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治河西闸大体积混凝土高温季节的施工温控论文_张志坚

大治河西闸大体积混凝土高温季节的施工温控论文_张志坚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控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大治河西闸高温季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分析,对其采用的合理选择原材、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内部埋设循环冷却水管的施工方式进行介绍,阐述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过程中的温控措施及效果。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冷却水;混凝土裂缝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混凝土量多、施工要求高等特点,在设计和施工中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还必须控制裂缝的产生,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物的安全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以及混凝土内外约束力阻止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即会出现裂缝。本文以大治河西闸的闸首底板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的具体措施为例,简述如何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处理温控问题。

一、工程概况

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位于现状大治河西枢纽南侧,为III级船闸,船闸设计尺寸为350m×27m。闸首采用钢筋混凝土坞式结构,内外闸首底板均为长62.6m,宽33m,高3.2m,混凝土方量6610m³。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内外闸首底板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均处于高温季节。

现场采取的温控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

施工方案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最直接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针对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应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中最先考虑的是配合比,加以后续温控、保养等措施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根据工期要求,本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将在炎热夏季施工,所以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更加注意以下因素:

a.需要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同时保证混凝土强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其胶结材料总量不大于500kg/m³,水泥用量不大于400 kg/m³,水胶比不大于0.38,

b.掺入优质粉煤灰取代水泥;并控制好粉煤灰掺入量;

c.为使早期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温度传递梯度,同时保证砼各浇筑面的正常,初凝时间控制在14-18小时;

d.外加剂应具有减水、保塑、缓凝、泵送等符合功能;

e.粗骨料采用5-31.5mm连续级配碎石,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f.插入适当膨胀剂,利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温差补偿效应,有效控制混凝土变形。

1)精心设计配合比。针对本工程自身特点,在保证混凝土保证强度、耐久性,以及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低水胶比,低塌落度,高粉煤灰掺量,高减水剂的原则,合理调整配合比,降低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2)合理选用骨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虑到船闸项目施工质量要求比一般工程更为严格,且无法补救整改,所以选材更应严格、细心,从供应商到现场验货,层层把关。本项目中选用线膨胀系数小的粗细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含水量。据以往工程经验,若夏季砂石料露天堆放,容易造成骨料表面温度过高,实测体表温度甚至高达55℃,这样的温度给大混凝土浇筑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本项目施工方案中明确要求在骨料上方搭设雨棚,避免阳光直接照晒骨料,有效降低了骨料表面温度,实测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同时降低骨料运输入仓时间,确保搅拌楼生产混凝土温度可控。

3)胶凝材料、外加剂、水。选用优质粉煤灰为添加料,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强抗渗性,减少收缩。外加剂需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改善混凝土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的用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拌合水采用城市管网供给的自来水。

4)运输控制。2017年夏天上海持续两周最高温度一直在40度左右,针对这种极端天气,运输要有新对策:

a.所有运输罐车均采用篷布包裹罐体,避免阳光直射。b.所有驾驶人员,取料后尽快送至现场,减少不必要的耽搁时间。c.现场排队等候时,由洒水车向罐体喷淋冷水的方式,避免等候过程中混凝土因外界影响而温度升高。

2、施工过程控制

1)避开午间高温时段浇筑。控制浇筑时段,浇筑作业选择在午后开始,至第二天中午,作业班组进行轮休或分段收面工作,避开午间高温时段。

2)分层分块浇筑。闸首底板由施工宽缝分为20.3×33,18×33,20.3×33三个结构分块,结合混凝土供应情况。项目部采用全面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为50cm,并用明显标示标注在底板的劲性骨架上(如图)。现场施工时由三台泵车对应结构分块的中间及两端同时进行,每层浇筑50cm,共分为6层浇筑。在结构分块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保证在第一层浇筑完成后继续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结束。

3、预埋冷却水管

1)冷却水管布设。冷却水管根据设计要求采用D28×2钢管,在底板内部埋设三层冷却水管,分层分块布设,每一层蛇形排列,按1.5m(水平间距)×0.9m(垂直间距),上下层相互垂直布设(见图)。水管排列有序,做好标记记录,并对管口妥善保护,防止堵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通水降温。

2)进出水设施。冷却水取自大治河面以下1m深处,使用10kw6寸压力泵供给。底板每个结构分块设置一个流速控制箱(如图),根据内外水温差调整流速;并根据设计要求,每6个小时更换一次进出水流方向,连续通水12天。

3)温度监控。对现场底板的测温点,底板上所有测温孔,所有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进行编号,并进行列表汇总。自混凝土浇筑时起,安排专人值班,7天内连续不间断进行监测。分别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冷却管进出水温度,底板测温孔温度进行检测,并结合各冷却管进水口流速等数据进行汇总。发现内外温差大于20℃,立即汇报,根据部位编号结合冷却管编号,调整进水流速。

4、振捣、收面、保养

选择职业素养高,质量意识强的混凝土班组进行浇筑作业。在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控制振捣棒插入间距不大于50cm,振捣时间控制在20s,结合现场情况进行二次复振。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泌水,用真空泵排除。

混凝土浇筑基本达到设计标高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先用铝合金刮尺进行表面刮平,待表面收水后,使用汽油抹面机进行第二遍抹压。最终混凝土表面密实时,由人工使用铁压板收面。

混凝土抹面完成后,立即进行养护措施。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工程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编制彩条布三层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两层土工布保证混凝土适宜的温度。养护期间保持冷却水正常循环,采用这样内散外蓄综合养护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养护周期为14天。

5、成果分析

工程8小时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测温结果分析,底板混凝土温差分部呈抛物线分布,混凝土平均温度表面与中心温差最大值为16.2℃,温差值处于受控范围内,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小结

大治河西闸工程通过合理选材、调整配合比、预埋冷却水管、精心施工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温控,确保了工程的进度,也有效控制了现场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抑制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充分说明了以上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中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时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设计图纸.

[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 作者彭立海等.

[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作者朱伯芳.

论文作者:张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大治河西闸大体积混凝土高温季节的施工温控论文_张志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