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三维重建与食管吞钡在食管异物诊治中的差异分析论文_苏静贤

胸部CT三维重建与食管吞钡在食管异物诊治中的差异分析论文_苏静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1012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胸部CT三维重建与食管吞钡在食管异物诊治中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食管异物102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吞钡方法进行诊治,而观察组采用胸部CT与三维重建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方法诊断差异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94.12%,对照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82.35%,观察组的成功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胸部CT三维重建可以有效发现食管异物,其诊断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是临床诊治还应根据患者情况作出相应判断,选择合理诊断方法,以实现快速诊治。

关键词:胸部CT;三维重建;吞钡;食管异物诊治;差异

食管异物常被归为耳鼻喉科,其主要以食源性异物最多。食管作为食物进入胃部重要管道,异物出现为位置多为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以及食管近气管分叉处[1]。食管出现异物轻者引起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针对异物的大小、位置、形态、食管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将显得十分重要,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及时治疗必须加速异物确诊。传统诊断食管异物主要是通过吞钡、胃镜、胸片、碘水造影等方式进行检查,但这种诊断方法带给患者痛苦,且诊断效果一般,观察异物情况不够清楚[2]。目前,选用胸部CT三维重建技术对食管异物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的成功率,进而实现对患者进行快速诊治。选取本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食管异物102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食管异物102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51例,男26例,年龄在2~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8.6)岁,女25例,年龄在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8±8.9)岁,食管异物位置分布为:第一狭窄44例,第二狭窄54例,第三狭窄4例,异物类型:植物性异物5例,动物性异物80例,金属性异物16例;观察组51例,男24例,年龄在1~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8.7)岁,女27例,年龄在2~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8.8)岁,食管异物位置分布为:第一狭窄42例,第二狭窄52例,第三狭窄8例,异物类型:植物性异物6例,动物性异物78例,金属性异物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异物分布以及异物类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经确诊为食管异物,无其他严重并发症;(2)患者发病以前无呼吸困难病史;(3)无心脑血管疾病;(4)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排除标准:(1)患者未经确诊是否为食管异物疾病,排除调查;(2)患者具有呼吸困难病史,排除调查;(3)患者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4)患者不属于自愿参与调查,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吞钡进行拍片检查,具体的操作:按照150cm位置摆法,将摄片窗摆放好,然后患者采用后前位进行检查,将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子前,面向暗盒,使得脊柱和暗盒的中线垂直,肩部和暗盒齐平。然后选取患者的左前斜位检查,用铅橡皮遮住暗盒一半,患者检查前吞入混悬钡液,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向背部自然弯曲下垂,左肩部内转,左前胸紧贴暗盒,右侧胸部离开暗盒,躯干和暗盒呈65°,吞钡屏气摄片。观察组采用胸部CT重建三维方法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利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对于不镇静的患者给予50~100mg/Kg10%的水合氯醛,镇静患者配合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查仪器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120~180mA,转向率为0.8s,10mm扫描厚度,检查完毕之后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94.12%,对照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82.35%,观察组的成功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检查过程中对照组检查时,初次诊断发现食管异物44例,手术中发现42例,直接取出40例,2例患者转入外科院,诊断准确率为95.45%。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诊断,初次诊断48例,手术取出异物48例,诊断准确率为100%。

经过检查,102例患者最终得到良好治疗,最终诊断食管并发症22例,单纯性食管穿孔12例,颈部发炎5例,气管食管瘘2例,食管主动脉瘘1例,咽部食管后壁小出血2例,所有患者经过本院治疗均痊愈。

3 讨论

伴随着CT诊断三维重建技术不断在在医学行业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胸部C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食管异物诊断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利用吞钡诊断,患者均采用全麻,一些个别患者麻醉之后,肌肉松弛出现食管蠕动,引起食管内的异物掉入胃部,因此在钡检测显示为阴性,这种会导致检查失误[3]。另外,一些金属的钝器会附于食管外壁,使用吞钡检查也会引起结果属于阴性。由此可见,患者通过吞钡检查若结果为阴性,并不能够完全说明患者体内的异物没有。这就要求,检查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检查经验水平,判断是否完全排出患者体内异物情况,否则还将需要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以此来实现患者食管异物确诊[4]。对照组检查过程中对照组检查时,初次诊断发现食管异物44例,手术中发现42例,直接取出40例,2例患者转入外科院,诊断准确率为95.45%。其中2例患者检查属于阴性,其余检查结果显示均为阳性,所以说最后通过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确诊了最后2例患者,并给与灵活治疗处理。

胸部CT三维重建可以很好反映出食管异物的位置、大小、毗邻、方向以及并发症和异物异物损伤食管严重程度,特别要注意食管下段穿孔性异物检查。食管异物检查必须承担较高的风险,术前若没有三维成像的支持,那么在食管镜下取出异物的风险度很高。患者食管异物的时间越长,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越高,因此针对食管异物患者必须诊治及时,否则引起不良并发症将会导致患者治疗危险性升高。对照组的2例患者经过检查,虽然患者检查结果为阴性,但仍然出现异常问题,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实现对异物确诊,最后采用切侧部食管取出异物,幸好未见咽部巨大出血,否则将难以治疗。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诊断,初次诊断48例,手术取出异物48例,诊断准确率为100%。经过检查,102例患者最终得到良好治疗,最终诊断食管并发症22例,单纯性食管穿孔12例,颈部发炎5例,气管食管瘘2例,食管主动脉瘘1例,咽部食管后壁小出血2例,所有患者经过本院治疗均痊愈。

根据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其较之吞钡检查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1)食管下段异物患者,尤其发现患者有食管穿孔者,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方法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将会明显优于吞钡检查;(2)对于有发热、血象较高的食管异物患者,尤其是可能检查出患者食管周围出现脓肿者,可以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通过三维重建可以清楚显示脓肿情况,而吞钡检查无法及时确诊食管异物,一旦检查时间过长将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这类患者适合快速确诊;(3)出现呼吸困难以及胸部情况不明者,这类患者适宜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方式进行检查,此法既可以观察患者胸部内部情况,同时还可以准确找出异物所在位置;(4)食管异物时间遗留过长者,也适合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5)6岁儿童以下者存在着食管残留不透光异物,且患者不配合吞钡检查适合选用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5]。

综上所述,通过胸部CT三维重建可以有效发现食管异物,其诊断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是临床诊治还应根据患者情况作出相应判断,选择合理诊断方法,以实现快速诊治。

参考文献:

[1]程国涛,袁劲松. CT图像三维重建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2016,(09):88-90.

[2]张永明. 胸透、胸部CT加三维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3):149-150.

[3]杨艳娟,程德云,郑西卫,李芳,张鹏. 纤维支气管镜及三维重建胸部CT在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J]. 中国内镜杂志,2011,(12):1251-1254.

[4]董刚志,黄荣忠,卢竞.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疗设备,2011,(01):147-148+163.

[5]郭志强,贾明辉,杨运俊,林刃舆,陈建福.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食管异物手术的指导价值[J]. 现代实用医学,2010,(01):23-26.

论文作者:苏静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胸部CT三维重建与食管吞钡在食管异物诊治中的差异分析论文_苏静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