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研究论文_郑佳龙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在许多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加固成为来一个难题。道路工程师必须要克服这个难题,其质量决定了市政道路的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市政道路投入使用之后能够安全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的,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加固;研究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广泛分布。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最常使用的就是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这势必会影响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效率,如何实现低成本软基加固技术已成为工程界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粉煤灰碎石桩法

这种方法就是使用由石屑(或砂)、碎石、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搅拌后形成高黏结强度桩,桩间土与桩和褥垫层一起形成的复合地基。它的主要优点有:强度较高,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以及混凝土灌注简便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节省砂及水泥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见图1。需要注意的点有:本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最多见的故障就是在泵送混凝土时会出现堵管的情况,而当管内的压力过高时,输料管不堪重负而爆裂。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泵送软管的弯曲半径太小,而导致提升速度太慢,混凝土不能及时排除而堆积在管内;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导致其流通性不够,在管道局部出现堵管,积聚了太多压力;连接泵的送软管长度过长,再加上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所导致的流通不畅局部堵管,这样打桩的压力不够,一旦出现堵管的情况就需要重新进行成孔,这样既浪费材料,又会因为地质的不稳定而导致再次成孔困难,会拖慢施工的进度,所以我们要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

图1

2 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施工过程清晰,流程简便,可以较好的监把控其施工的质量,而且与其他加固技术相比造价相对要低,单根桩也有较大的承载力。成桩技术应用是自动排土振动灌注技术,主要是在保护活瓣桩靴圆腔的振动力评分设计下将取决于进入环形腔浇注混凝土的深度,如图2所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掌握分散地基底部的应力和桩土之间的荷载比,以减少或避免管桩的独立受力问题。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一层土工格栅碎石垫层铺设在管桩顶部形成一复合现浇管桩基础。有利于项目质量、工期和成本的控制。

图2

3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饱和软土地基加固桩技术原理,将水泥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的固化剂,在软土深基坑高质量基础和强制混合固化剂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并形成一定的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增加。具体的施工方法是:首先,将搅拌桩、移动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在平(由找平),用经纬仪或吊线锤双向控制导向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小于1%桩长);其次,在搅拌机预搅下沉的背景下,混合水泥浆液在注浆浆液的进料斗中。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浆液,在0.45 ~ 0.50水灰比控制,根据每米搅拌不少于50公斤水泥土桩的设计要求;深层搅拌桩机开始旋转,旋转的速度是正常的,可使钻杆沿导向架搅拌边下沉边,下沉速度通过文件规定,工作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转台启动深层搅拌桩机,旋转的速度是正常的,可使钻杆沿导向架侧搅拌下沉,下沉速度通过齿轮控制,工作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下沉达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通过PIP埃利纳浆头出浆混合,搅拌桩机和紧链装置启动后浆,根据确定的设计(0.50 ~升降速度0.80米/分钟),搅拌提升喷射管,浆液与土壤充分混合;搅拌钻头提升至桩顶高500毫米以上,关闭灰浆泵,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下沉的速度根据设计要求;下沉到设计深度,重复喷浆搅拌提升,一直提升到地面;最后,移动机到下一桩一桩完成后施工中,对桩的施工重复以上步骤。其主要特点:干燥固化材料可以吸收一部分水在软土地基和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虚空的固化材料粘性附着力可以依靠在搅拌过程中,软土的水分达到均匀分布,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影响;固化材料主要是水泥、石灰和1来源广泛的材料:1混合,其适应性广,适用于大多数工程;固化材料在材料的施工工艺,避免粉尘,不污染环境。

4 强夯法加固技术

强夯也称动态加固。其主要优点是适用性强,加固效果好,施工简单,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强夯机理是破坏强冲击力的土体结构,压实周围土体形成夯坑,主要分为强夯、强夯和强夯3种加固机制。强夯法施工工期短,预压时间不长,场地软弱土层较浅,施工排水设施较差。由于强夯施工需要考虑砂井和垫层,处理成本比普通填土高,但造价比复合地基低,施工也方便。

4.1动态压实

强夯是通过冲击荷载来压缩土体间的空隙,使土体密实,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实践表明,地基在冲击力作用下会产生沉降,夯后比沉降深度降低0.5~1米。压实后地基土的承载力可提高2~3倍。

4.2动力固结

强夯是一种通过冲击力破坏土体结构的应力波,使许多局部节理起到排水的作用,以利于孔隙水的顺畅流动后土体的固结。笔者认为,土壤压实能力的沉降是成正比的关系,当土壤液化程度达100%,吸附的水变成自由水,在最低的土的强度,然后夯是不必要的,因为随着孔隙水消散,自由水和土壤颗粒的吸附能被吸附的水形成的,像一个弹簧活塞模型。

4.3动力置换

动力置换可分为桩式置换和整体置换。压入砂石置换泥砾垫层形成的压实力。桩的位移通过夯击力在土体中形成碎石桩,起到复合地基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增加钢筋深度会增加能量,从而引起孔隙压力的增加。目前,软土加固技术的不足,在强夯法夯击能量不足,不能达到有效加固深度;其强度和透水后软土结构损伤将大大降低;压实过程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施工,因为这会导致高压孔隙水基础。因此,应合理选择排水系统,采用先轻后重的排水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强夯效果。

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在许多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加固成为来一个难题。道路工程师必须要克服这个难题,其质量决定了市政道路的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市政道路投入使用之后能够安全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城市建设进一步快速扩张的同时,在城市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还需要面对许多问题。近年来,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工程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案,认真考虑所有细节,确保施工中不存在隐患,不破坏财产。

参考文献:

[1]宋宗宇. 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研究[J]. 建材世界, 2014(s2).

[2]江欢. 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7(17).

[3]夏洪举. 基于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41).

[4]刘思琦, 于炎芳. 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7):84-84.

[5]邹嫄.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6):51-51.

[6]鲁日旺.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30).

[7]张红梅.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J]. 科学之友, 2012(18):75-76.

[8]应生.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3(7):211-212.

[9]晋心宏.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34).

[10]杨鸿炜.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 山西建筑, 2014(28):152-154.

论文作者:郑佳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研究论文_郑佳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