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反叛心理_逆反心理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反叛心理_逆反心理论文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逆反心理论文,试论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越是强调某种正确的思想,越是有人不以为然;越是过分宣传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激起一些人对他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做……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处理问题的行为,都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极大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探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对策,是每个教育主体共同面临的课题。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是由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相互影响制约而形成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造成人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素养,难以做到“晓之以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之上,又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的科学。厚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然而,有的教育者理论知识水平低,在教育工作中,经常出现有理说不清,说理讲不透的现象。结果,“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难以做到“晓之以理”。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蔑视教育者。

第二,教育主体形象不良,缺乏威信。教育主体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作风。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从而享有崇高的威信,进而在教育活动中产生“感召力”和“向心力”,充分显示“人格的力量”。但是目前,我们有的教育者不注意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修养,作风败坏,经不起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贪污腐化,以致造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现象。讲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言行不一,即使讲得多么生动形象,也丝毫不会引起听者的心理共振,反而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对抗心理,对教育者嗤之以鼻。

第三,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思想教育的内容既要与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又要反映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才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然而,有的教育者不注意对教育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实际、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去选择符合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而是把同一种教育内容当作包医百病的神丹妙药对不同对象进行教育和灌输。例如:用适宜教育党员的内容来教育普通群众;用教育军人的内容来教育下岗职工,等等。其结果,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超出教育对象的知识和经验,或者思想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状况相距甚远;或者教育的内容不真实,脱离实际,都会使教育对象感到不可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教育方法违反民主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观念等思想和文化品格。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的原则,发扬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采用民主方法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收到实际效果。但是,有些教育者还没摆脱传统体制下过分强调集中统一、强调命令与服从的旧观念的束缚,没有意识到人们从心底里强烈要求人格和地位的平等,希望自己作为个体成员存在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因而,在工作中采用“我说你听”,“我压你服”,“我点你通”等单向的“强制压服式”方法。结果,引起人们的对抗心理和对立情绪。

第五,教育氛围与教育内容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进行的。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因素对于人们接受信息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里讲的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如果社会环境好,即党风、政风与民风纯正、民主氛围浓厚、社会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协调,人们就乐于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然会好。然而,由于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与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仍不够协调,还不断产生种种不利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现象。例如:党风不正、政风不廉,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违反党纪国法者得不到及时的惩处,正义之士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屡除不绝;坑蒙诈骗现象时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引起教育对象对教育影响持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探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1.提高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而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以理服人。要做到这一点,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讲的“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发挥真理的力量,以理服人的前提是教育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当前,最主要是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是要着重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目标,真正掌握这一伟大的理论武器。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现代知识,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因为丰富的知识是良好思维的基础,是卓越才能的前提。教育者只有具备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摆事实,讲道理,启发觉悟,以理服人;才能使人确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进而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强烈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真理,提高觉悟。

2.寓教于行,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一靠说,二靠做。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做,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行,通过教育主体的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的力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最终达到“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育者在讲道德时并不见得那么好,但是所讲的话大家信服,作用挺大;而有的教育者道理讲得不差,口才也好,但是效果却不好。原因何在?关键是教育主体能否发挥人格的力量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教育主体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和自身修养,做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表率;做实践高尚道德和优良作风的楷模;做遵守党纪国法的榜样。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凡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并且要教育自己的亲属也不做;凡是要求群众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教育主体才有威信,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尊重,群众也才会积极自觉地接受各种思想政治教育。

3.在教育内容上讲求科学性和针对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切入点要准确。为了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必须事先进行调查和了解,弄清他们最关心什么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确实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尊重、理解、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赖,愿意讲心里话,乐于接受教育。然后对他们实事求是地讲清楚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特别要讲清本部门、本行业乃至本单位的任务、奋斗的目标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教育他们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这个大局。对他们的实际问题,要真心实意地从政治上、经济上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并教育他们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克服和解决。如果脱离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就会使他们认为你是在搞“假、大、空”那一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有层次性,做到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坚持教育内容的先进性,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群众,并且培养了一大批献身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进个人和群众。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仍然长期存在,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这就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能力、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众,他们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坚持先进性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多数人的思想基础这个实际,着眼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主流,注意群众性和针对性,决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内容的高层次,用同一个内容去教、用同一把尺子去量,用同一种模式去套。这样,就能防止和消除人们的厌倦情绪。

4.在教育方法上真正贯彻民主的原则。教育主体必须正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社会现实;认识到主体性是人们的一种不受他人影响和操纵、独立思考和选择行为方式的心理倾向。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着眼于人们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确保人们主动参与、平等交流和讨论。这样做,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独立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教育者的工作。那种认为采取民主讨论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讲事实摆道理的方法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误入歧途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真理越辩越明,真理只有同谬误进行斗争,才能显示其正确性。可见,坚持民主原则、采用民主方法,能使人们明辨是非,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影响,是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5.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政治生活领域,确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铲除腐败分子滋生的土壤和立足之地,真正解决“腐”而不“败”的问题。在经济生活领域,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偷逃税费和走私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诚实劳动、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在文化生活领域,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正气。在宣传典型人物和事迹时,既坚持先进性,又做到有层次性和多样性,让典型更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使各个层次、各种群体的人们都对善良之举和正义之士给予保护和奖励,真正让好人得到好的报偿。党风端正了,政风清廉了,社会风气好了,积极向上、学习先进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遍心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就与教育的内容、目标相协调,先进的思想、正确的理论就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到那时,思想政治工作将迎来一个艳阳天。

标签:;  ;  ;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反叛心理_逆反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