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的管理论文_朱锦芬

浅谈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的管理论文_朱锦芬

肇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526000

摘要:监测数据的质量与仪器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结合环境监测的实际工作情况,从仪器设备购买、验收、建档、量计量溯源、期间核查、日常使用维护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模式,确保仪器设备提供的监测数据准确有效。

关键词: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防治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的任务越来越重,仪器设备的种类与数量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也逐渐地增加,为了确保仪器设备提供的监测数据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对仪器设备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现就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的购买验收、建档、计量溯源、期间核查、日常使用维护等方面,谈谈我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认识和看法。

1、仪器设备的购买及验收

1.1仪器设备的购买

仪器使用科室根据工作需求及监测能力发展状况提出合理有效的购买申请,报领导审批。领导审批之后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再综合他们提供的仪器设备质量、价格等方面确定最终的供应商,与其签订购买合同。

1.2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购入后需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包括外观验收和技术性能验收。

外观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型号、部件与合同是否一致,使用说明书、软件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技术性能验收是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使用说明书等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全部技术性能、指标均需试运行一次,试运行时产生的测试报告需保存归档。

2、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仪器设备从申请购买、日常运行直至报废的环节,过程中所产生的档案资料文件都需要进行规范地管理。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维修、停用、报废等过程会不断产生记录,故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应采取动态管理方式。仪器档案管理常用的方式有“一器一档”或“类器同档”。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有多台不同的出厂编码但型号相同的仪器设备的情况,如我们单位有8台型号为崂应3012H的自动烟尘(气)测试仪,如果采取“一器一档”的方式,则会管理不方便,且单一台仪器的档案资料可能会比较少,“一器一档”会占用很多空间,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鉴于这种现状,我们采取“类器同档”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

已报废停用的仪器设备的技术记录需要再保存六年。

3、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

3.1校准计量机构资料收集

对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要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1]。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之前,应先收集计量校准机构资料,确认其是否有资质进行校准,综合其服务质量、价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量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校准方案制定与实施

需校准的仪器分为强检仪器和非强检仪器,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墙之间的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并直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以及涉及上述四个方面用于执法监督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实行强制检定[2],其余的设备可进行校准。

实验室需制定校准方案,方案一般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设备校准的参数、参数的准确度要求或最大允许误差、参数的范围、校准周期、校准计量机构等内容。校准周期需要进行复核,进行适当的调整。

仪器设备管理员在校准前15个工作日,联系计量机构,确定校准方式(现场或者送检)和校准时间,并将仪器设备的校准计划提前告知使用科室,做好校准计划实施的准备工作。

3.3校准后的确认和标识

取得校准证书后,仪器设备使用人需对检定/校准的结果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主要有:检定结果是否满足监测方法的要求;校准证书是否提供测量不确定度;校准参数范围是否满足要求;校准参数结果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是否有修正信息/修正因子;仪器是否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根据确认结果确定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校准产生的修正值/修正因子要及时更新和应用,以满足规定要求。

所有的仪器设备都需加贴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一般分为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三种。合格证是适用于经计量校准证明其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或者是不必校准的但经过功能核查证明其正常的辅助设备。准用证适用于经检定、校准或检验后,证明其性能指标在特定范围内或者条件下满足使用要求的仪器设备,需写明限用范围;某些功能已经丧失,但监测功能正常,且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或者是降级使用的仪器设备。停用证适用于已损坏的仪器设备;经过校准/功能核查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暂不使用的仪器设备。

4、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部分仪器设备需要通过期间核查来保持其可信度。判断仪器设备是否需要期间核查至少需考虑以下因素: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历次校准结果,质量控制结果,仪器设备使用频率和性能稳定性,仪器设备维护情况,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及环境的变化,仪器设备使用范围的变化等[3]。

5、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

监测人员需经授权才能使用仪器设备。当使用说明书不够详细、不足以指导操作,或对操作理解不同因人而异时,实验室需编制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实验室需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当仪器设备损坏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期间核查结果不合格或者超出校准周期时,应停止使用,并采取隔离或者加贴停用标识等措施,防止误用。经过维修后的仪器需要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质量和环境执法提供有力的依据,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有效性,对仪器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是环境监测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S].

[2] 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试行)[S].

[3] CNAS-CL01-G0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S].

作者简介:

朱锦芬,出生年月:1991.05,性别:女,籍贯:广东茂名,职称:环境保护助理工程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工作单位:肇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肇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论文作者:朱锦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浅谈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的管理论文_朱锦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