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例胸部疾病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聂政波,曾剑,丁隽,朱乾,郭宇龙

303例胸部疾病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聂政波,曾剑,丁隽,朱乾,郭宇龙

湖南省益阳市益阳康雅医院 湖南益阳 431000

微创治疗理念已被广泛接受,电视胸腔镜技术(VATS)是实现微创外科的重要途径。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VATS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1]。现就我们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共为303例胸部疾病患者施行VATS的资料做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本组实施VATS的患者共303例,男201例,女102例,年龄19~76岁;病种为自发性气胸103例,肺癌85例,肺良性肿瘤39例(炎性假瘤10例,结核瘤18例,肺囊肿7例,错构瘤和硬化性血管瘤各2例),肺间质病变3例,肺气肿2例,胸膜疾病17例,纵隔肿瘤16例,重症肌无力3例,胸部外伤17例,食管癌13例,食管良性疾患5例。手术均在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下进行。

二、方法

1.肺癌的VATS方法:按照2009年第7版肺癌的国际分期方法分为:Ⅰa 5例;Ⅰb9例;Ⅱa 4例;Ⅱb 12例;Ⅲa 12例;Ⅲb 33例;Ⅳ 10例。其中行全肺切除4例,肺叶切除60例,楔形切除14例,胸膜活检加固定术7例,中转开胸2例。具体方法:患者侧卧位,于腋后线第8肋间作长1.5 cm切口,证实胸膜无粘连后置入腔镜,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作长约4 cm小切口作为操作孔,必要时于肩胛下角线第8肋间作长1.5cm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所有的手术操作过程均在胸腔镜下进行。通常先切断肺静脉,打开肺裂处理肺动脉,最后切断支气管完成肺叶切除。如遇到肺裂发育不全者,则在处理肺静脉后,先切断支气管,再分支处理肺动脉,最后切开肺裂。在肺叶完整切除后进行系统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在左侧清扫3、5、6、7、8、9、10组淋巴结,在右侧清扫2、3、4R、7、8、9、10组淋巴结。血管、支气管和分化不全的肺裂均使用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楔形切除均采用切割缝合器按“V”型距肿瘤边缘1 cm以远将病灶完整切除。本组2例中转开胸者1例因肺动脉分支出血,另1例为肿瘤侵及胸壁。术毕常规冲洗胸腔,开放患侧通气,由胸腔镜孔置入胸腔引流管。肺良性肿瘤的VATS方法参照肺癌手术方法。

2.自发性气胸的VATS方法:右侧气胸43例,左侧52例,双侧8例。手术方法按文献[2]。胸膜固定使用摩擦法62例,滑石粉24例,碘酊17例。本组有3例双侧气胸病人,均一次手术完成。2例采用侧卧位,一侧手术完成后翻身做另一侧。1例采用平卧位,抬高术侧手术台,也得到满意的显露。因手术不需变换体位及再消毒,缩短了手术时间,3例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自发性血胸予血块清除后,电烙肺尖粘连带止血。

3. 纵膈肿瘤的VATS方法:本组共行后纵膈神经纤维瘤切除术8例,纤维瘤的表层胸膜切开后,钝性分离肿瘤,滋养血管用超声刀或钛夹处理。胸腺切除术5例,胸腺切除加纵膈脂肪清扫3例。胸腺切除时取侧卧位,3例经左胸,5例经右胸入路。胸壁套管3个,用电钩分离胸腺,将胸腺组织完整切除。3例中纵膈囊肿在切开包膜后将囊肿完整摘除,1例可疑囊壁残留处用电凝烧灼。

4.胸外伤的VATS方法:行肺裂口修补术8例,胸腔积血块清除术7例,异物取出术1例,横膈修补术1例。大的肺裂伤使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完成,小的肺裂伤直接缝合修补。膈肌修补是在4 cm小切口下,用普通持针器及大圆针7号丝线间断缝合。吸净积血及血凝块,并将限制肺膨胀的肺表纤维膜剥脱,使肺完全复张。

5.食管疾病的VATS方法:行食管切除术13例,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食管肌层切开3例。食管切除术经右胸壁4~5个套管施行,胸腔镜置于肩胛线6肋间,另外3个套管分别于腋中线和腋前线第6肋间各1个,腋后线第8肋间1个,必要时于腋前线第4肋间增加1个套管。食管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同开胸食管切除术。注意保护喉返神经。然后改仰卧位,胸腔镜下游离胃后作肚脐部小纵切口引出,切割缝合器做宽约4cm管状胃,并将其通过食管床或胸骨后拉至左颈部吻合器吻合。食管平滑肌瘤摘除及肌层切开术,术中均仔细检查有无食管粘膜破坏。术中损伤胸导管1例,与直接钛夹夹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 其他病变的VATS方法:胸膜炎性变8例,间皮瘤3例,玻璃样变和结核各3例。经2~3个套管切口行胸膜活检。间皮瘤采用干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左肺弥漫性肺气肿1例,右上叶大泡性肺气肿1例。行单侧肺减容手术:胸腔镜置于腋中线第8肋间,另外2个操作孔分别置于腋前线第4肋间,腋后线第7肋间。分别用内镜切割缝合器沿肺轮廓“倒U形”切除上叶气肿的肺组织,约占同侧肺的25%。弥漫肺间质病变3例,用切割缝合器切取肺标本送检。

2.结果

我们为303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共308例次;其中8例为双侧气胸同期或分期手术,中转开胸2例。围术期并发症共4例,为术后呼吸功能不全2例和术后肺不张及心律失常各1例,无手术死亡。胸腔引流管术后24~72小时拔除,平均拔除时间为48小时左右。拔管第二日下床活动。术后无胸腔内出血或感染发生。

3.讨论

随着VATS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具有开胸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但VATS技术要求高,术中的显露及操作受到一定的限制,还不能完全替代或淘汰常规开胸手术,它只是胸部手术的选择之一,有其一定的适应证。我们体会VATS与开胸手术一起结合具体病例,病种合理选择,才能发挥其优势。

1.自发性(血)气胸的手术问题:自发性气胸应首选VATS治疗。我们体会其适应证为:(1)首次发作但合并多个肺大泡的患者;(2)首次发作但有效闭式引流72小时以上肺复张不良,仍然有漏气者;(3)自发性血气胸;(4)自发性张力性气胸;(5)一侧自发性气胸\另一侧肺有肺大泡或曾患过气胸;(6)双侧气胸;(7)二次以上复发的自发性气胸。术后应首选胸膜摩擦法促进胸膜粘连,干滑石粉喷洒法应慎用或禁用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可有选择地用于高龄,肺大泡多且未完全切除的患者。

2.肺癌VATS应用中注意点:一、胸腔粘连的处理 部分学者认为存在胸腔内弥漫粘连就应当中转为常规开胸手术,但我们认为,利用胸腔镜,可以对胸腔内任何一个区域进行直视操作,避免了盲目分离。本组有6例胸腔内弥漫粘连的患者,在胸腔镜下交替利用吸引器头及纱布块及电钩行钝性加锐性分离,30 min左右即可安全完成所有胸腔粘连的游离。二、肺裂发育不全的处理 肺裂发育不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肺动脉处理的难度。此时,一方面可以灵活改变操作顺序,先处理血管和支气管,最后处理肺裂;另一方面是借助胸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处理肺裂。钉仓的使用可以避免肺裂漏气。我们体会肺裂发育不全并不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限制因素。三、血管的处理 应尽可能游离血管全周及足够长度以便放置切割缝合器,同时应确保插入切割缝合器后血管位于其有效钉合区内。对于较小的分支,可以结扎、缝扎或用钛夹夹闭。当术中出现血管破裂出血时,首先通过压迫、钛夹夹闭或缝合进行有效止血,若遇到难以处理的大出血,应压迫同时立即中转开胸手术进行止血。本组有2例患者术中出现肺动脉分支侧壁撕裂出血,但出血量<80 rnl,通过镜下缝合成功止血。四、淋巴结清扫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2006年肺癌诊治指南中规定任何途径的肺癌根治需要完成3组N2淋巴结清扫。本组每例肺癌患者平均清扫纵隔淋巴结4.1组,清扫后用胸腔镜近视野观察淋巴结聚集区域,无肉眼残留。我们体会:(1)在游离左上肺动脉第一支和右上肺前段动脉时,为更好地显露血管,通常需先行周围淋巴结清扫;(2)先进行肺叶切除,再清扫纵隔淋巴结,但在切断支气管前,为免清扫时过度牵拉支气管残端,可先清扫隆突下淋巴结。

3.食管癌的VATS治疗体会:本组结果提示当肿瘤分期不超过T3N1M0,淋巴结不太大(2cm以下),肿瘤外侵不明显,与血管粘连不严重者,适于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切除。胸腔镜能提供很好的视野,充分暴露右胸腔顶部至膈肌整个食道周围组织结构,加上良好的深部照明,及术野得以放大,使淋巴结清扫较传统开胸手术更安全。文献报道认为,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能够达到根治性切除,而且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淋巴结清除率及清扫范围无明显差异(3)。在行淋巴结清扫时,喉返神经走行部位是淋巴结转移的好发部位,应注意勿使电刀强度过高或在同一部位电灼时间过长,以免损伤该神经。该术式尤其适用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当然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着眼于安全及肿瘤根治程度,对胸腔镜下难以达到根治者,宜做辅助小切口或中转开胸手术。

参考文献:

[1]初向阳,薛志强,张连斌等。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初步报道。中国肺癌杂志,2010,13(1)19-21。

[2]王俊,刘桐林,陈鸿义,等.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94,32:589-591.

[3]朱成楚,陈仕林,叶敏华 电视胸腔镜下行食道癌手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0)628-630

论文作者:聂政波,曾剑,丁隽,朱乾,郭宇龙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303例胸部疾病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聂政波,曾剑,丁隽,朱乾,郭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