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气双介质法置换液氨储罐的应用论文_李夕德,史传红

(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204)

摘要:火电厂SCR脱硝改造后,液氨作为还原剂被大量应用,为满足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液氨储罐清洗等工作需求,在综合分析和比较几种置换介质和方法的基础上,公司采用水+氮气的双介质联合法对液氨储罐进行了置换,过程操作简单,既节省了置换时间,又满足安全技术要求。

关键字:液氨储罐;水+氮气的双介质;置换

引言

火电厂SCR脱硝改造后,液氨作为还原剂被大量应用[1]。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液氨区配备4台85m3常温液氨卧罐,于2013年7月投产运行,使用中为满足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液氨储罐清洗等工作要求,需要将液氨储罐排空置换,传统的置换方法主要包括惰性气体置换法、蒸汽置换法、水置换法、抽真空法等,在综合比较几种置换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公司采用了水+氮气的双介质联合置换方案。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易于操作,满足安全技术要求,用时短,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1 传统置换方法比较

液氨储罐置换时必须使用置换介质,常用的置换介质主要有氮气、蒸汽、水、抽真空等。传统置换方法有惰性气体置换法、蒸汽置换法、水置换法、抽真空法等[2,3]。各置换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如下表1。

实际应用中,较多采用惰性气体或水置换法。惰性气体置换法安全系数高,但存在用量大、耗时长的缺点,惰性气体置换的用量一般为储罐容量体积的8倍左右,如以置换容积85m3的液氨储罐为例,需惰性气体700Nm3左右,置换时间约30h。水置换法操作简单,因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700:1,体积比),水吸收液氨迅速,储罐内容易形成负压,造成储罐结构变形甚至损坏。

综合分析比较以上传统液氨置换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决定采用水+氮气的双介质联合置换法对液氨储罐进行置换。

2 水+氮气双介质置换法

2.1水+氮气双介质置换法原理

氨气极易溶于,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溶解后水溶液呈弱碱性,氨气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氨气溶于水中为放热反应,置换过程中严格控制罐内温度上涨过快。氨气溶于水中,液氨储罐会产生一定的真空度,为避免造成负压,充水的同时,通入N2维持罐内0.05-0.1MPa的微正压,如置换容积85m3的液氨储罐,约充入N2气体体积约85Nm3。

监测废水pH<8.0时,作为置换工作结束的判断依据。

2.2水+氮气双介质置换过程

2.2.1 置换前的准备

液氨储罐置换前保证液氨量使用至最低液位,观察液位低至0.5m以下且供氨压力下降至0.30MPa时切换非置换储罐,最大量降低储罐内的残余液氨量。通过顶部排放管道将置换储罐压力降至0.00MPa,然后按照工作票程序,执行罐体、相关仪表的隔离。解除相关热控连锁保护,铺设注水管及充氮管道,完成临时管道的安装连接,准备好安全防护用品、工器具及相关置换材料。

2.2.2 置换过程

从液氨储罐底部注水,上部排空,合理控制注水速度、罐体温度升高过快时,适当降低注水速度,同时向罐内充入氮气以维持罐内压力0.05-0.1MPa以上,防止罐内形成负压。储罐满水后继续保持小流量溢流,停止充氮。间隔监测排水的PH<9时即打开储罐人孔门。为了确保置换干净、彻底,应继续保持人孔门溢流0.5-1小时,监测排水pH<8.0(≈7.5)时结束置换,排尽储罐内的水。然后用排气扇对储罐进行通风换气,监测直至罐内氨气浓度≤35ppm,氧含量≥18%时,方可进行储罐相关工作。

液氨储罐工作结束后,采用水+氮气的联合置换以排除储罐内的空气。先向储罐内充满水以置换储罐内的空气,然后再充入氮气以置换储罐内的水分。先充水后充氮气的置换方式可以大量节约氮气,并有效缩短充氮时间,在此置换过程中可一并进行液氨储罐的气密性试验。

2.2.3 置换后的恢复

液氨储罐的置换工作结束,气密性试验合格。拆除临时管道、盲板等,恢复热控联锁保护系统,恢复储罐备用状态。置换后,首次充灌液氨时因罐内残留的少量水分,液氨充入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导致罐内温度升高,因此卸氨操作时应根据注意温度变化,罐内温差超过5℃时,停止卸氨待温差恢复,必要时启动降温喷淋系统对罐体进行降温。

3 水+氮气双介质置换法的效果评价

水+氮气的双介质联合置换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置换彻底,N2用量少,置换时间短,不会对储罐造成损坏。以置换容积85m3的液氨储罐为例,置换液氨时的惰性气体用量仅为储罐容积的1.0-1.5倍,置换空气时惰性气体用量仅为储罐容积的0.7-1.0倍,比单独采用惰性气体置换法大大减少了N2的使用量,又避免了采用水置换法形成负压对储罐的损坏。另外水+氮气双介质联合置换用时共18h,比单独采用惰性气体置换法明显缩短超10h以上,置换过程中能保持储罐微正压,不会对储罐结构产生影响,安全性高。

4 结语

氨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有毒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5%-27%,所以涉及氨的工作,对安全技术要求尤为严格,文中结合公司现场的实际操作,详细介绍了水+氮气双介质联合置换液氨储罐的过程,在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具有用时少、耗材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军.液氨储罐的腐蚀与防护[J].中国科技博览,2009,(35):200-200.

[2]张伟成.液氨、液氯气瓶内残液的置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4).

[3]徐佐清.液氨贮运系统置换过程及置换标准分析[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19(1):34-35.

论文作者:李夕德,史传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水+氮气双介质法置换液氨储罐的应用论文_李夕德,史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