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部分,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致使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单纯的依赖于人员管理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此,本文主要针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预控系统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动态;预控系统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是将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要求施工之前就要对整个项目的招投标阶段、设计环节以及其他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同时施工要强化施工决策阶段的可行性分析,避免工程项目造价和实际的建设施工出现不符合的现象。所以说造价动态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就是在建筑项目合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来制定良好的造价控制管理系统,以此为基础对每一个施工阶段进行合理把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施工成本的减少来提高企业的项目收益。
2施工阶段动态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保证项目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建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节约人力和物力以及资源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目的。在建设项目动态成本控制过程中,在施工阶段实施成本的动态控制,建设阶段是建设工程的重要阶段也是建设项目的核心,因为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物质,在加上施工阶段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所以,需要充分考虑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探讨施工阶段与其他阶段造价控制的关系,以便进行全面的研究。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原则
3.1目标控制原则
在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过程中,项目目标是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在相关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多层次、多级别细化和控制项目目标,实行“级别管理”细化目标,实施层层控制,最终达到控制总体目标的目的,使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有效地运用科学技术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管理工程造价的规范和方法、结合施工合同、不断优化组织设计,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3.3动态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所处的变化状态,引入了动态控制的相关策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完善工程造价动态调整的科学性,在有效管理和控制动态使用的同时,提高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
3.4时效性原则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动态收集建设项目动态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在科学、动态地收集信息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控制策略,及时控制与调整,避免延误造成的损失。
4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存在的问题
4.1工程造价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存在诸多体制问题,所以不能实现全方位的造价动态管理,例如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的相互矛盾会影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因为建筑行业的经营区域并不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业务范围非常广,但是每一个地区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存在诸多差异和冲突,例如国家标准、不同地区的标准以及建筑行业本身的标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矛盾,而企业通常会以项目利益为主来选择适合有利于自身的造价控制标准,进而就出现了行业之间的沟通不畅,所以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急需一个统一完善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4.2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需要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来实施管理,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的效果,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是目前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动态控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企业通过不同的运作钻监督机制的空子进行暗箱操作,例如项目竞标环节盲目报价,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会严重的影响建筑行业工程在家管理体制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缺乏市场经济的引导
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有效实施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市场发展需求,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来促进建筑企业良好发展,所以说工程造价动态控制需要全面的了解建筑市场环境,以市场需求为指导,更好地适应建筑市场的动态需求,但是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动态控制并没有和市场环境形成良好的结合。
5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措施
5.1明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主要是针对投资目标、施工进度目标以及工程质量目标构成的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而任何一个目标出现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目标的变化,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在项目施工阶段要明确造价目标,在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造价衡量标准。
5.2以项目合同管理为基础实施动态控制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管理必须以合同为基础,可以通过有效控制承办商合同行为的方式来实现全局性的造价控制,实际上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参考依据是签订的施工合同,所以企业首先要签订合理的施工合同,其次要强化合同管理,确保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履约合同纠纷,以合同为基础维护企业和各个参与方的利益。
5.3施工现场细化管理,控制预算支出
现场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把握好施工阶段的项目变更,通过及时的跟踪和了解合理控制工程预算,因为工程设计的变更,施工材料供应变更以及设计费用的增减都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所以企业要通过各项变更的对比,及时的做出应对,同时做好变更信息记录,减少后期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其次施工方要控制好现场签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经过设计代表、企业代表以及现场管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损失,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和合同纠纷,随时掌控各项施工费用支出。再者,通过施工阶段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的结合来强化成本控制,例如强化施工组织、技术、成本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措施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
5.4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的指导项目全过程,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有效的安排施工人员、原材料、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通过施工组织优化,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实现项目合同需求,同时还能够大大的缩短项目工期,合理控制造价成本,并且要根据施工阶段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合理的组织设计,严格的按照组织设计执行。
5.5完善施工阶段索赔管理
索赔是建筑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筑工程管理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施工阶段的索赔必须以法律和工程合同为依据,索赔管理能够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索赔策略和方法,提高索赔意识,对于合同内容以外的施工或者是自然因素产生的损失要及时的收集索赔信息,提出索赔和经济补偿,减少成本支出。
5.6控制项目结算管理,严把审核关
工程项目结算环节,企业的造价审核控制部门要以合同为基础,严格的控制预算以外的相关费用支出,以承办合同为基础审核施工阶段的工程量,严格审核施工阶段出现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对于工程计算和原材料用量明细的审核要按照一对一的方法,逐一进行校对审核,尤其注意审核项目单价,结算书分项以及程序的准确性,以施工阶段现场签证信息为基础进行计算和分析。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在此期间,只有控制好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造价控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有效地采取解决措施,才能实现施工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为施工企业未来持续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建筑工程造价预测模型[J].梁喜,刘雨.技术经济.2017(03)
[2]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化SVM的变电工程造价预测[J].宋宗耘,牛东晓,肖鑫利,朱琳.中国电力.2017(03)
[3]应用灰关联分析的PSO-SVR工程造价预测模型[J].王佼,刘艳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6)
[4]基于SVM和LS-SVM的住宅工程造价预测研究[J].秦中伏,雷小龙,翟东,金灵志.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03)
论文作者:张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动态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目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