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原因探究及处理措施论文_张蕾

沈阳市皇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HIV 抗体初筛试验的准确率及HIV 抗体初筛实验。方法:用ELISA方法对体检、哨点及VCT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试剂或方法对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复检,得到反馈结果后与假阳性率对比。结果:对该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率(0.2727%)明显高于(0.07%)。结论:影响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但是客观因素能通过严格规范、校准仪器等方法得以解决,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才是降低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关键。

关键词:HIV初筛实验;假阳性;原因分析

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检测艾滋病病毒(HIV)的实验室方法有很多:P24抗原检测、核酸分析、病毒培养、蛋白免疫印迹、HIV 抗体等,其中ELISA HIV 抗体检测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样本的检测[1],是目前HIV 初筛试验室最常用的方法。按规定抗-HIV 初筛阳性样本须送确认实验室确认,确认阳性才能诊断为HIV 阳性或AIDS 。由于国内各厂家试剂之间的差异,人体内可能存在干扰试验的某些因素,致使部分抗-HIV 初筛结果与确认实验不符,不仅造成人力物力浪费,亦给可疑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对3380例临床样本的初筛、初筛复检与确认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检测对象。所有标本均为血清标本,由体检科及艾滋病控制科采样后专人送检。

2、仪器。安图2010型酶标仪;安图FLUIDO洗板机及安图IWO-960型洗板机;BSC-1500IIB2-X生物安全柜。

3、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二、结果

按照HIV抗体筛查检测流程的要求,对初筛试验阳性标本均加做了2次重复检测试验,在3380份血清样品中,初筛试验阳性9例,将重复检测仍然为阳性结果的标本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中心进行确认试验(WB),反馈结果9例标本均为阴性(无特异性HIV抗原带),假阳性率为0. 27%,见表。

三、讨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传染病。由于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性疫苗,因此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对艾滋病的监测越来越重视,对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艾滋病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规定,实验室先进行艾滋病抗体的筛查,经HIV 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再进行确证试验。艾滋病抗体筛查检测技术发展至今,检测方法包括ELISA、PA、胶体金法、胶体硒法(硒标法)和化学发光法等。各类试剂经过不断改良,已具备较高的质量水平,特别是ELISA 试剂,已发展到第4 代,可同时检测抗体和抗原,大大提高了检测敏感性,缩短了“窗口期”

1、假阳性原因分析。检测结果假阳性率为0.27%,假阳性率较往年高,结合我室实际情况,分析假阳性升高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洗板。在实验中我们采用洗板机洗板,洗板机存在吸取液体可能不彻底的问题,使得酶标板孔内残留液体过多,导致结果的误差。因此,在每次使用洗板机之前需要认真调试,使洗板机能够吸干孔内液体没有残留为宜,在技术熟练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手工洗板。另外本实验室采购应用安图IWO-960型洗板机后发现,安全阀压力调节的过大,会造成洗液瓶中压力过大,导致请洗头短针注到微孔板微孔中的洗液量超标,洗液溢出,污染酶标板。

2)反应时间和温度。由于标本量较大,单人需要对两块或两块以上酶标板同时操作,所以会出现个别板在孵箱中反应时间延长的问题,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检测中需要(37±1)℃温育两次,温箱温度的控制也是影响结果的因素之一。

3)实验操作细节问题。在洗板机洗板完毕后,拍板由人工操作,操作不当就可能使阳性标本孔的液体污染其他孔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在每次加完标本或试剂时需要用振荡器稍加振荡混匀,如果没有贴好封板膜,在振荡混匀时板孔内液体可能飞溅污染其他孔,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加样时如果枪头没有对准相应的板孔,或者加样太快太猛造成试剂或标本的飞溅,就会出现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2、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

1)人员培训。操作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实验结果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每名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定期参加全国或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班,提高人员的检测能力。

2)操作细节。①加样:加样时枪头应该悬空,对准相应的板孔,不能触及板孔底部;加样时应缓慢,避免造成标本溅射。②封板:每次加完标本或试剂用振荡器振荡混匀时,要贴好封板膜,避免在振荡混匀时板孔内液体可能飞溅污染其他孔。③拍板:我们实践比较、总结,拍板时酶标板必须垂直桌面拍板,拍板次数应在3~ 5次为宜,才能保证板孔内没有液体残留。

3)实验室设置。实验室总体设计必须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要求,按照“工作区和辅助工作区”的划分原则,要有有效的温度调节装置。

4)仪器维护。实验室的酶标仪、洗板机、冰箱、温箱、振荡器、加样器等都需要经常保养维护,酶标仪、加样器须定期校正,洗板机、温箱等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认真调试后方可使用。

5)试剂盒使用及操作规程。必须使用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注册并经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艾滋病检测试剂。另外,对于重复检测仍然是阳性的标本,要使用或更换两种试剂重新检测。各实验室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自己的标准化操作程序,操作人员须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操作实验。

6)实验室质量管理。在日常检测中,每板都须设定阴阳性对照孔、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并且保留标本以便再检验;对于酶标值靠近临界值的样本最好进行重复检测、多试剂对比检测,以消除实验误差。初筛实验室每年应参加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或实验室质量考评活动。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选择质量好的试剂有很大的关系,检验人员应注意HIV 试剂的内在质量及临床质量评价。通过参加国内、省内艾滋病病毒室间质控发现:各试剂厂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不完全一样的。选择信誉好、工艺先进,具有相当规模生产厂家的试剂,对防止HIV 漏检,避免初筛假阳性,提高抗-HIV 的检出准确性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德寿,李晓娟.检测HIV的蛋白印迹和ELISA检测方法学比较[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2,32(1):27-29.

[2]张惠荣,耿海杰.ELISA检测HIV抗体“即刻法”室内质控[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5(4):491.

[3]王彦厚.临沂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现况调查与质量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18(3):

论文作者:张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原因探究及处理措施论文_张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