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刘碧容

中药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刘碧容

刘碧容

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贵州 习水 5646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化瘀杀胚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胃肠道不适、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中药化瘀杀胚汤;保守治疗

异位妊娠发病率增加与流产、输卵管、盆腔炎病变有明显相关性。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广泛开展,虽然对患者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但因为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所以采取保守治疗相对实用。异位妊娠主要是要以杀胚胎为主要有效方法。为研究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中,有过1~3次孕产史者18例,第一次受孕而发生异位妊娠者6例,既往有过3~5次孕产史者26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8.12±0.14)岁。

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中,有过1~3次孕产史者20例,第一次受孕而发生异位妊娠者7例,既往有过3~5次孕产史者23例;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08±0.21)岁。

对比两组异位妊娠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的用药方式:一天两次,一次100毫克,口服,连续服用5天。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化瘀杀胚汤,米非司酮的服用方式同对照组,中药化瘀杀胚汤的用药方式:口服中药化瘀杀胚汤(百花蛇舌草20克,蜈蚣2条,桃仁15克,天花粉30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桂枝10克,红花10克,水蛭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5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

1.3.2疗效判定标准

将以上观察指标分为 3个等级: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异位妊娠病灶不在扩大或缩小、消失,尿HCC转阴,血HCG逐渐降至正常,盆腔包块减小50%。

有效:血HCG动态观察未见明显下降或持续升高;异位妊娠包块无明显缩小趋势。

无效:治疗后出现腹痛或腹痛加剧。以致出现腹腔内出血改为手术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异位妊娠患者的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两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组别 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n,%)

观察组50 28 19 3 47(94.00%)

对照组50 3 15 32 18(36.00%)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也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病因常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在流产或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也可有停经、腹痛、少量阴道出血。破裂后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反复发作,阴道出血,以至休克[1]。

米非司酮具有抗孕酮的作用[2],属于一种新型的孕酮拮抗剂,在机体内与内源性孕酮互相争受体,从而发挥了较强的抵抗孕酮的效果,可以导致妊娠绒毛组织及蜕膜发生变性坏死,从而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米非司酮,除用于催经止孕、抗早孕、胎死宫内引产外,还用于妇科手术操作,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取内膜标本、宫颈管发育异常的激光分离以及宫颈扩张和刮宫术。作为强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及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3],受孕机体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在有效剂量下对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影响。

中药化瘀杀胚汤中的当归起到养血止痛的作用[4],桃仁润肠通便、活血化淤,丹参、赤芍具有止痛祛瘀的功效,铺以桂枝、红花温通经脉,驱寒逐瘀;三棱、莪术,提高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促进腹腔淋巴管对血浆蛋白的吸收、使包块周围机化的淤血块及胚胎组织变软、消散、吸收;白化蛇舌草清热解毒,花粉可以使毛滋养层广泛吸收、坏死达到杀胚的作用,

研究表明,观察组中的异位妊娠患者使用中药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中的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后的总有效率(36.00%)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患者使用中药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其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英楠,汪君丽.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73-74,82.

[2]韩支权.口服中药(杀胚消癥)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与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6):176-176.

[3]周霞,王海琼.米非司酮片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63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50-51.

[4]蔺明华.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8):81-83.

论文作者:刘碧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中药化瘀杀胚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刘碧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