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创新论文_李晓宇 苏娅

融合与创新论文_李晓宇 苏娅

(荆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在当今世界,互联网像潮水般涌入我们的生活,手机、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正把我们带入一个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为传统媒体、广播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无线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空间。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拥有大量的信息、快速的通讯速度、庞大的互动人群、更广泛、更深入、更自由。缺点包括终端控制、安全控制困难、可信度低。广播的优点是权威性强、可信度高。其缺点是载体有限、传播手段单一、增长乏力。新媒体与广播的融合,可以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无线电与网络的集成可以使无线电模式的传输进入传输网络模式,文字、图形、声音、广播和手机都可以扩展广播的服务领域。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融合

自19世纪末以来,广播的成长之路不过百余年。这期间从有线到无线,从小众到大众,以及纸媒、电视、网媒等媒介的竞争与分流,广播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期、衰退期和复兴期。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几乎改变了我们身边所有的事物,包括信息传播。重要的是,这一次,不仅仅是传播技术的变革,还有人们接受信息传播习惯的改变。在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如何应对新媒体,是摆在每一个广播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1、广播为什么要做融媒体

广播做融媒体是广播生存的需要汽车时代,广播得以复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安装有收音机的汽车保有量激增,而广播恰好是驾车人最好的伴随媒介,这是其他媒介难以企及的先天优势。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正在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与习惯。经常伴随人们的不是收音机,而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所有行业都在争取的终端,谁让出终端,谁就将被淘汰——这已经成为共识。而且,汽车上也逐渐开始安装有智能多媒体硬件系统,这就意味着,广播的生存将面临巨大挑战[1]。曾经,能发短信的手机淘汰了传呼机,而现在微信几乎要淘汰短信。那么,移动互联的下一个淘汰目标是谁?每一个广播人都可以环顾四周:还有多少人是不上网看新闻、不上社交媒体接收信息的呢?相信很多广播人已经警醒:面对靠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而且可以点播的非线性传播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可以说靠声音进行线性传播的广播已经开始淡出主流媒体阵营,只能被称为传统媒体,甚至是旧媒体。

2、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2.1 广播与互联网融合的立体式传播

广播对互联网的重视在近几年来得到空前的提高,对网络的开发和与网络的融合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网络广播就是广播与互联网融合之后的产物。2011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网都实现了全新改版和升级,八套电视广播节目全部都能在网络上被在线收听和点播,重大的采访活动都有音频和视频的播出。2009年8月22日,全球领先的中文网络媒体——新浪正式进军河南,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一起打造面向河南的地方门户网站。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以丰富的媒体资源结合新浪网多年的运营经验和品牌优势,为河南人民提供全方位的本地新闻和丰富的资讯服务[2]。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重复收听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丰富了广播的内容,提升了广播的优势,实现了多种媒体的联动。网络广播作为广播与互联网融合而成的新的广播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广播的传播模式,受众对广播的接受模式,还改变了节目的样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对传统的广播节目的接受过程中,受众不能选择接受广播节目的时间和方式,只能线性地接受广播节目。而在接受网络广播节目时,受众可以事先了解广播节目的内容和播放时间,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来接受广播节目。由于数字化的排序是无序的,网络上的广播节目可以无限制的重复和组合,因此广播媒体在时间上就不具有强制性,受众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非线性地收听广播。

2.2 广播与手机的融合

近几年来,广播电台逐渐向手机电台演进。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

手机电台业务开张,预示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向手机电台演进。广播的手机电台业务是一项广播传媒娱乐与无线数字音频技术融合的全新增值业务,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电台业务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播和收听广播节目。现在各省开通了手机电台业务的GSM用户都可以下载手机电台客户端收听和点播广播节目。

3、如何打造广播融媒体

打造广播融媒体,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互动创新,服务创新,最后是经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针对不同的移动智能终端,推出在线直播、点播以及可以实时互动的移动应用,向“可听、可看、可互动”的趋势发展;开发微官网,升级信息发布的次数与活动参与度;大数据应用,指导广播针对目标受众设置节目和融媒体的内容板块[3]。内容创新:广播是信息的生产者、制造者,相对于一些新媒体更具公信力,所以增加原创内容、权威内容的发布渠道,是融媒体增加受众的重要举措;策划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公益或商业活动,提高受众黏度;增加图片与视频、音频内容的发布,广播记者还可以是电视、网媒记者。互动创新:可以开拓更快速更方便的节目参与环节,包括节目讨论、信息播报、节目提问、信息反馈、活动参与等。服务创新:强调本地生活服务特色,例如车辆违章查询、天气预报、路况信息等服务,让受众在渴望了解信息时第一时间想到应用广播融媒体。经营管理创新:基于融媒体的大量受众群,可以开拓出广播以外广告创收的新来源和新模式。例如建立微商城,广播与新媒体共同开展实物营销等。融媒体不仅仅为广播开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更是为传统广播开辟了受众至上、服务为王、大数据应用、新的经营创收模式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在不断发展,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也要随之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广播在未来必将向着与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采用先进成熟的广播技术,让系统在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监控等与数字音频技术和广播的数字化、网络化同步。系统还应有几个子系统,包括大屏幕视频监控系统、慢录系统、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系统、信号路由器控制系统、同步系统、辅助管理系统等。

4、结语

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媒体并没有新旧之分,只有那些不顺应时代潮流的抱残守缺的。要构建包容的媒体,就要学会用互联网的思维去传播。因此,每个播音员都应该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从广播网络化到网络化广播[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85-88

[2]欧政权.网络广播的发展思路[J].电视技术.2015(14):72-74

[3]王雪婷.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J].活力.2015(2):165-167

论文作者:李晓宇 苏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融合与创新论文_李晓宇 苏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