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智慧医疗系统的构建与思考论文_羊晶璟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科 江苏镇江 212001)

【摘要】本文探讨了某医院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智慧医疗系统涵盖医院基本信息、智能导诊、网上预约、电子病历等多个模块,整合了微信支付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了远程挂号、专家预约、智能候诊、手机支付、报告查询、满意度调查等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并促进了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智慧医疗系统;工作效率;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64-03

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同时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是在持续增加之中的,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系统,对于医院现在和将来的信息化建设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1]。为了顺应新形势的需要,我院在近年来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智慧医疗系统,并且投入应用,使得医院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都明显提高了,现汇报如下。

1.构建智慧医疗系统的目的

1.1 顺应国家医改政策要求

我国国务院在2013年发布相关指导性意见,指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除了要保障居民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之外,还必须集中社会中的优势力量,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强调医疗信息化的推广,要制定信息数据标准,加强医院建设,建立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强化医疗保障服务、共享健康管理信息,实现挂号、互动和预约的网络化;同时大幅度增加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应用,努力实现自动化的健康信息服务[2]。由此可见,医院构建智慧医疗系统是对国家医改政策的积极响应。

1.2 解决传统就医流程繁杂的问题

医院的传统就医诊疗过程相对复杂,一般来讲,整个过程中患者需进行多次的排队,其中包括门诊挂号、候诊、缴费、取药等,而其中仅缴费就至少要3次(挂号、检查、处方)。有时候出现挂错号、退号、变号等情况,也使得病人的就诊时间延长,降低患者满意度[3]。这就需要医院利用目前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实施在线挂号、缴费、查询报告单等等,极力解决传统就医流程繁杂的问题。

1.3 解决医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问题

我国当前的公共医疗系统就医渠道偏窄,居民医疗成本偏高,医疗资源覆盖面窄等诸多问题。一些地区的群众缺乏医疗资源,或医疗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就医难度大、医院费用昂贵等,反映出医疗供需矛盾的问题严重;加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大型医院为医疗服务的主体,而未充分重视社区医疗中心的作用,因此社区居民对于城市各大医院比较依赖,导致大医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城市大医院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医疗模式的创新,则有望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医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

2.智慧医疗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1 智慧医疗系统构成

其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①用户接入网络层面;②外网服务层面;③数据交互层面。用户接入网络层是智能终端通过微信等应用对智慧医疗系统进行的访问,通过应用接口进行预约挂号、分诊、缴费、取报告等。外网服务层面主要是指网络防火墙、网关、服务及支付系统等,负责处理内外部业务层,能够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内网数据交互层是由核心交换机、业务接口以及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学图像信息存储系统、医生工作站等构成。

2.2 智慧医疗系统的功能

我院构建的智慧医疗系统,其主要功能及相应说明见表所示。

3.2 降低了医院运营成本

采用智慧医疗系统,病人可通过网络实现挂号、缴费、取报告等诊疗流程,大大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明显降低,比如纸张用品的消耗方面,在应用智慧医疗系统后纸张用品的消耗量降低了四成,特别是纸质挂号单、缴费单以及检验报告单的使用大大减少。

3.3 缓解了职工工作压力

在建立智慧医疗系统之前,特别是在门诊高峰时段,服务窗口职工的工作压力非常之大,而患者由于对传统就诊服务的不满,时常发生与职工之间的冲突,对医院秩序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存在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的隐患。而在应用智慧医疗系统之后,很多以往人工的服务被代替了,窗口职工面临的压力大大降低,使医患冲突的机会大大减少,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4 提升了医院品牌形象

医院构建和应用智慧医疗系统,是在改善服务设施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进行的积极的尝试,这样一来更加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借助智慧医疗系统的关注分享以及消息推送功能,可更加精准地传播医疗服务、健康科普等信息,并锁定大量的患者资源,有效提升医院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4.关于智慧医疗系统的思考

在全球范围来看,我们的智慧医疗系统起步较晚,国内也没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关于智慧医疗系统的构建和应用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政府对于智慧医疗系统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医生多点执业已很普遍,在一些西方国家,新型智慧医疗系统能够监测患者的生理信息的变化,从而预警心脏病、哮喘等状况,还可在患者发病的第一时间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大大提高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4-5]。我们应该从国外先进经验中学习,深入开发智慧医疗系统,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信息化程度虽有明显提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医院之间、医院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共享力度还有很多欠缺。智慧医疗系统若要取得更大的进步,还需从上游层面统一相关标准,站在国际化视角来看问题,对相关制度、知识库等进行深入的规范化,以免限制我国智慧医疗事业的发展[6]。

【参考文献】

[1]杨子仪,常青,等.基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移动健康系统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8):33-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3):13-18.

[3]宋金鑫,李星颉,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及服务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6):164-165.

[4]何遥.智慧医疗现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13(12):44-47.

[5]沈甦.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医药,2016,37(15):54-56.

[6]董华,刘太强.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23(25):162-163.

论文作者:羊晶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某医院智慧医疗系统的构建与思考论文_羊晶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