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言文教学打开一扇窗论文_苗向春

给文言文教学打开一扇窗论文_苗向春

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初级中学

提要:古文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教学中尝试着用诗的方式,通过诵读、赏析、审美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途径。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文言的诗意之美,蕴藉之美,意境之美,体味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其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经典,读来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学生打开一扇窗,通过诵读、欣赏、审美,在浓浓诗意中让学生爱上我们的古典文学,爱上我们的母语!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总感觉文言文的教学像一间密闭的屋子,很闷,学生和老师都被困在其中,一直喜欢古典文学,总觉得文言所传达出来的意境、思想、内涵甚至于某种性灵是现代文所无法企及的。很长时间以来,老师们一直习惯于把文言文上成古汉语课,一篇凝炼、典雅,或厚重或性灵的古典名篇讲授之后,学生似乎只把握了几个词语、几个句子的翻译,再加上现在参考书卖得很多,学生拿来一读一背,便可以应付了老师的提问,甚至于考试。总觉得这样教下去不仅曲解了新课标的要求,也糟蹋了这几千年的经典。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言文更是肩负着传承的使命,蒙古诗人达·纳察格道尔济在长诗《我的祖国》中这样写“从小学会母语是文化命脉绝不可以忘记。”由此可见,母语何其重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打破这间闷屋子,让清新的风吹进来,让学生们尽情的徜徉于祖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之中,让他们去感受中国古典文学带给他们的那份隽永、典雅与厚重。

“风流蕴藉”是我国古代文人对文学的追求。“风流”就是有诗意。“蕴藉”就是指蕴含内涵丰富深厚。它要求有言外之意,景外之景,像外之像。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这“风流蕴藉”呢?教学中我一直在摸索,尝试着用一种诗的方式来讲授,那就是诵读、赏析、审美。

一、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的诗意之美。

中国汉字,单音丰蕴,其音律四声平仄,抑扬顿挫,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而无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或长短之句,都以平仄交互轮换组联而成,乃是世界上千种语文的惟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而诵读是感受诗意之美的一个最恰切的方式。朗诵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它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充满了情致。试想,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之间,那优美动听的文字由唇齿起合而悠悠传出,意韵流淌在学生的心里,学生因文字的音韵之美而沉醉于文言的诗意之中。“声音之道,感人深矣”,古人的话,是有体会的。音韵之美是中国古典诗文命脉中的一条主脉,从诗经到汉赋,至唐诗宋词元曲;从诸子百家之文到宋元之话本,明清之小说,哪一种不是用“诗”的办法进行的。当我们带领学生以抑扬顿挫之声调去吟诵那至情至韵的《岳阳楼记》时,范仲淹的悲喜之情,已萃然于朗朗之音韵之中了。由此可见,诵读是我们将学生带入古典文学之境的一种简捷而美妙的路径。

二、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的蕴藉之美。“蕴藉”二字,理解起来颇难。要赏析那文字背后的东西。

首先,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是历代先哲们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认识及感悟,充满了智慧,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品格。这些都集中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藏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体现在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和行为里。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文言文所承载的文化时间之久,历史之长,内涵之丰富是无与伦比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带领着学生遨游在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之中,一起去了解历史、社会的变迁,去体味中华民族古老的世俗文化,去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去品味天人合一的精髓,去汲取一切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滋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让他们在古老而蕴涵丰富的文化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富有,文化素质、自身修养得到提高,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文言文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

什么是意蕴呢?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它可以是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可以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还可以是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甚至可以是内心萌生的一种感觉。文言文蕴含着古人思想、情感与智慧的精华。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意蕴领悟于心呢?只这样一味的读,或一味的翻译是不行的,要靠文学鉴赏了。如何鉴赏?孟子说过一句极其精彩的话,就是“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那行吗?不行。孟子又说“是以论其世也。”也就是说,要欣赏文言文,我们要知道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作者这个人,这就是我们总说的一个成语叫“知人论世”。只有有了这个前提,我们读《岳阳楼记》时,才能理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理解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怀;读《醉翁亭记》,我们才能感受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当我们读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才能品尝到杜甫的无奈与痛苦,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会感动于屈原的执著与无悔。同样,我们从这些经典之中也会发现古人的思想、情感,甚至生活、经历。从屈原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找到他的出生、发展、理想、政治遭遇,以及他的被流放和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直至最后的自杀;从李白的作品里可以再现他少年时代如何心高气傲,喜欢游历的性情,“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年时代如何可以政治进取、自信恃才、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及政治失意后的苦闷和惆怅,晚年时如何在超脱和苦闷中度过。而杜甫不仅用诗歌记录了他自己的生平大事,而且也记录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战乱和苦难,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当我们带领着学生欣赏神游于古人的这些经典之中时,古人优秀的品格与人格也会悄然的浸润着学生的心灵,怀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报国的诸葛亮,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诤诤誓言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等等,无不深深地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而以轻灵奇绝之笔写就的自然山川之风貌更是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小石潭记》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等话语写就得碧波荡漾,澄澈透明;鱼群穿梭,争与人乐;波光粼粼,水声轰鸣之情景,则让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陶醉其中。学生欣赏这些篇章会受到大自然美景的感染和熏陶,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审美能力 ,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发展高尚的精神并使之终生受益。

第三,文言文极富意境之美。古人将其所不能传达出的言外之意,景外之景,像外之像,全放在了意境二字之中。《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像以尽意”,当古人在内心思想复杂得难以完整呈现时,就借助于“像”这个中介物来完成思想的传递。因此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一种艺术境界。这境似画非画,似梦非梦,似音乐而有文字,似电影而无银幕。它有着三大特征: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如陶渊明在《饮酒》诗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此情无法言表,情与景交融于一体,一切之心尽在其中。而其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真意”更富哲学意味。这种哲学意味更是一种难以形诸笔墨的“像外之像”,“味外之味”和“言外之意”了,这是文言所传达的最高境界。这心这境界,就是那像外之像了。这“像”在古诗文中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它包含在语言、文字之中,有时是线条,是色彩;有时是动作,是声音;有时无形无声无色,只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它引导我们超越作品中具体有限的画面、色调、事件、场景,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灵性的感受与领悟。它充满在学生的心中,幻化为一种美,如果能够让学生体味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那么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经典,读来是一种享受,讲来却十分困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学生打开一扇窗,通过诵读、欣赏、审美,在诗意浓浓中让学生爱上我们的古典文学,爱上我们的母语!

论文作者:苗向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给文言文教学打开一扇窗论文_苗向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