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四川 广元 628017)
【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护士站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神经内科病区实施移动护士站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房红灯呼叫率、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病区实施移动护士站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后,病房红灯呼叫率由40%下降到8%、患者满意度由85%提高到97%、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由80.5%提高到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护士站的应用,降低了病房红灯呼叫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移动护士站;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288-02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nurse station in neurology high nursing quality Kou J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Guangyuan, Guangyuan 628017, Sichuan, 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mobile nurse station in neurology high nursing quality.Method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patterns and using high nursing quality of mobile nurse stat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ll rate of ward red light,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Results After using high nursing quality of mobile nurse station, the call rate of ward red light decreased from 40% to 8%,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85% to 97%,the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increased from 80.5% to 9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nurse station reduce call rate of ward red light,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Mobile nurse station;High nursing quality;Neurology
为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护理服务,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提出的有关“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患者满意服务”的活动精神[1],本病区于2015年7月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推行使用移动护士站的护理工作模式,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降低了病区红灯呼叫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9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5年1月至6月的住院治疗患者450例为A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将2015年7月至12月的住院治疗患者450例为B组(对照组),采取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移动护士站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在A组中,男250例,女200例,平均年龄(59.3±7.49)岁;在B组中,男230例,女220例,平均年龄(59.02±7.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A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
1.2.2 B组患者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基础上增加使用移动护士站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2.1首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移动护士站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相关知识并进行培训,讲解其具体实施细则及操作流程,领会其护理服务内涵。本病区分为三个护理小组,每组由1名组长和数名责任护士组成,各护理小组配备二至三台多功能护理治疗车,护士人均护理病人数<8人。护理人力按职称、水平、经验、能力以高、中、低搭配,并结合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进行分层使用,保障护理安全。同时交班由夜班护士分别与各组责任护士进行床头交接班,改变以往所有责任护士参加全部患者交接班的模式,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护理文件书写采用表格式记录。
1.2.2.2用物配置:神经内科由多功能护理治疗车代替移动护士站进行工作。并对各护理治疗车进行区域划分:上层放置无菌注射盘及已配制好的液体,右旁侧挂免手消毒液,左旁侧挂篮备护理工作本及评估表格;第二层放置一次性无菌物品;第三层放置清洁物品;下层放置污染物品。移动护士站的物品准备齐全、足够。每天上班,一名责任护士负责分管几间病房的病人,于晨间床头交接班后各个移动护士站推至病房及床旁,车随护士移动,根据医嘱内容及时准确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并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对新入院患者在床旁及时进行入院健康宣教及压疮、坠床、跌倒等风险评估,及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完成必要的护理记录[2]。
1.2.2.3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新开的医嘱由辅助护士与办公班护士核对无误后配好转交责任护士执行。更换床单、备用床的准备、外出检查、送检急查标本等工作由护理员完成。各组责任护士在下班前对自己的护理治疗车进行清洁、整理、物品补充,为下一班做好准备工作。
1.3 观察指标
实施移动护士站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病区红灯呼叫率等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区实施移动护士站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病区红灯呼叫率比较。见表。
3.讨论
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移动护士站实施前、后效果比较,可以看出:B组患者红灯呼叫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其原因分析如下:实施移动护士站后,不需要病人家属在病区或是到护士站来呼叫,不需用按床旁呼叫器,管床护士们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心中有数,准会提前推车到床边,给予治疗和护理,及时解决患者需要,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减少了应答红灯呼叫所浪费的时间和人力,同时还给病房创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3]。护士长不定期的进行病区红灯呼叫率调查,病区红灯呼叫率由之前的40%左右显著下降至8%左右,这8%的红灯呼叫率主要是因为中班或夜班人力资源较少的情况下产生的红灯呼叫。通过病区红灯呼叫率调查结果证明病区实施移动护士站,能明显降低病区红灯呼叫率。
实施移动护士站后,明显缩短了护士往返病房与护士站之间的路程及时间,保证了护士床旁工作制的落实,真正做到了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有利于责任护士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病情发展,从而为医生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医疗信息,为自己所管的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使患者感觉到护士随时就在自己身边,感到有安全感,也强化了患者“这是我的责任护士”的概念[4],责任护士除了对自己所负责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外,还要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功能锻炼等相关知识,同时还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把健康教育贯穿到病人住院全过程,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5]。通过开展移动护士站后,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由85%显著提高到97%,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98%。
总之,病区实施移动护士站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病区红灯呼叫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保障医疗安全,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与完整性[6],让患者得到全面、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M].北京,2010:78.
[2]龚献莲.“护士站前移"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5):5271-572.
[3]谢红,黎水莲,陈瑛,等.护士工作站前移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3-84.
[4]滕四莲.护士站前移工作模式在神经内科病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l1(8):2079-2080.
[5]沈德婷.流动护士工作站在护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56-357.
[6]郭红霞.产科病区护士站前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3):409-410.
论文作者:寇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病区论文; 红灯论文; 工作论文; 模式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