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建筑工程快速发展和进步,建筑数量不断能增加,其中,土建工程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促使我们要更加深入的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的优势。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部分,给我国土建工程提供了先进的施工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土建工程的建设中,要充分的利用混凝土的优点,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成果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土建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技术的运用与实施不仅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对国民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混凝土技术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因为混凝的结构很不稳定,遇到潮湿或者其他特殊的天气容易发展变质并且由于施工过程耗时较长,一般工程会在施工前就将从材料备好,以方便施工取用,于是就容易出现变质混凝土检测不到位,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因此想要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合理,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施工节奏的把控必不可少。
1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是指科学应用混凝土材料建设建筑主体结构和其他部分。混凝土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工石,其一般与钢筋共同使用,形成结构受力支撑框架。市面上还有一种水泥混凝土,也被人们称为普通混凝土。其主要以砂石为集料,加入适量的水和外加剂,在施工现场经过混合与搅拌最终形成的混合物。混凝土施工的流程较为复杂,自地基基础至支撑柱和承重墙的浇筑施工等环节均涉及到混凝土施工。不同的施工条件提出的施工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混凝土施工加以控制。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2.1混凝土的材料选取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质量,但同时一味的追求材料在价格上的优势是不全面的。混凝土按照胶凝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按照密度又可以分为重混凝土、轻混凝土,按工艺则有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等。在不同的种类前,混凝土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在引进材料之前一定要了解混凝土的特点及自身建筑要达到的目的,严格的按照各项指标进行选择。例如:要求早强或者冬季施工尽量选择R型硅酸盐水泥,在配置C40以下的混凝土时应选择应用32.5Mpa普硅水泥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材料达到预计的效果。
2.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原材料配制也是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例以及配制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混凝土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不断完善材料的性能。尤其要控制好水泥的添加量,必需依据施工的要求和水泥的性能对其加以控制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完成混凝土配置后,再全面检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分析其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与优势,降低对后续浇筑施工的不利影响。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应重新配制,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材料入场前,要对其质量予以严格检查,利用专业的泵运输设备予以妥善处理,以加强混凝土搅拌的连续性,完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2.3混凝土的配比搅拌原则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与其质量紧密相关,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层必须保证明确国家指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阶段的材料调配。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需要在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稳定性、水化热程度之间衡量,确定最适合的配置份额,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自身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应地域区分别做出至少两份以上的调配计划并且及时的提供抗压报告,材料审核报告等,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设置严格的监管制度,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以次充好,影响工程的效果。
2.4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步骤,直接关联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浇筑技术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所需模板的质量、注意气候的变化等一切可能影响浇筑质量的潜在因素。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不间断的持续浇筑,这样才能保证先后混合混凝土良好的融合,模板没有缝隙,混凝土表面光滑整洁。
2.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工程交付前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做好技术把关。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的存在,其内部温度会远超过外表温度,在热胀冷缩效应影响下,混凝土构件就可能产生裂缝,养护的目标是避免出现裂缝,这也使得养护工作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养护工作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工后,根据不同的周边环节,养护技术有所不同,如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养护中要加强保湿处理,定期在混凝土表面洒水,避免较快的水分蒸发,导致不同的内外凝聚速度,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而在气温较低的冬季,需要将塑料布、草垫等保温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避免混凝土过快的温度散失。
2.6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贯穿于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如何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是土建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技术课题。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混凝土裂缝应从以下方面重点控制:(1)结构设计计算必须严谨合理,在结构四角布置放射筋、结构板配筋宜双层双向布置或负弯矩筋通长布置,在结构板内预埋管线部位设置构造钢筋加强;(2)混凝土工程所用粗细骨料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重要工程碱含量;胶凝材料的体积安定性、见含量检测指标等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标准;(3)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进行试配调整,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工作性能;(4)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浇水湿润;振捣到位,钢筋密集部位加强振捣;并在浇筑过程中采取相关措施保证钢筋间距、位置准确;并保持足够的混凝土养护时间;(5)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与支架,施工完成面不得过早加载,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材料、机具不得集中堆放;(6)施工缝、后浇带等处混凝土浇筑前松动的石子、软弱的混凝土层、垃圾等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并在浇筑前涂刷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7)大体积混凝土编制温控措施方案,在浇筑过程中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监测。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土建工程更加注重混凝土在建筑过程的使用,这也是在督促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积极改革创新。因此,土建工程在使用混凝土时,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质量,严厉督查混凝土的每一道制备工序,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土建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而有效的保证每个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洋,郑子美.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19-20.
[2]贾治兵,聂维岭.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5):66-67.
[3]郭雷,关辉,杨学春.甲基硅烷类防水剂对泡沫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J/OL].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5[2018-09-24].
[4]佘磊,王玉杰,曹瑞琅,李炎隆.高压水工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裂缝开度计算方法评析[J/OL].水利水电技术:1-8[2018-09-24.
论文作者: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