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张玉龙

(射洪县金华中心卫生院 四川 遂宁 629213)

【摘要】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2016年9月—2018年9月Hp感染性胃病患者84例,经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三联疗法)与观察组(中药汤剂)各42例,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34%)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显著(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 Hp感染性胃病;中医治疗;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220-01

Hp感染性胃病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本病治疗时多给予三联、四联方案,其疗效值得肯定,但西药方案治疗易产生耐药性,且联合用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也容易导致肠道内菌失衡[1]。中医药治疗由于毒副反应少、不易复发、疗效显著的特点受到关注,为探究Hp感染性胃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p感染性胃病患者84例,经单盲原则、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3~76岁、平均(43.6±1.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2~78岁、平均(43.4±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确认符合Hp感染性胃病诊断标准;无药物禁忌。

排除标准:不满足纳入标准的;2周内存在抗生素使用史;对所涉药物过敏;拒绝参与研究者。

本次研究开始前对所有患者与患者家属说明研究目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三联疗法治疗,兰索拉唑肠溶片(兰维舒;四川成都同道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5184)30mg/次,阿莫西林胶囊(阿莫仙;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44021351)1.0g/次,克拉霉素分散片(维宏;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358)0.5g/次,餐后qd服用,6d/疗程。

1.2.2观察组 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组方:吴茱萸、甘草各6g,黄连9g,陈皮、连翘、半夏、白术各10g,薏苡仁、茯苓、党参、丹参、白芨各20g,蒲公英、延胡索各30g。随证加减:胆汁反流者瓦楞子20g,脾胃虚寒者加良姜3g;疼痛明显者加乳香10g,白芍20g;加水煎剂,去渣取汁,1剂分为2次早晚温服,6d/疗程。所有患者治疗3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合血清Hp检查、胃镜检查、临床症状(包括泛酸、呃逆、胃痛)等进行评价。无效:治疗后患者血清检查阳性,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水肿、充血等无改善,临床症状无改善;有效:治疗后血清检查阳性转阴性或为阳性,胃黏膜水肿、充血程度减轻,分离出Hp,临床症状发作次数降低、程度减轻;治愈:治疗后血清检查显示Hp阴性,无胃黏膜充血,水肿症状消失[2]。总有效率=有效率+治愈率。

用药安全性:经不良反应率评价,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皮疹以及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n(%)]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不良反应率2.34%;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头痛1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率14.2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西医认为Hp感染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发病原因,因此治疗时以根除Hp为目的,通过三联、四联等大量联合用药的方式杀灭Hp从而达到杀灭Hp,改善症状的目的,尽管其临床疗效尚可,但是患者需要服用大量药物,因此难以做到完全依从用药;耐药性也是三联、四联治疗的缺陷所在,Hp耐药性增强后导致难以根除Hp,治疗后容易复发[3];多种类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也是大量联合用药的无法避免的缺陷之一。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Hp感染的过程属中医邪气入体,从本病的临床症状出发,中医将其归属于“泛酸、嘈杂、痞满、胃脘痛”范畴,本病发病与饮食不节关系密切,其主要病机则为气机阻滞、寒热虚实错杂、脾胃升降异常等,属本虚标实之症。故本病的治疗思路为祛邪扶正。方中重用蒲公英,蒲公英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丹参、延胡索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胃局部血供,改善胃黏膜屏障功能;白芨生肌止痛、益气止血;白术、茯苓强脾健胃、渗湿利水;半夏止呕散结、燥湿化痰;甘草、陈皮具有缓和药性、健脾理气之效,诸药联合共奏杀菌、抑制、抗菌之效。

本次研究中,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提示中医药治疗Hp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与三联疗法的疗效差异等同;经治疗后,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接受三联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示Hp感染性胃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Hp感染性胃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燕.中药汤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1):101+103.

[2]韩翠宁,乔会侠,黄雅慧.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研究[N].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04):51-52.

[3]段青山.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08):106-107.

论文作者:张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张玉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