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分型分析论文_庞泰峰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分型分析论文_庞泰峰

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肿瘤结核医院 153100

【摘 要】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点特征。方法:选取 2014 年 10 月-2015年9 月一年间于我院就诊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200 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肿瘤组织标本,运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组织标本中 c-kit 基因(外显子 9,11,13 和 17)、PDGFRα基因(外显子 12 和 18)的突变状态,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名患者中103名患者间质瘤位于胃部,52名位于小肠部,26名位于结直肠,19名位于腹膜后。结论 胃肠间质瘤最常发生在胃和小肠;c-kit基因外显子11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基因突变类型与原发部位相关。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基因分型

【中图分类号】R722.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53-01

前言:胃肠间质瘤发病率低,年发病率约1/10万~2/10万,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它可以起源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临床研究发现,胃肠间质瘤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过去由于对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不足,以致于经常将胃肠间质瘤误诊为平滑肌瘤等。为了增加对胃肠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进一步了解及认识,本文对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 2014 年 10 月-2015年9 月一年间于我院就诊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200 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肿瘤组织标本,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以及基因检测结果。

1.2方法

每一位患者的肿瘤组织被切除后,均需制备病理切片标本。具体方法为:首先使用10%甲醛溶液进行固定,然后对以固定的肿瘤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使用HE对切片进行染色,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同时,将200名患者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大体观察结果及镜检结果进行汇总统计。依次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肿瘤恶性潜力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细胞核分裂计数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连续性变量采用中位数表示。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用以分析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基因突变分型的特点。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将200名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观察发现:患者的肿块多呈椭圆形或圆形,部分患者肿块呈现分叶状或结节状。良性肿瘤组织周界清晰,切面呈灰白色、质地较为坚韧、硬度中等,大多未出现坏死;恶性肿瘤组织可见已浸润患者肌层、粘膜等周围组织,且恶性肿瘤组织的周界较为模糊,切面多呈鱼肉状,可见坏死组织、出血、囊性变。对纳入本研究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汇总(Table 2)。200例胃肠间质瘤样本中185例(82.9%)检测到 c-Kit/PDGFRa 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c-Kit 外显子11突变112例(58.5%),主要集中在 550~580 密码子(Table 2~4,Figure 1);外显子9突变29例(14.6%),集中在小肠,均为 502~503 密码子串联重复(Table2,3,Figure 1);外显子 13 突变 9例(4.5%),均发生在小肠,为点突变(K642E、V654E);PDGFRa 外显子18 突变9例(4.5%),均发生在胃,分别为点突变(D842V)和 12 个碱基缺失(843~846del)。

3.讨论

3.1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肿瘤的大小及有丝分裂数是判断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的最为公认的标准,通常认为肿瘤体积越大、有丝分裂数越多,则胃肠间质瘤的恶性程度也就越高。在中国,估计年发病率约为 10-20/100 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GIST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胃肠间质瘤病人20-30%是恶性的,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同时胃肠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至20年,恶性GIST病程较短,多在数月以内,良性或早期者无症状。GIST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贲门部GIST吞咽不适、吞咽困难症状也很常见。部分病人因溃疡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恶性胃肠间质瘤可有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本研究中,中高等风险组占 34.6%。胃肠间质瘤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部分患者可发生于消化道外。该研究中,胃部发生率最高(67.3%),小肠其次(19.1%)。在本研究中同时发现原发于胃与小肠胃肠间质瘤的复发转移部位以肝脏和腹腔为主,而直肠胃肠间质瘤复发转移部位多为盆腔,这与解剖部位及血行转移特征是吻合的,亦提示在监测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时,可根据不同的原发部位采取适合的检测方法。通过研究中对肿瘤细胞的观察,发现患者的肿瘤细胞多由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结果特点:肿瘤细胞的形态较为一致,通常呈长梭形,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核通常呈杆状或长梭形,和平滑肌细胞形态较为相似。上皮样细胞特点:细胞的体积较大,且形态各异,多呈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胞质空亮,微嗜酸性;细胞和周围出现明显的亮区。

3.2胃肠间质瘤的基因型分析

5-7%的胃肠道间质肿瘤中CD117表达是阴性的,此时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要依靠基因突变类型检测,80%以上的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基因突变类型是KIT或者PDGFRA的突变,这些突变在肿瘤形成的早期就能检测到,已经发现的KIT的突变类型有4种,外显子9(10.3%),外显子11(87.2%),外显子13(2.1%),外显子17(0.4%),PDGFR的突变发生在没有KIT突变的肿瘤中,有三种突变类型外显子12(3%),外显子14(<1%),外显子18(97%)[4],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进一步的明确诊断CD117阴性的患者,诊断家族性胃肠道间质肿瘤,评价小儿胃肠道间质肿瘤,指导化疗,预测化疗的效果,基因突变的监测在的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治过程中都是势在必行。

结语:总之,胃肠道间质肿瘤目前认为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类型,很多相关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认识,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开展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研究,对于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宋业颖,许春伟,吴永芳,等.胃肠间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9).

[2]党运芝,高静,李健,等.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分型(附660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1):61-65.

[3]李艳艳,高静,田野,等.827例胃肠间质瘤c-kit或PDGFRα基因突变谱解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

论文作者:庞泰峰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分型分析论文_庞泰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