资源,为流浪儿童建立良性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修正错误的行为方式,学习和选择理性的生活方式,促使流浪儿童获得人性化的发展。

(三)接受教育需求。“流浪儿童教育是指,救助管理部门对受助的流浪儿童进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目的是增强流浪儿童自我能力,促使流浪儿童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6]根据对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对100名流浪儿童访谈的结果分析,小学三年级以下的有39人,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有25人,初中未毕业的有39人,初中以上的有7人。可见,流浪儿童绝大部分没有完成义务教育。接受教育是流浪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他们获得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多数流浪儿童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社会化结果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果缺乏完整持续的教育,他们极易出现偏差行为和道德失范,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沾染不良生活习气,最终与主流社会价值渐行渐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社工推进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的主要优势分析

(一)社工具有人本主义的伦理价值体系。社会工作是发源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的西方,在西方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形成了比较符合西方社会制度体系的较完整而成熟的理论体系。流浪儿童问题是中国转型时期凸现出来的问题,在运用社工理论来推动中国的流浪儿童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必须注重结合本土的文化传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理论价值体系。我国学者认为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价值观注重七个方面,“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接纳和尊重;个别化和不批判;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7]社工在参与流浪儿童救助时,密切关注流浪儿童的个体性需求和整体性需求,在“助人自助”的救助流浪儿童实践中,社工注意流浪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自由,既从个体的需求出发,为满足个人的需求和发展提供服务与资源,帮助个人挖掘潜能,又着手改善流浪儿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使流浪儿童顺利回归社会,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二)社工具有人性化服务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传统的流浪儿童救助模式主要是将流浪儿童安排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特点场所,进行集中照管和教育。其工作方法依然具有行政性的强制管理特点。加之当前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由收容遣送体制下的工作人员转化而来。他们的自身素质状况制约了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快速转变,这导致新流浪救助制度的高要求与传统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偏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工作拥有系统的助人理论和技巧,能够针对流浪儿童的个体需求采取形式多样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也可以针对全体流浪儿童的需求和生存的权益,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和社会行政等工作方法。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中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力量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救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随着各地救助机构不断加大外部引入和内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力度,今后社会工作人才必然形成一股推动流浪儿童人性化与专业化救助的中坚力量。

(三)社工教育快速发展加快了救助工作专业化发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人性化、规范化发展有赖于社会工作教育的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9年全国已有2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近万名社会工作人才。一般而言,高校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而当前国家流浪救助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地级城市。因此,基本每个地级城市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都能整合到高校社工学生和教师资源,可以直接吸纳这部分专业资源推动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当前,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面临的社工专业人才缺乏问题在短时间难以从内部解决。一是救助机构作为社会福利部门被纳入民政事业单位体系管理,自身的社工岗位开发和社工人才引进受“编制”瓶颈制约;二是受长期的“大政府、小社会”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我国社工教育和实务起步较晚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社工民间组织力量十分薄弱,当前,绝大部分城市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社工机构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条件。因此,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必须加强与高校社工院系的合作,才能有效缓解社工专业力量的短缺。

三、社工介入流浪儿童救助的实践探索

(一)整合高校社工资源

2006年至2010年,南京救助站以“高校实习基地”为平台,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社工系建立合作关系。2007年,南京救助站从实习生中择优录用了2名社工学生,形成“体制内”的专职社工与“体制外”的社工实习生(后文两者统称为社工)伙伴式工作机制。通过与高校的深入合作,目前已形成实习实践为主、教学科研为辅的模式。以下是社工资源吸纳情况:2006年14人;2007年53人;2008年70人;2009年148人;2010年至今73人。从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出以实习实践的方式参与流浪儿童救助的社工学生人数在逐年增长。近年南京救助站流浪儿童救助情况:2006年1490人;2007年1387人;2008年1289人;2009年1032人;2010年至今351人。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进入救助机构受助的流浪儿童人数在逐年下降。综合起来看,社工学生融入流浪儿童救助工作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缓解当前救助队伍力量不足专业化不强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专业化服务

1.开展入站评估,建立个人档案,全程跟踪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流浪原因和流浪者的背景、流浪经历、个人困难和需求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必须遵循个别化的服务和救助原则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社工首先对入站的儿童进行初步接触、逐步深入交流和互动、促进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运用“接纳、支持、同理”的技巧从儿童的流浪原因、流浪经历、家庭背景、年龄、身体、籍贯、学历、智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初步的评价,并通过个案会谈的方式为其建立个人档案。通过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对站内流浪儿童进行个别化的服务和引导提供依据,以便对其整个受助过程其心理和精神变化进行更好的观察了解和日后流浪儿童回归社会和家庭后的跟踪回访。

2.展开个案工作,推进人性化救助工作。根据“人在情境中”的系统论原理,每个人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社工要积极帮助流浪儿童与其周围的环境系统形成良性互动。社工在救助服务工作中承担着“支持者、咨询者、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如对入站的文盲儿童开展识字和简单文化教育;对陷入家庭暴力或家庭矛盾的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并提供相关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外出打工受挫的儿童提供法律知识和相关自我保护的技巧。通过个别化的服务,激发流浪儿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社会功能。在2008年3月,社工成功帮助一位17岁的流浪儿童走出情感困境,这个孩子因为憎恨父亲抛弃母亲而另娶一个与他姐姐年龄相当的后妈,及他父亲支持其姐姐去韩国学习和定居,却拒绝支持他去韩国深造的请求而出家离走,同时他遭受另一情感的困境,他的女友因为半年前的一次约会中吵架而在独自回家的途中遭车祸,他为此不能正视家庭现状和女友的离开,情绪一直有些抑郁并具有自杀倾向。经过社工们近半个月的心理辅导,以及其他受助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他最终从自杀倾向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并积极地试图去面对自己的困境。社工在流浪儿童心理辅导过程中常运用到支持性疗法、同伴教育、认知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等主要方法和技巧,从笔者长期实践的情况来看,这些方法和技巧具有良好的效果。

3.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帮助儿童顺利回归社会。目前,南京救助站日救助儿童3人以上,而完成从救助登记到护送出站的程序平均时间需要4天。因此,每天留站的儿童约在10人到15人左右,这种情况对建立流浪儿童小组十分有利。社工根据流浪儿童每个批次的共同需求和小组成员的共同特点开展一些支持性、发展性、治疗性的小组活动。比如,在2008年的2月初,7个流浪儿童均为16、17岁,其中有5个有深度烟瘾。由于春运的影响,他们留站时间均超过10天,他们因为站内禁止未成年人吸烟而集体抗议。针对这个问题,社工采用接纳和不评判的技巧,将大家组织起来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为期两天的辩论赛,最终大家形成了吸烟有害健康并愿意逐步戒烟的共识。2007年的11月份,三个河南籍同乡的流浪儿童,其中一个因小儿麻痹而左腿残疾,他们因为家庭贫困而来南京的街头卖艺,由于钱物被盗被迫求救。社工根据他们的特殊性,运用站内的音乐器材为他们组织了“专场演艺会”,通过活动,现场的流浪儿童都受到很强烈的感染,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为父母分担家务。平时,社工们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向他们传授文化、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社会规范的知识,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合作,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能、正视自身困难、疏导不良情绪、矫正偏差行为,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掌握一定的社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重归家庭和社会创造条件。

4.以社工之力探索“类家庭”。李志君认为“最有利于大多数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地方是家庭或者类似家庭的环境”。在促进流浪儿童人性发展和个性完善的实践中,必须注重家庭因素,并创造类似家庭的环境适应儿童发展。在2008年3月至于2009年7月间,南京救助站救助了四个特殊流浪儿童,年龄都为11至12岁。吉林籍的小卓特别聪明,但头部有家庭暴力所留的伤疤,他有偷窃、撒谎等严重偏差行为;安徽籍小万头呈不规则状,伴有很强的自尊和自卑感;安徽籍的小成是典型的乞丐习性,伴有低自尊和不信任他人;江西籍的小海有较重智残,自我概念薄弱和行动迟缓。在社工的长期支持和训练下,四人习得家庭角色中的兄弟关系,社工同时协调安排一名男工作人员和女工作人员长期担任他们的“父母”。经过一年多的这种类家庭环境情境下的角色互动,有效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其中吉林籍小卓,安徽籍小万最终顺利回归家庭。在现有的流浪儿童救助条件下,应该大胆尝试创造流浪儿童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环境,促使他们获得“爱”,并懂得“爱”,进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三)以社工为纽带建立支持网络,实现站内与站外救助的有效链接

一是定期开展社工外展,对在外流浪儿童及时进行劝导、救助。2010年1月,南京救助站的社工带领社工实习生36人开展街头志愿救助活动,成功解救一名被操纵乞讨的10岁的安徽籍儿童。二是建立QQ群,网络通讯录,社工们及时对回归的流浪儿童提供心理支持。三是定期组织社工开展电话回访和家庭实地走访,或者利用寒暑假期社工学生返乡开展回访工作。通过社工融入创新工作手段,将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回归跟踪的环节连接起来,为流浪儿童建立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

四、思考与结论

在推进人性化救助的实务中,要以个别化的原则来推动流浪儿童个性和人格的发展。特别要关注流浪儿童的发展性和可塑性,构建适应流浪儿童成长的环境。当前,流浪儿童保护模式还停留在封闭式或半开放式的状态,这种状态容易导致以保护流浪儿童为出发点的救助制度因为执行中的偏差而最终对流浪儿童产生再次伤害。人性化的救助,实际上要求救助制度和工作者们更加关注个体的需求和权益,重视人性和价值,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社工在实践中要坚持“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将流浪儿童的发展视为己任。

标签:;  ;  

基于社会工作者的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以南京地区为例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