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袁秀香

学案导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袁秀香

山东威海乳山市西苑学校 264500

传统的英语教学,学生们处于死背英语知识、做大量英语习题的状态。它不仅造成学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兴趣,学习负担加重,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采取并实施了学案导学,这种以学案为载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让广大师生都受益匪浅。学案导学突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注重学法指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实施学案教学,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精心编写,合理可行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一份优秀的学案,对整堂课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它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体系,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又能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每个环节既能体现层次与梯度,又能照顾到个体差异。而学法指导又是学案导学最大的亮点,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例如听力材料旁边的“温馨提示”,提醒学生如何巧妙掌握听力技巧;而巩固练习中的“支你一招”,则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周全考虑,避免失误。

二、注重探究,培养习惯

在实施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在英语课前下发“导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如初四英语Unit11 Section A的预习环节中我们设计了“写出你所知道的人体部位的单词”“你会询问人的身体状况吗”“你知道哪些第一救助措施”等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预习习惯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在知识归纳环节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一次小老师,而教师仅仅是幕后的补充点拨,这也可以成为深层次的讨论。而我们对于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及时汇总,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有人说,经验加反思才等于成长。在学案导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导学案就是这样一种教育方法,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大胆尝试。让我们在尝试中交流,在交流中改进,在改进中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条路上博采众长,越走越远,越走越快。

论文作者:袁秀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学案导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袁秀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