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诚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黑河 146199
摘要:发展新型建造形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党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和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要求设计必须精细化、协同化,相应地装配式建筑需要全过程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BIM技术作为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的变革,强调全过程、信息模型化、所见即所得,对高精度、精细化施工的装配式建筑无疑是最为高效的技术辅助手段,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BIM技术大有裨益。
关键词:BIM;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近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取得很大的进步,各地相应建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某些城市甚至发展了建筑产业园、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但发展的同时,或多或少的存在施工管理水平不高、各参与方协同性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装配式建筑从规划、设计、生产到施工、运营这一“集成”,就成为装配式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BIM技术正好符合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理念,因此,研究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发展状况
所谓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将预制构件在预制工厂内生产好,继而在工地上装配而成的建筑,简单的说,就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这种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影响小,节约劳动力并能提高建筑质量的优点,满足国家住宅产业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为了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各个地区也根据各地发展特点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了各地的建设重点。
2BIM的特点
2.1三维可视化:
传统的工程图是二维的,但表达的是三维空间实体,需要读图人根据制图规则翻译,越复杂的三维实体,翻译难度越大,越容易出错。如一个造型复杂配筋较密的造型柱,画图和读图都比较麻烦,翻译过程中很难在尺寸、钢筋数量上与三维实体准确对应,施工时容易出错。三维视图可以把构件各个角度都呈现出来,即使构件内部也可以通过调整显示方法把内部细节(如钢筋信息)显示出来,避免翻译过程中的缺失和错误,实现所见即所得。
2.2协调性:
BIM核心的要素为信息互通,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参与方的信息共享。BIM的协调性能使许多协调工作即时进行,甚至自动完成协调。
2.3模拟性:
BIM可对设想状态、设想组织顺序进行模拟。如在施工组织设计时,BIM可以模拟不同塔式起重机布置方案的空间作业效率与有效覆盖范围的比较。
2.4优化性:
通过信息分析、模拟、比较、按一定的技术原则,选择优化方案。得益于BIM模型集成了工程的全过程信息,其优化过程获得了全部真实信息的支持,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处理,比人工优化更加精准可靠。
2.5输出性:
BIM可以全面、高效地输出信息,不仅可以按传统二维输出方式自动出图,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直观地模拟构件的空间形态及组合连接过程。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3.1预制构件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工厂内生产预制构件,将其运输到现场,并在现场按照相应顺序对这些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形成一个完整结构。预制构件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生产预制构件之前,需要开展预制构件设计,这一环节应用BIM技术,明确预制构件的质量标准,并构建三维模型,然后借助计算机软件,对模型进行组装,评估预制构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模型中,每个图形单元均包括预制构件的类型、尺寸、材质等参数,通过合理设置这些参数,便可以构建精确的预制构件三维模型[1]。同时,设计人员如果需要修改某个预制构件的参数,由于各个预制构件之间相互关联,因此,这一预制构件的相关预制构件也会随之变化,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有利于提高预制构件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3.2预制构件生产中BIM技术的应用
预制构件生产中,BIM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建立BIM模型之后,设计人员便可以随时调用其中的数据信息,从而精确统计工程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借助BIM模型,工程人员还可以输出构件的生产图纸,将其导入工厂生产系统中,借助工厂内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设备,实现对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规模化、集成化生产[2]。
3.3协同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参与方众多,通过应用BIM技术,便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之间、专业内部之间的协同设计。利用BIM技术建立一个计算机信息交互平台,使各参与方均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设计模型进行交互合作,实现了工程信息的共享,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也便于找出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从而为实现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施工过程的模拟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工程作业机械化方面具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需一定要具备完善的现代化施工技术体系作为支持。具体施工内容可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分支,每一个分支部分的施工工作都具有各自的完成标准,由于施工内容不同,其完成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现场材料的管理以及装配吊装等工作。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仿真模拟,便于突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等,继而通过方案调整或者制定紧急处理预案等方式加以应对,确保施工时效性与安全性,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3.5对工程施工质量与成本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质量与成本的控制方面,需要将BIM技术与RFID芯片数据处理技术结合应用,通过质量数据对等分析与施工流程的RFID芯片数据追踪,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将其连接到3DBIM模型转换端口,将各部分施工质量问题显示出来,并提醒修正。然后将这部分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资源维度控制手段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同时进行5DBIM数据建模,对项目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进行整体控制,通过技术优势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各部分工作的完善提供更多的保障[2]。
3.6运营阶段实现精细化管理
运营阶段主要是物业管理工作,对建(构)筑物及机电设备等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但现阶段的物业管理只注重后期的运营和维护,而忽略前期与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因而,对项目没有一个系统的熟悉过程,导致在后期的运营阶段问题频出,而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物业公司面临的问题,实现精细化的运营管理。通过所建立的BIM模型,对构建属性进行查询,给建筑改造、设备维护等提供信息,提高运维阶段的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建筑拆除改建等。
结束语
将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结合,可以有效的发挥BIM技术的五大特性,解决装配式建筑从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到运营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丽梅.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25-26.
[2]徐玲.探讨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03):57.
[3]刘畅.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6.
[4]尹羽鑫.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及BIM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20.
[5]马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02):81-82.
论文作者:韩立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预制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这一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