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朱霖

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朱霖

摘要 高校统战工作历来在统战工作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其中留学归国教师的日益增多,根据归国留学人员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学归国教师的统战工作,对于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留学归国 统一战线 高校历来是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高校统战工作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特殊领域,是巩固党与党外人士联盟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社会各类矛盾日趋错综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多样化发展进一步深化[ 李胜沪, 王者琦, 刘江雁. 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浅析[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3):32-34.]。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新时期高校统战对象的新特征 高校作为统战工作主要阵地之一,是党外知识分子较为聚集的区域,即是党外人才成长和培育的摇篮,更是党外代表的主要来源地。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改革开放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已有519.49万人出国留学,其中374.08万人已完成学业,313.2万人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3.73%。仅2017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0.84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48.09万人,创历史新高。以2016年为例,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和上一年度相比,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数比例有所上升。在所有留学回国人员中,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学为人数比例较高的学科方向[佚名. “海归”报国路 越来越通畅[J]. 科学家, 2017, 5(10).]。 调查显示,对于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学历的留学归国的高层次人才大多数选择进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国家级事业单位。许多进入高校的留学归国人员已经成为中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成为活跃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生力军,为高校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根据教育部的统计,77.7% 的部属高等学校校长、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 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 62%的博士生导师都有留学经历[彭万. 新时期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现状、特点与管理[J]. 教育与职业, 2016, 1(10).]。 参与留学回国意向调查的人员中,35.15%的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市作为首选工作地点,其中选择在上海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11.96%,其次是广州(8.74%)、北京(7.88%)和深圳(6.57%)。这使得上海高校海归教师比例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佚名. 中国迎来第三次“归国浪潮”[J]. 时代金融, 2017(31):64-65.]。以上海某高校为例,在全部教师总数3892人中海归教师有672人,占比17.2%,海归教师博士学位大多获自国/境外高校,比例高达88.2%,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统计,在上海39所高等教育机构中, 80%的校长、院长、系主任和学术带头人都是归国留学人员,并且这一趋势仍在扩大[万立明, 李蕾.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思考——基于同济大学的调研分析[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3):46-50.]。留学归国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中坚力量,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作为重要师资组成的海归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形态建设尤为重要,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 大部分海归青年教师在政治认同上表现出边缘化的态度。由于长期生活工作在国外,特别是出国比较早的青年教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政治意识薄弱。在调查中只有31.9%的党员,其中大部分是国内硕士研究生期间入党的人员。而对于其他受访者来说,“有入党意愿的”所占比例较低,有17.2%的受访者倾向加入民主党派,政治认同偏低。90%以上的青年海归教师认为学历和科研成果是影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职位升迁和待遇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普遍存在重视业务能力,重视教学科研能力,轻政治的现象,对政治表现出边缘化的态度。 二、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面对上述高校教师特别是留学归国教师所表现的问题, 高校的统一战线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 (一)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帮助留学归国人员熟悉和适应国内学术政治环境。随着“支持留学、鼓励归国、出入自由、来去方便”方针政策的逐步贯彻,高校留学归国的队伍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高校教师拥有更加开阔的知识视野和政治视野,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开放,价值诉求日趋多元。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向往“学术自由”,思考问题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要以包容、理解、平等、民主的态度来看待留学归国人员在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化现象。 (二)建立参政议政平台,建立有效的政治意愿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留学归国人员参政议政平台,设立民主监督和广泛听证制度,允许他们充分表达个人意见,体现组织上对于该群体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与保护。 (三)创新载体,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工作。除了传统的基础党组织和学校统战部门,调查显示,留学归国人员更愿意参加留学生联合会、海外联谊会等群众性组织活动。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通过此类组织开展工作,例如, 上海市已经成立了欧美同学会,该会之下还设有各种分会,上海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大部分是该同学会会员。支持他们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等,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 总之,针对高校统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统战工作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实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丰富统战工作内容,拓宽统战工作领域、更新统战工作载体,为新时期高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李胜沪, 王者琦, 刘江雁. 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浅析[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3):32-34. 佚名. “海归”报国路 越来越通畅[J]. 科学家, 2017, 5(10). 彭万. 新时期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现状、特点与管理[J]. 教育与职业, 2016, 1(10). 佚名. 中国迎来第三次“归国浪潮”[J]. 时代金融, 2017(31):64-65. 万立明, 李蕾.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思考——基于同济大学的调研分析[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3):46-50.

论文作者:朱霖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朱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