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超越文本论文_安 红

立足课堂,超越文本论文_安 红

安 红 陕西省汉中市实验小学 723000

摘 要: 该论文对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是语文学习的必须补充、环境是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有效的课文延伸、有序的课外读写、有趣的语文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起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语文素养

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它和生活紧密相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所以它是一门生活性的学科。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华特·B·科勒涅斯也持这样的观点,他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生命得以增值。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坐在课堂上学习已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一、课内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

课内语文指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不管如何,课堂毕竟还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渠道,只有在课堂上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领悟了灵活的学习方法,才能广泛地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所以,抓好课内语文,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1.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的机会,动口是人人,动手是人人,动脑也是人人。要使全体不落空,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中下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2.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核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服务者,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归根结底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借助主体实践——对话、阅读、写作才得以形成、提高的。因此,语文教师始终应牢记: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读、说、写的实践。

(1)以“读”预习。在学习课文前,我让学生大量查阅有关资料,反复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我提前让学生查找有关地球的资料。

(2)以“说”学习。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快能复述课文,并能谈谈自己的感受,但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难于理解,这正是学生需要讨论和教师需要引导的地方,从而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味到生活离不开语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以“写”练习。如:学完《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谈一谈父母爱自己的事;学完《窃读记》、《我的“长生果”》,说一说、写一写自己读书的故事,以及从书中得到的收获……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锻炼了读、说、写的能力。

二、课外是语文学习的必要补充

课外语文是课内语文的补充,也是课内语文的具体运用,是很实在的语文。我从以下三方面落实了课外语文的教学:

1.有效的课文延伸。针对课文的特点,可在课前或课后开展相关性的阅读和积累。如:学习历史、地理景观的课文,我让学生读有关的书籍和查寻相关资料;学习《草船借箭》、《景阳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我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长城》,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寻雅鲁藏布江和长城的位置,并查寻资料,收集有关的图片文字;学习名人名家的作品,我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学生从而认识了巴金、朱自清、老舍、列夫·托尔斯泰,了解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了写景抒情的文章,如《阿里山的云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我引导学生摘录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2.有序的课外读写。这实际上是扩大读写的训练量。经验告诉我们,语文读写训练只有在一定“量”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因此,只有扩大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练笔,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每天一读,汇编成册,学期末全班评比,学生的兴趣很高,有些同学还特意给这个册子绘制了封面,取了富有诗意的书名,如《聚宝盆》、《名句名篇》、《星星物语》等。

在写的方面,我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变化,随机设置。如班上转来新同学,我就让同学们写篇短文,向新同学介绍我们学校、我们班、我们的老师、我们自己;三月里忽然下了一场雪,我让学生观察,从不同角度反映对春雪的感受和自己独特的发现;班上或学校有学生做好事,及时写封表扬信;看到不好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写建议书……

3.有趣的语文活动。记得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个小孩给客人敬酒,我们要他给每人说一句祝酒词,他只是千篇一律地说:“祝您万事如意。”我们大家教他对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如何说不同的祝福话,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他收获很大。

三、环境是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

我们在教室门口写有特别提示语,如“文明十字语”、“轻走慢行做文明人”、“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等,让教室散发出浓浓的语文气息,使学生一旦置身其中就能得到良好的语文情感的熏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建一个学习语文的空间,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的大语文观一定能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其乐无穷。

论文作者:安 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  ;  ;  ;  ;  ;  ;  ;  

立足课堂,超越文本论文_安 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