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检测技术及解决方法分析论文_项琳惠,白雨松,梁健,刘壮,邵天龙

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检测技术及解决方法分析论文_项琳惠,白雨松,梁健,刘壮,邵天龙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将更多的建设资金投入到配电网中,同时加强对运行故障的分析与检测。基于此,本文将阐述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从配网运行环境、结构等会方面探析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检测技术及解决方法,旨在提高相关部门对配电网故障的重视,促进我国配电网健康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类型;检测技术

前言: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用电量的逐渐增大,供电局需要不断的优化配电网的运行体系,但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依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运行故障。这样的现象不仅会影响电力的稳定性,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大对配电网运行的检查力度,减少发生故障的频次。

1.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故障

1.1电流超过额定电压

在配电网的运行中,电容器与地面的连接未设置保护系统,因此运行期间常常会发生弧光接电压,因此会超会配电网内部的电容,致使配电网系统瘫痪,无法运行。目前,磁铁式电压互感器是我国配电网中主要的运行部件,如果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遭受雷击,电流就会在瞬时超过额定电压,磁铁就会产生一定的谐振,同时绝缘体内部会出现闪络,甚至会造成互感器爆炸,严重影响配电网的运行质量。

1.2雷电流量大于电压

目前,我国配电网的分布比较广泛,雷击是常见的自然因素,直接影响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当配电网中的电流、电压无法支撑雷击来带的电流时,就会引发配电网故障。另外,避雷装置的安装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可能无法达到避雷的效果与目的,进而严重影响配电网的输电质量。

1.3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在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背景下,人们对电量的需求逐渐扩大,而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输电需求,致使配网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配电网系统中,变压设备的数量较少,并且分布不合理,无法满足电网运行的需求。低压供电线路的主要特点就是范围广,同时存在线路存在严重的损耗问题,因此很容导致电压降低。如果遇到冬、夏用用电的高峰期,那么低电压将无法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并且会降低电能的稳定性。

第二,开关传动设备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并且将配电网中线路的开启、关闭分开,这样的操作现象容易导致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事故。

第三,分段断路器的保护不科学。配电网中的断路设备数量较少,操作技术相对陈旧,无法满足远距离操作,如果主干线的输电过程中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大面积停电。除此之外,配电网中分支线路、主线路中的断路器同样很少,通常会使用高压熔断设备替代断路器,而由于用电量的增加,使得线路承受的负荷加大,一旦电压超过线路的承受范围,就会发生电路故障,造成停电。

第四,变电站的分布不合理。由于变电站的分布缺乏科学性,导致输电线的支线路数量减少,线路的距离较长,因此大幅增加了输电的损耗,降低供电质量。

2.检测配电网故障的技术与解决方法

2.1保障电流符合额定电压

为了能够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实时检测线路中电流的大小。对此,可以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设置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具体数值,同时使用传感器检测电流的变化,一旦电流的数值超过了安全范围,便会将数据通过显示器传输给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接收到相关信息时,便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降低电流值,进而保障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2.2提高运行环境质量

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重视配电网的运行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配电网的运行质量较差,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第一,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在配电网运行的相关中加装避雷设施,并且数量掌握雷区的具体面积,根据具体的数据分析、整理避雷设施的安装位置,反复核实容易发生雷击的区域、线路,尽可能将避雷设施安装在高层建筑少、环境开阔的区域。

第二,更换针式绝缘子,提高绝缘子的避雷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悬式避雷子几乎不会发生雷击现象,因此能够更好的保障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但针式绝缘子却很容易遭受雷击等问题,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换此类绝缘子,提高绝缘子的避雷性能。

第三,及时检查接地网。通过检查接地网,能够有效保障其参数符合配电网运行的标准,提高泄雷通道的稳定性、安全性。另外,要定期检查接地网的实际阻值,如果发现其数值超过运行标准,就要重新架设接地网路,保障配网运行效果与质量。

第四,使用科学手段提高配网抵抗风险的性能,对路边的电线杆塔设置合理的警示。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以将较短的电线杆塔应用在路边,确保层面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标准。

2.3改进配电网结构

首先,优化配电网的设计:在设计配电网的工作中,需要切实保障输电的质量以及结构的安全性,为此可以在结构中应用拉手形式的结构。如果配电网的稳定性较强,可以使用双向回线结构,但其成本较高,因此在施工以前,需要深入调查、分析各类结构的稳定性、成本,确定导线的截面,保障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其次,确定改进结构的方式:改进配电网结构的方式有很多,(1)增强环网效率。在线路整改的过程中,如果线路存在故障或者需要在停电的情况下操作,便可以使用环网线路,避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用电质量;(2)加强检查荷载的力度。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制定具体的应急方案,对线路荷载较为的线路、位置进行实时检测,尤其是在冬季、夏季用电高峰时期,避免电量较大造成配电网故障;(3)及时更换旧设备。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换陈旧的设备,加大技术研究、创新的力度,并做好日常检测、检修的工作,减少配电网运行的故障。

2.4引进新技术新方法

由于配电网的运行结构相对复杂,对运行稳定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尽快检测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分析故障类型以及故障位置。为了能够提高检测故障的效率,需要电力企业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与方法。例如: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其线路发生单项接地事故,此时可以将特殊信号通过信号源注入非故障母线中,依据线路中断的信号确定发生故障的线路以及具体位置。因此,可以将故障指示仪安装在主干线路或者分支线路中,以此提高检测故障位置的效率,保障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检修措施,降低配电网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小电流检测装置是常见的故障检测技术,通过检测、采集以及分析线路中特殊的脉冲信号与电流信号,结合装置的反馈信息,线路的具体运行状况、线路的故常分区能够在数据中心展示出来,此时使用故障巡查装置检测故障的具体位置。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运行的故障由诸多因素造成,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用电质量,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引发故障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检测技术与解决方式。以此为基础,科学技术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及时检测故障的位置,提高配电网的输电质量。所以,可以将优化运行环境、改进配网结构、引进新技术等方式应用在检测、解决配电网故障之中。

参考文献:

[1]叶剑.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探究[J].广东科技,2012,(23).

[2]李裕强,李贤毅.论配电网运行安全防护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4).

[3]郭晓燕.配电网络环网供电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9).

[4]江华.浅谈如何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131-132.

[5]赵金永.关于配电网安全管理问题及如何改进[J].通讯世界,2014(22):100-101.

论文作者:项琳惠,白雨松,梁健,刘壮,邵天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检测技术及解决方法分析论文_项琳惠,白雨松,梁健,刘壮,邵天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