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素质论

高校教师素质论

刘立刚[1]2001年在《高校教师素质论》文中研究说明教师素质既指每个教师的个体素质,又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用四个部分论述了教师的个体素质,用一个部分论述了教师群体素质。 一、高校教师品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叁个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品德素质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二、高校教师文化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科学基础知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基础性要素。 叁、高校教师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五个方面。 四、高校教师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外在素质。身心素质是一切知识和技能的载体。 五、高校教师群体素质主要指教师群体结构和教师群体心理状况,它决定教师队伍整体效能。 本文力图系统地刻画一个近乎完美的高等学校教师形象,描绘一个较为理想的高等学校教师群体,阐明高等学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为什么必须具备这些素质?”“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素质?”等等问题,重点在于弄清楚教师个体为什么必须具备这些素质。

骆谋萸[2]2009年在《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教师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在高校中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使其为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服务,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培养具有研究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服务,是摆在我们高等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研究性教学为研究对象,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对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涵义、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情境,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如何把握指导团队工作的技巧,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高的要求。在高校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出现了教学观念陈旧、缺少动力、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这些都说明了构建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突破点是教师本身。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广泛的认知范围、全面的知识结构,还需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设计问题情境能力和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专业能力,除此之外,也要具备责任心、自我完善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就是说,高校研究性教学中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

赵琼[3]2016年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主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高校教师,而高校教师的发展源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决定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强,高校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他们为我国合格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观念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出现理想信念缺失,对社会政治问题漠不关心、对工作敷衍了事与重利轻义等现象。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在年龄相差无几,极容易成为大学生们模仿的对象,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很容易将错误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年轻的大学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带来损害,所以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问题研究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的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从社会、学校与个人层面提出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措施。

刘忠艳[4]2014年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体系的构成内容之一,其素质状况对推进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对象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在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的具体要求,提出较为完善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实施的有效策略。正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的理论阐析和研究意义。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围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及相关概念进科学界定,系统阐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的理论基础,对研究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构建及实施策略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总结。第二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的构建。此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系统分析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的构建依据、模型结构、构建原则,围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构成内容进行素质指标体系的设计,最终确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第叁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的实施策略。该部分立足于前两个章节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构建及确立,较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准确把握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实施策略的科学内涵、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实施流程、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实施的队伍建设、科学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的实施机制以及营造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实施的良好环境等内容。

刘兴[5]2002年在《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院校是国家体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而教师是组成这一机构的“第一要素”或“主体力量”。在新旧体制转变及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市场选择下,体育院校作为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发挥着培养各类高级体育人才的“母机”作用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历史使命。而体育院校的发展水平及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于体育事业发展的专门人才,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一直是体育教育界和体育决策部门所关心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立题的基础,以素质概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围绕我国体育院校技术学科教师的群体素质,分析讨论了技术学科教师素质的现状、问题及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比较、分析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现状,提出影响我国体育院校技术学科教师在管理、评价、制度及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不仅有赖于教师个人的素质,而且也取决于教师的群体素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个别教师就能做的,而是教师群体作用的结果。45岁以下教师已占术科教师总数的72.97%。术科教师的研究生比例较低,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文化基础薄弱而带来的考试障碍是造成术科教师群体学历层次低、提升速度慢的“瓶颈”。术科教师群体的职称结构重心过高,比例矢衡,高职称教师年龄重心偏高,出现了教授年龄的平台效应及学历层次低,而职称结构高的“一高一低”现象。 分析认为,体育院校学科单一,专业性强,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术科教师的技术性及传统的留校用人观念,造成了体育院校教师用人的封闭性,形成了学缘结构的平台效应。多数教师已基本具备了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思想素质,但在教育观念转变的深刻性、明晰性上仍有较大的思想障碍。 调查分析表明,术科教师群体的科研意识、能力水平和精力投入,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中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成果质量接近于老年教师水平,而青年教师差距较大。地方院校的整体研究水平较为薄弱,学历层次低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术科教师对“专业”认识的偏差和局限性,是影响教师群体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在因素。各院校注重“硬投入”,轻视“软投入”,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对教师存在着严重的“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

周文琳[6]2013年在《基于素质提升的陕西省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德,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陕西各高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问题与困难,师德下滑现象是其中倍受关注的问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决定着高校的发展。因此,探索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提高高校教师整体师德水平,是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陕西省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卷调查,作者发现: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术功利化现象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足、创新合作能力不强和育人意识淡漠;师德下滑的原因有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个人因素;做好师德建设的有效方式则是要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实施制度约束与考评机制相结合。素质,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素质的结构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本文拟以对素质结构的研究为起点,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导致师德下滑的主客观原因,提出基于素质提升的师德建设的理论框架,建立符合高校教师师德要求的素质模型,在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师德建设的可行之路,对陕西省高校师德建设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论文分为六部分:一、绪论;二、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叁、陕西省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与成因调查分析;四、素质提升视角下的师德建设;五、陕西省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策与建议;六、结论。研究方法是:以问卷调查为手段,以素质提升为理论依托,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达成研究目的。论文研究所作的创新努力有:拓展了师德建设的思路;构建素质模型;基于素质提升对师德建设提出建议。

梁祝平[7]2000年在《高校教师素质论》文中认为面向 2 1世纪 ,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素质 ,这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积极应答 ,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 ,是现代教育功能不断扩大和教师职责变化的客观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六方面的基本素质 :(1)高尚的思想品格素质 ;(2 )创造性的思维素质 ;(3)扎实的专业素质 ;(4 )良好的人文素质 ;(5 )出色的多方面能力 ;(6 )健康的身心素质

张宝歌[8]2008年在《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的转型必将引发社会诸要素的变革,而教育的转型也同样会引发教育诸要素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开始转型,即由原来独立的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转变。近年,我国的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转型,如高师院校升格、合并和内部综合化,标志着我国高师院校正式进入转型期。但是任何一种社会变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期引发的震动必将对其本身产生强烈的颠覆作用。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一直以培养教师为其唯一功能,加之其综合化基础弱,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低等客观因素,教师教育的转型必将会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师范性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标志,那么,教师教育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会有哪些变化?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解决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都成为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是我国教师培养的核心力量,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质量关系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败,而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则直接影响地方高师院校培养教师质量,因此探讨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不仅是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定位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更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存在问题的现状考察、成因分析和解决对策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以什么是师范性、为什么加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存在什么问题、产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及如何解决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为研究线索,揭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对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教育投入等方面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原因,为探索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师范性的内涵即“培养教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师教育的本质特征”,师范性是一切教师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关于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研究,就是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本质特征的研究。二是加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教师劳动特点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基本途径,是高等学校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我国教师发展的客观需求。叁是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理论研究不足、办学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社会评价降低和培养教师质量下降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教育大学化、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地方高师院校自身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师教育质量不高等方面。四是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加强师范性是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社会使命和必然选择,师范性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有:“优势定位”构建以师范教育为优势的发展战略;“特色强化”构建以突出师范性为其特色的教育内容;“分类评价”确定以教师培养不同阶段为其类别的评价标准;“政策倾斜”建立以提高教师资格培养和认证要求的制度保障;“弱势扶持”建立有利于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教育补偿机制。

吕素珍[9]2008年在《现实与超越》文中认为教师是大学办学的主体。一流大学之所以为一流的大学,全在于有一流的大学教师。近年来,随着大学改革的深入和提高大学办学水平的需要,大学教师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凸显出来。在所有关于大学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大学教师的形象预设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前提。本文试图在理解大学和大学教师的本性基础之上,结合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和“理想类型”方法,构建一个能够反映大学教师本性的理想形象,并对当代我国大学教师的形象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两点策略以重塑我国当代大学教师的理想形象。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即第一章。本文通过对大学发展史和大学理念演变的考察,认为:大学是学术性的高等教育组织。学术性和教育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由此,本文所指的大学是狭义概念,它仅包括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两类。大学教师特指在大学组织中直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本文提出,认识大学教师的本质应以“大学教师是谁?”为提问方式来解答,即认识“做大学教师”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本文指出,“做大学教师”的意义与价值在于献身于大学教师职业活动之中。根据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上述问题可以转换为:大学教师应该扮演哪些职业角色以及如何扮演这些角色。在此,本文引入了知识人的社会角色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把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分为教育者和学者两种基本职业角色以及知识分子这一超越性角色,由此认为,理想大学教师应是集教育者、学者与知识分子角色于一身的人,并应具有与教育者、学者和知识分子角色相应的特质。从而,“做大学教师”也就意味着献身于教育与学术事业并努力成为人类文化价值的创造者、卫护者和“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第叁部分分角色探讨了大学教师的理想形象,本部分包括第二、叁、四章。第二章是“教育者角色的大学教师理想形象”。教育者角色即通常所言的教师,是在学校里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其基本特征包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质规定,教书育人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在现代社会的身份应是专业人员,享有专业人员的权利并承担相应专业职责。通过对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家眼中的理想教师特质的比较,本文认为,理想教师形象应包括叁个基本方面:理想道德形象、理想知识形象以及理想实践形象。通过与中小学教师理想形象的比较,本文认为,大学教师的理想教育者形象有如下特征:从整体上看,大学教师的理想教育者形象也包括上述叁个基本内容;从具体构成上看,大学教师的理想教育者形象是以知识形象为核心,其次是教育实践形象,道德形象在大学教师形象整体中地位日渐下降。理想的大学教师应拥有以高水平的本体性知识为主体、同时辅以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等多种知识的复合性知识结构,应以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事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习和研究的引导者;应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者以及具有教师德性的人。第叁章是“学者角色的大学教师理想形象”。学者就是献身于学术工作的人。这里的学术是指专门、系统的学问及围绕这种学问的发展所进行的各种智力活动。理想学者的最典型特征不是其他,而在于其“精神气质”。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学者的精神特质:“以学术为志业”的人生理想、“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目的观、“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是学者治学的内在保障、“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学者治学的精神动力、学术道德精神则体现了学者的良知。另外,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学者学术性知识的理论性、专门化、系统化特征。本章最后指出,大学教师必须是学者。但是,对比理想学者形象,现代我国大学教师出现了学者精神缺失和知识形象不佳现象,对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其具体原因。第四章是“知识分子角色的大学教师理想形象”。通过对“知识分子”一词的词源学考察,本文认为,知识分子是一个具有专门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精神性概念。知识分子不仅文化水平高或理解力强,而且对社会、文化等充满深切的关怀和批判反思意识,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理想知识分子精神主要包括:独立自由精神、理想主义精神、关怀意识和批判反思精神。本章着重论述了后叁者。本文指出,独立自由精神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基础;理想主义精神是知识分子的超越性本性,是知识分子批判的基石和内在动力;关怀意识是知识分子对文化、道德以及社会所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反思批判精神则是知识分子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认为,扮演知识分子角色应成为每个大学教师的理想追求和人生境界。但是,我国当代大学教师总体上表现出“知识分子”精神式微现象,本文认为是当代社会文化、知识、政治状况以及大学制度等外部因素的挤压与大学教师主体的主动放弃共同造成了此种现象。第四部分是“大学教师理想角色形象的建构”,即第五章。本部分着重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我国大学教师理想角色形象的建构。首先,从大学教师职业角色观演变和实践看,教育者、学者角色是大学教师制度化的基本职业角色,也是必须扮演的角色,而知识分子角色是非制度化的超越性社会角色,是大学教师追求生命高境界的一种自我选择。大学教师在实践中经常产生多重角色冲突,影响了其理想形象的塑造。本文着重分析了各角色之间内在的角色矛盾和冲突因素,最后从缓解多重角色冲突与矛盾出发,提出利用“创造性合同”策略来使多重角色分离以缓解角色冲突与矛盾,以有利于大学教师塑造理想形象。其次,本文在概述陈寅恪的理想大学教师角色形象的基础上,总结出他践行大学教师角色的叁个基本特点:以教学为本、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以学者的方式和道德人格践行知识分子角色。最后通过分析陈寅恪的个案得出两点启示:大学教师主体是建构大学教师理想形象的最根本因素,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者、学者和知识分子叁重角色的关系有利于塑造大学教师理想形象。本文主要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特性之一就是理想性,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教师理想角色形象的塑造而为超越现实提供一个基点。

张秀敏[10]2010年在《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等进行较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探讨影响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主要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也为福建省高校高素质健美操教师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福建省高校健美操师资分布相对不平衡;第二,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以年轻的女性为主体;第叁,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职称与学历较低;第四,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裁判、评判等级偏低;第五,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技术等级相对偏低;第六,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教学能力呈多元化;第七,不同学历的健美操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上存在差异;不同职称健美操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裁判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第八,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职后培训进修机会少;第九,高校健美操教师科研状况不容乐观;第十,影响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不均衡的因素主要有领导重视程度、缺乏渠道和途径、提高专业素质及家庭影响因素等。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一,积极引进和培养健美操师资;第二,注意培养骨干教师和男性教师;第叁,迅速提升健美操教师的学历层次;第四,扩大等级裁判队伍,提高裁判能力与水平;第五,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专项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校教师素质论[D]. 刘立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教师素质研究[D]. 骆谋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3].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问题研究[D]. 赵琼. 中北大学. 2016

[4].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模型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 刘忠艳. 西南大学. 2014

[5]. 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 刘兴. 北京体育大学. 2002

[6]. 基于素质提升的陕西省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 周文琳. 西安工业大学. 2013

[7]. 高校教师素质论[J]. 梁祝平.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8]. 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D]. 张宝歌.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9]. 现实与超越[D]. 吕素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 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D]. 张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高校教师素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