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浅析挖掘学生弹性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_优势视角论文

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心理咨询论文,优势论文,模式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7)01-0014-05

“Resilience”(抗逆力)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抗逆力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求助者的内在潜能,不再单纯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而是强调人在面对压力、逆境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抗逆力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抗击逆境的潜质,人在面对危机和困境时,潜质被唤醒,生成为应对困难的力量。力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符合常规,有的违背常规,有的甚至表现为问题。心理咨询工作者如果能够透过问题看到抗逆力,从优势视角挖掘并扶持青少年的抗逆力,将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推动力量。

一 案例陈述与分析

灵灵是被父母带来见心理咨询师的,灵灵不上学,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这令她的父母极其焦虑。尤其是她的母亲几乎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看着自己的女儿整天呆在家里,功课越拉越多,别人的孩子学习状态很好,母亲百思不得其解,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灵灵上高二,在一所重点中学就读。小学时功课很好,与一位邻居中的好伙伴一同考进了这所著名的重点中学。但自高一以来,她的学习状况每况愈下,特别是数学、物理简直一窍不通。120分的物理考试,她常常得20几分,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有些老师对她的提问报以耻笑,认为她愚蠢,智力有问题。好伙伴学习很好,一直在班里居于领先。母亲经常将她与人家比,每当母亲提起此事,灵灵就发脾气,与母亲争吵。后来索性什么也不说了,告诉母亲她不想上学了。已经有一个多月拒绝上学,谁做工作都不行。

灵灵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在同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父母都很重视事业,也希望灵灵学习出色,一定要考上大学。他们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正经之路,才是一个孩子的成才之路,不上大学今后肯定没有前途。

咨询师已与这个家庭见面四次,每次都是灵灵的妈妈不停地说,焦虑情绪难以控制。灵灵的爸爸会附和几句,基本是对妻子的理解。灵灵则很少说话,即使问她问题回答也极其简单,一两个字。每次都穿一身黑衣服,坐在一角,脸上没有表情,母亲说什么她都不作反应。低着头,不看任何人。手中经常翻看一本漫画书。

灵灵告诉咨询老师,她在家里并不是无所事事,她每天都在研究漫画,想成为一名电脑画家,为此她想去学电脑绘画。可是父母坚决反对,认为这不是正经八百的求学之路,随便到社会上去学一些三维动画、电脑绘画,不是正经的学问,不是真才实学,以后也没出息。两代人谁也不让步,灵灵就是不去上学。

灵灵身上有三种状态。一是压抑、退缩、消极无助的状态。生命活力低下,自闭,不与人交流。这是抑郁症的先兆。二是顺从、被动、任人摆布的状态。这是灵灵幼年的基本状态,父母习以为常,对灵灵这一状态的消失深感不安,难以接受灵灵的改变。三是叛逆、独立、渴望尝试与变化的状态。不再遵从父母的旨意,想走自己的人生道路,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受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极力制止。于是她穿黑色的衣服(通过着装表示抗议,表示抵抗,是其抑郁心态的表现),拒绝上学,公然与父母对着干,钻研电脑漫画,宁可参加业余学习,也不去学校上学。

三种状态的心理过程。第一种状态可以称之为“抑郁状态”,是灵灵对生活处境的本能反应。学校生活的失败,成绩落后,遭人讥讽,得不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与自己伙伴的差距越来越远,有严重的挫败感。不愿接受这一现实,渴望改善,但个人力量十分有限。母亲不能理解,反而不断揭开这一伤疤,让灵灵感到无地自容,无力应对。学校场景是灵灵最怕面对的。父母只强调她应该上学,不理解她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也没有设法帮助她调整学校处境,等于将她往最怕的处境中推。这是造成灵灵抑郁状态的重要原因。第二种状态可以称之为“退行状态”。退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在面对自己无法应对的环境压力时,本能地启动幼年、童年时期的行为模式,实际是一种逃避。可以想见,童年的灵灵是一个乖乖女,对父母言听计从,没有独立性,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幼儿、小学生的基本状态。但现在灵灵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渴望独立,愿意探索。反而是父母没有准备好,不能接受女儿的成长,仍然习惯于灵灵是个小学生,要求她听从父母的安排,走父母为她铺没的路。当灵灵试图反抗时,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究其根本,是父母的做法导致了灵灵的退行,但是灵灵本人一直在抵抗。第三种状态可以称之为“抗逆力状态”。一般人认为,“厌学”“逃学”是严重问题,特别是曾经的好学生。但具体分析灵灵的状态我们可以发现,顶着压力去学校,面对她目前无法应对、无能处理的学校局面,是对其心理的严重挫伤,是她无法承受的。会导致她的抑郁心态进一步严重。回到幼年,像一个几岁的孩子,任由父母摆布。一是不大可能,二是停滞成长。与这两种情况比较,灵灵现在的反应——屏蔽父母的说教,不听、不作反应;全身黑色着装,以排斥、拒绝的状态回应外界;整天看漫画书,陶醉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上网了解三维动画,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并为今后从事电脑绘画搜集信息。这些行为是力量的体现,是一个少年为独立、为自我决定、自我探索作出的努力。她的举动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她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实施的。 “抗逆力意味着个体面对明显的危机事件时,体现出的符合健康结果的能力、行为和保护过程。”[1]专门研究中学生抗逆力的学者汉德森(Nan Henderson)和米尔斯滕(Mike M.Milstein)认为,“抗逆力可以被定义为面对逆境时的回弹、回复和成功的适应能力,即面对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能够发展出社会的、学术的和职业的竞争力。”[2]学业失败、老师讥讽、同学排挤、父母施压都是灵灵遭受的挫折,她没有抑郁而终,也没有退缩到幼年,而是以一种抵抗、坚持、另辟蹊径的思维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抗逆力的表现,是灵灵的优势所在,是对她进行帮助的资源和前提条件。

二 基于“优势视角”开展心理咨询的三个环节

(一)解构“问题”: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什么是“问题”?传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遵从的是一套病理学范式,采用陈述症状、专业诊断、关注病态、实施治疗、恢复健康的工作路经。这是一个荒谬的过程,因为心理咨询强调咨询对象自身的力量,倡导助人自助,即咨询对象本人有自助能力,心理辅导人员只是支持力量。一个人被诊断为有问题时,咨询过程以消除问题为主,咨询目标又是帮助他恢复健康,健康的根基在哪里?咨询以什么为资源呢?从外界注入力量,靠专家给他健康吗?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当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一个青少年身上的“问题”是被他周边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内化和体验的结果。以灵灵为例,之所以被认为有问题,源于她厌学、逃避上学。为什么厌学、逃避上学是问题?因为父母、老师、周围的人认为这是问题。“问题青少年告诉我因为人们认为他们解决事情的策略不同于常人,所以被贴上古怪的标签。在他们的经历中,各种各样的自我认同都是隐蔽的、贬义的词语,如‘行为越轨’、‘无控制力’、‘乱性’、‘忧郁’,这些在社会交流中定义他们的词语是那些有权者界定的。”[3]

对“问题”青少年实施干预的首要工作是同他们一起澄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本人没有问题,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做法、挑战常规的言行、不合规矩的选择、我行我素地固执、追求自我的态度不被多数人接受,于是被界定为问题。常用的工作方法有:

1)了解当事人生活经历中的风险因素。如贫穷、生理疾病、家庭矛盾、学业失败、特殊经历等。风险经历将青少年置于特殊的生活境遇,导致某些个体资源受损或缺失,限制了他的多元力量发挥作用。出于补偿或防御的需要,青少年有可能采取非常规方式加以应对。如针对灵灵的咨询,咨询师首先关注灵灵目前的处境,全面、具体了解她的困境,她本人难以超越的挑战。使咨询双方都能看到当事人生活中的风险因素,并与她的以往经历联系起来。

2)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青少年对自己的问题认同是与其周围重要他人建构的结果,家人、老师的不断批评和一味指责,会把一些标签强加在青少年身上。如灵灵的母亲总强调她不如别人、不上大学意味着失败,“人家学得好,你为什么学不好?”“哪个正经八百的孩子不上大学啊?”这些观念或话语会导致灵灵本人接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是失败的。通过这些工作使当事人明白她的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3)关注当事人的生活故事,提炼出其中的主角与关键配角。谁总在说话?谁告诉你这些?发生此事时谁与你在一起?你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是你看到的还是谁告诉你的?等等。通过当事人回忆、讲述这些故事,他本人会对自己的生活逐渐清晰,能够理解他的生活是如何被建构的,问题是如何凸显的。

(二)建构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抗逆力

青少年意识到问题不是他自身的,问题的产生与形成是被他人建构的,是他们违反常规的表现被标签为问题。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采用这些做法呢?这些做法的意义在哪里?能帮助青少年渡过难关吗?“优势视角”是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

“优势视角”是相对于“问题视角”而言的。解构问题之前,青少年本人,包括他的家人、老师、亲属都从问题视角描述她,大家把灵灵的表现界定为问题。“厌学”“逃学”“白痴”“脑子笨”“成绩不好”“失败”“消极”“无价值”“生活颓废”等等。优势视角转换角度看待问题,挖掘这些“不良表现”背后的功能,青少年通过这些不良表现做出抵抗,坚持自我,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地位。以灵灵为例,逃避上学是为了摆脱“学业失败”、“不被尊重”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拒绝交流,回避父母是为了摆脱指责、抱怨、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自我挫败和否定评价对心灵的打击与重创;穿黑衣服、没有反应是为了保持“独立性”;钻研漫画、热衷网络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放弃,渴望以特殊的才能维护自尊,证明自己的意义。显然,灵灵的这些行为不一定是合适的,但是具有一定功效,保证了她在目前处境下回避痛苦,减少刺激,抵御压力,维护自尊,证明意义。此时描述灵灵的词语可以有所改变,“挣扎”“反抗”“继续存在”“寻求地位”“坚持”“独立”“成长”“学习”和“敢于挑战”等。

“优势视角”唤醒了“问题青少年”的抗逆力故事。抗逆力是个体面对危机处境时的能力表现,危机是抗逆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危机也就无所谓抗逆力。个体身处逆境时,启动自身潜力,利用外界资源,通过内外因素的互动、调适,达成抗逆力的运作与成效:1990年心理学家克斯克泽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提出了著名的流动理论(Flow Theory),用于解释抗逆力如何运作。他以环境的“挑战性”与自我的“技巧性”作为两种向度,形成四个象限:高挑战和高技巧的流动象限,低挑战和高技巧的无聊象限,低挑战和低技巧的冷漠象限,高挑战和低技巧的焦虑象限。之所以将高挑战和高技巧命名为流动象限,是因为处在这种状态的个体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特定的事件上,使自己的意识通过分化或整合形成多元的应对策略。分化时个体表现出丰富、灵活与弹性,整合时个体表现出和谐、自制与平衡。低挑战根本不足以激发个体的内在力量,对一个技巧性很高的个体而言,是一种无聊状态。低挑战和低技巧情境,没有激活个体的外在环境,个体处于技巧缺陷、能力低下的状态,犹如一潭死水,近乎僵死。个人技巧低下的个体遭遇高挑战,因为本人无力应对,无能驾驭,常常会进入焦虑状态,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正处于这种困境中。

图1

如图1所示,流动象限属于抗逆力状态,以高技巧应对高挑战意味着高抗逆力。高技巧包括亲社会型和反社会型,由此决定了青少年的抗逆力途径有两种:“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常规途径简称为“4C”,包括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s)和乐群(Community)。非常规途径简称“4D”,包括危险的(Dangerous)、违规的(Delinquent)、失常的(Deviant)和混乱的(Disordered)行为。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都是青少年抗逆力的体现,相对于无聊、冷漠和焦虑而言,非常规途径也是有意义的。它标志着青少年没有被危机打垮,不向危机低头,而是积极寻求改变,通过各种途径使生命挣脱逆境。从行为本身看,可能是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或是混乱的,但它毕竟还在显示生命的力量,生命还在为意义而战。灵灵目前所处的就是“非常规状态”,厌学、自闭、与父母对着干、拒绝学习等,与社会常规背道而驰,正是其父母倍感焦虑的问题。但灵灵的表现恰恰是其面对压力与挫折的反抗行为,凭借此,彰显了她渴望独立、坚持自我、不肯放弃的力量——抗逆力。虽然不合常规,却是灵灵得以生存的依托。

透过问题,挖掘意义,是咨询过程的关键所在。心理咨询必须树立“优势视角”,不纠缠于问题本身,而要关注问题背后的生命状况,看到问题也是功能的体现。就像一棵生长的小树,受到环境的挤压不能挺拔、直立生长,但它并没有枯死,而是顽强地生长着。也许是倾斜的,也许是缠绕的,也许是扭曲的,却顽强地活着,这就是生命的动力。生活在逆境中的青少年,就像受到挤压的小树,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不等于没有生命的意义。

(三)重构生活:用“常规途径”替代“非常规途径”

咨询过程中强调青少年的“非常规做法”也是抗逆力的体现,不意味着咨询师认可并支持他们的反社会行为。咨询过程认可和支持的不是这些行为本身,而是这些行为背后的抗逆力和生命功能。反社会行为毕竟是有害的,不仅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而且对自己而言,也容易导致人格扭曲或生活混乱。因此,引导青少年掌握常规途径,用亲社会认同替代反社会认同是第三环节的重点。

“替代”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背后都是生命抗逆力的体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手段和方式不同。前者使用常规手段,行为方式为亲社会取向,表现出对社会的认同、顺从和一致,往往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支持。后者使用非常规手段,具有反传统、挑战常规、对抗成人等特征,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思、批判和对抗,常常受到成人的指责、围攻和排斥。结果导致青少年与社会背道而驰,既使社会遭受损失,也对青少年自身成长构成阻碍。咨询师应该引导青少年深刻思考自身行为,认识行为的真正动因,以建设性方式参与社会,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当然,社会重新思考、定位与青少年的关系及其互动方式需要同时进行。

国外学者提出的“抗逆力轮”(如图2①所示)技术对于帮助青少年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2 抗逆力轮

1)促进青少年增加亲社会连结。鼓励青少年主动参加社会活动,与更多的人交往和互动。促进亲子交流,使青少年有丰富的机会与父母连结。加强师生交往,形成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咨询过程中,推动灵灵一家加强沟通,支持灵灵的父母主动与老师交流,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并帮助灵灵积极接触老师,赢得老师的理解。

2)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明辨是非,区分美丑。对自己的选择具有清楚的期望值和把握度,知道坚持什么和放弃什么。指导灵灵的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责和反对,而是与灵灵平心静气的讨论她的处境和选择,并引导她思考自己选择的后果,启动灵灵自身的力量对未来负责。

3)教授生活技能——合作方式、沟通技巧、冲突解决能力、拒绝和肯定的技术、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减压能力等。这些生活技巧都是灵灵欠缺的,也是这个家庭以往忽视的,此次问题的产生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能力的机会。

4)提供关怀与支持。关怀与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基础,缺少关怀的人几乎不可能克服逆境。诺丁斯 (Noddings)指出:“显而易见的是,受到关注的时候,孩子们愿意为他们喜爱和信任的人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4]父母从心灵上关怀、支持孩子,不能只在乎孩子的分数,却忽视孩子这个人,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爱学生的心,以心育心,才能打动人心。这是帮助灵灵摆脱困苦,走出危机的当务之急。

5)建立和表达高期望。老师的不屑,父母的批评,同学的讥讽将灵灵推进了生命的谷底。要想帮助灵灵恢复学习信心,重新回到校园,教师、父母要对灵灵建立信任,赋予高期望。充分调动灵灵的内在动机,激励她参与各种活动、做决定、对自己负责。不放弃,不贴标签,接纳她的独特性。

6)提供机会,促进参与。一定要把青少年看成是社会的资源而不是被动的物品或麻烦,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参与机会。充分挖掘灵灵身上的优势,接受她的特征,为她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评价青少年的能力,可以为他们拓广成长的机遇。

三 反思与建议

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基本形成的是“问题视角”的工作模式。班主任对付不了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不好、个性独特的学生常被认为有心理问题,学校把他们推给心理教师,或建议父母带孩子到医院治疗。这些做法已经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诸如“德育工作的心理学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医疗化”、“心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医患化”等。导致学生“问题认同”,心甘情愿认为自己有问题,问题反而成了逃避责任、回避学习、应付教师的理由。其后果是学生自我消弱,自认低能,不思改变,自我放弃,完全背离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

从“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转换,是避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走向误区的适当选择。笔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作出转换:

(一)理论范式上,从医学治疗范式转向社会心理范式

早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遵从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学生等同于身患心理疾病的病人,采用一套医学治疗流程。诊断成为重点环节,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早年生活、父母关系、家庭状况、重要生活事件等,依据这些得出诊断,实施治疗。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走出医疗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心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理潜能与人格特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帮助学生优化成长环境,使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资源和谐匹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推动学生以正向心理能量与周边资源良性互动,达到适应性、恢复性、抗压性、胜任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工作理念上,从回避逆境转向面对挑战

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假设是,心理问题、行为障碍是危机处境引起的,遭遇危机的学生比没有遭遇危机的学生发病率高,逆境生活必然导致发展受阻。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避免危机与压力上,家长、学校对学生过度保护,严加看管,唯恐出事。导致的结果是因噎废食,校园生活单调,学生感觉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接触现实、经受磨炼、坚强成长。重新认识危机与心理问题的关系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鲜明变化。危机一定造成心理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的普遍挑战,危机对个体心理能量的激活,对抗逆力的启动得到普遍重视。研究表明,恰恰是压力与逆境唤醒了沉睡状态的抗逆力,推动个体调动内在潜能,挖掘外在资源,灵活组合,积极应对,这是生命意义的更大体现。因此,引导学生分辨逆境,在逆境面前展示力量,通过自己的能力克服危难,更新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取向。

(三)工作流程上,从线性运作走向生态整合

基于医疗范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工作流程是线性的: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做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整个过程基本是个体的、静态的、平面的。当代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个环节上都会把学生放到具体的生活时空,注重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注重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整合。强调学生时刻处于发展状态,任何行为问题都是多因素组合、互动的结果。帮助学生在一个立体、动态、建构的环境中调整心理,开发潜能,弹性应对,主动适应。

(四)工作重点上,从关注问题转向提升力量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疾患、行为问题看成是危机的结果,为了减少疾患或问题,注意力往往专注在问题本身。抗逆力视角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有很多经历过生命创伤或生活磨难的人,展示出的生命力量远远超出了预先的想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带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挑战多发的历史发展阶段,回避压力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是帮助青少年形成应对挑战的能力和技术。

[收稿日期]2006-07-18

注释:

①本图来源于Henderson N,Milstein M M.Resiliency in Schools:Making It Happen for Students and Educators[M].Corwin Press,INC.2003:12.

标签:;  ;  ;  ;  ;  

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浅析挖掘学生弹性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_优势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