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炸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式分析论文_李双利,唐凤

乳化炸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式分析论文_李双利,唐凤

山东天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3300

摘要:从乳化炸药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国内现有生产线的运行情况,从乳化工艺、冷却工艺以及敏化工艺等方面,对影响乳化炸药产品质量的因素做了研究和探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生产操作,确保生产工艺关键控制点的各项参数符合标准要求,减少过程控制中的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乳化炸药;工艺条件;影响因素

引言

2000年以后,我国乳化炸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由原来的间断式生产变为连续化生产,由动态式乳化升级为静态式乳化,无论是炸药性能,还是装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生产线技术改造较频繁,不同工艺条件对乳化炸药产品质量影响明显,制约了乳化炸药的发展。

1乳化炸药连续生产自动控制的应用现状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乳化炸药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从生产实际来说,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乳化炸药的监测。在生产控制中,高黏度乳化基质流量指标的检测,尤为重要,不过关于此指标的检测技术很少,而且技术的专业性不强。②物料加温环节,极易出现油相超调、水相超调等问题,加之加温罐的惯性加热作用,使得问题影响整个生产系统。③反馈控制不准确。由于反馈不准确,无法实现对基体温度的精确把控。基于此,需要探索把控质量的措施。

2乳化炸药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实例

2.1工艺流程以及设备

JK型乳化炸药生产线,采用的工艺具体组成包括水相和油相以及静态乳化等,为全自动乳化生产线,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使用的设备如下:①水相设备,用于水相制备;②油相设备,用于油相制备。③化学发泡剂制备设备。④生产线动力控制柜等。

2.2输入控制

在自动化生产中,对乳化炸药的质量把控,要做好输入控制。具体要点如下:①水相控制。从水相材料的质量和温度以及密度入手,采取具体的把控措施。该工艺水相溶液的配制,利用水经流量计,通过自动定量,进行加水,利用液态硝酸铵控制系统,将其定量送入水相罐内,再按比例投入硝酸钠配制成水相,水相罐设计温控系统,可做到升温或者降温。当溶液达到工艺要求后,留作备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液态硝铵进行水相的配置时,要根据工艺指导加入配料,并且保温留作备用。②油相控制。此过程中,重点从油相材料的质量和温度参数的把控入手,实现对质量的把控。此生产工艺应用中,使用的油相材料是复合型油相。在配制时,对油相材料,进行称重测量,取一定的材料,加入到油相溶罐内。利用自动调节阀进行加热处理,当油相的温度达到要求的温度后,进行搅拌,使其能够均匀,再持续加热,当达到工艺温度的基本要求后,进入自动保温程序,留作备用。③乳化剂的选择。由于使用的是复合油相,乳化剂已按工艺配方添加进油相材料内,从影响产品质量的材料角度来说,乳化剂是关键,因此要合理选择,并且做好温度的把控,避免超温,保证乳化剂的乳化能力。

2.3过程控制

在乳化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要点如下:①电流。采用变频器装置控制,进而保证电流的稳定性。②温度。合理设置乳化温度,进而改善乳化效果。若乳化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乳化失效,增加生产的安全风险。③乳化基质。选择乳胶粒子比较细而且分散均匀的材料,保证乳化炸药的性能。④冷却过程的质控要点:采取除水措施,比如使用水分导除装置;优化原辅材料等。⑤敏化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已经制备好的发泡剂,采取泵送的方式,输送到混合装置,同时泵送乳胶,通过在线静态混合处理后,再装入到装药机内。通过对此生产工艺,进行应用效果检验,获得了乳胶基质的硝铵析出量结果,具体如下:①原二级乳化器岩石乳化炸药基质。经过24h浸泡后开展测试,硝酸铵溶失量为0.24g/L;②静态乳化器岩石乳化炸药基质。经过24h浸泡后开展测试,硝酸铵溶失量为0.08g/L;③静态乳化器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基质。经过24h浸泡后开展测试,硝酸铵溶失量为0.19g/L。从此结果来说,静态乳化系统的生产效果较好。从敏化产品性能角度来说,静态乳化生产工艺下的产品性能较好,以静态乳化器岩石乳化炸药为例,当班性能情况如下:①爆速为4861m/s;②殉爆距离[4cm]3/3;[8cm]3/3。自然储存性能如下:①爆速为4094m/s;②殉爆距离[4cm]3/3。

3工艺条件对乳化炸药产品质量的影响

3.1敏化温度和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敏化温度是敏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工艺控制点,温度参数的设置要恰到好处。敏化温度与乳胶基质黏度成反比,若温度低,黏度高,会导致产生气泡少,分布不均匀,油膜的弹性和韧性降低[7],影响乳化炸药的质量稳定性。若温度高,黏度低,敏化剂快速反应,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气体,形成气泡不稳定或逃逸,乳化效率降低,影响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在实际生产中,根据气候的变化调节敏化温度,一般将敏化温度控制在45~55℃,此时乳胶基质黏度适中,产生的气泡大小、数量合适,且均匀分布,能保证乳化炸药的产品质量和爆炸性能。敏化工艺是乳化炸药生产中最为关键的工艺,它将没有雷管感度的乳胶基质敏化成具有雷管感度的乳化炸药。在敏化工序中除了温度,流量和时间也能决定敏化程度的好坏,要对这些工艺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偶然因素,保证敏化生产过程稳定。采用静态敏化时,计算机根据配比参数自动控制流量,在乳胶基质进入静态分散器前将发泡剂同步加入进行混合,装成药卷后1min左右完成敏化。

3.2乳化温度及工艺对乳化炸药产品质量的影响

乳化温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方面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乳化炸药中的油相材料挥发、分解和被碳化,影响最终乳化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高温度乳化与凉药温差过大,温度短时间内由高至低快速下降,水相中的无机盐溶解度急剧减小,产生析晶现象,影响乳化炸药的性能。一般将乳化温度控制在100~110℃范围内最佳。流量控制是乳化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合理的水油相溶液配比,直接关系到乳胶基质的质量稳定性。水相的流量控制不好,不能形成W/O型乳化液,属于无效乳化。油相流量控制不好,胶粒的界面膜中乳化剂排列不规律,影响乳化产品性能。采用静态乳化时,计算机自动按配比数据将水相和油相溶液经相应的管路、阀门和过滤器连续泵入预乳罐,预乳搅拌后送入无转动静态乳化器进行精乳。

结语

乳化炸药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但生产线技术改造较频繁,不同工艺条件对乳化炸药产品质量影响明显,所以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生产操作,确保生产工艺关键控制点的各项参数符合标准要求,减少过程控制中的不确定因素。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手册中人员职责划分规定,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加强质量管理控制。2)明确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各项工艺参数符合标准要求,特别是温度参数的控制。3)建立质量控制参数和质量问题的书面记录,保证成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减少相似质量问题出现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汪旭光.乳化炸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2]吕春旭.工业炸药理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3.

[3]马方兴.对乳化炸药全连续化生产线的认识和建议[J].煤矿爆破,2005(4):26-27.

论文作者:李双利,唐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乳化炸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式分析论文_李双利,唐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