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公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变迁与媒介表达论文

兴庆宫公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变迁与媒介表达论文

兴庆宫公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变迁与媒介表达

薛皎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 以公园形态存在着的兴庆宫,是典型的公共空间,一方面忠实的履行着基本的公园职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且容纳着各类人群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在其中开展活动,集合人群,同时也向外传达着本身的意义,对社会来说,能够协调秩序,传播主流思想;对市民来说,可以引导其构建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促使人们完成社会化。本文从城市传播的角度出发,以“兴庆宫”为个案,探究其作为城市中的文化公共空间这样一个城市传播媒介,所行使的文化表达和意义建构功能。

关键词: 公共空间;媒介表达;城市传播

近代出现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公园,以其敞朗、平等、亲近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民众前往。在当时的改良人士看来,公园不只是“散步休闲”的场所,更有看不见的文化教育意义。“昔日皇家园林,今日百姓乐园”,兴庆宫作为西安市从唐代至今的一个典型的地标建筑,从宫殿到公园一直以来都承载着多样的意义、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③二氧化碳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无论二氧化碳少量还是过量,都发生反应CO2+NaClO+H2O==HClO+NaHCO3,而不会生成碳酸钠,因酸性:H2CO3>HClO>HCO-3。

一、作为文化文本的动态变化

文化文本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随着历史或者个人的变迁被阐释和重新阐释的。文化文本是被体验的,是被人们用数不胜数的、高度个性化的方式加以解读的。因此作为文化文本的兴庆宫公园,它的建筑符号、个人体验、空间功能都是动态变化的。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并且一旦养成某种习惯,后期很难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性,不要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注重对其人格的培养与锻炼。教师要转变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保持平等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日常生活小事着手,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思想品德训练,使得这些训练过程和结果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固定模式,即条件反射,并在日常的实际运用中逐渐外化为自然习惯。

(一)建筑符号的变迁

唐代的兴庆宫是一座皇宫,当时被称为“南内”,经过唐末战乱被毁。到了宋代,原来富丽堂皇的兴庆宫已经变成了一座清秀明快的园林,一直维持到清朝前期。康熙年间,这里由于引水渠的荒废,池水干涸,建国之前就成为了农田来使用。再到新中国成立,建成公园之前兴庆宫周边以遗址的形式存在。

现在的公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观赏区、健身区、游乐区。观赏区以湖为中心,各个仿古建筑沿湖被串联起来遍布在湖水四周,其中比较著名的几处被称为“九大景”。专门规划的健身区在公园是成片分布的,每一处都配有健身器材、羽毛球场以及休息的长椅和用来悬挂背包衣物的架子等设施。另外绕公园内一周的道路是市民们喜爱的健步走场所,其他开阔空地也可供群众进行广场舞等健身活动。游乐区设在公园的东南角,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平时家庭出游的好去处。

1958年,响应号召,把“兴庆宫”改建为公园,如今的兴庆宫公园建立在兴庆宫的原址上,仿建了许多唐代时期的古建筑,沿用了当年兴庆宫的池、堂、楼、亭方位和名称。同一片土地,同样的建筑名称,但承载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另一种金属盐——硫酸铜也可作安全的蚀刻剂使用,主要用于腐蚀锌版和铝版。其腐蚀原理与氯化铁类似,如以锌版蚀刻为例:

(二)个性化解读的历史差异

人们对于兴庆宫最初的记忆与记录自然开始于唐代,唐诗中描绘的兴庆宫曾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来自于诗仙李白《清平调三首》中的两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宋人苏舜钦在所作《兴庆池》中提到的兴庆宫已是另一番景象,“鱼归别浦闲,雁下苍波晚。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明朝诗人洪贯所作怀古诗《唐宫词》的最后提到“不知凝碧池头宴,落尽宫槐一树秋”,是讽刺正是唐玄宗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才招致了安史之乱的惨祸。

针对兴庆宫公园的现状,一些人表示满意,他们认为公园现有的设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再增加新的场所势必会占用现在的绿化,破坏公园的生态环境。另一些人持相反态度,认为当下对兴庆宫公园的开发和保护力度都不够,只是浮于表面。有的市民还觉得应该打开公园的围墙,使之融入周围的城市环境,成为真正的开放空间。然而,在谈到公园的历史时,得到的结果不免有些遗憾。几乎所有经常来的市民都表示他们只是简单了解一些历史背景,还有些市民错把唐玄宗当做李世民,但他们都对“兴庆宫”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感觉,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普通的、娱乐休闲的场所。只有很少一部分慕名而来的游客能比较详细的讲出公园的历史。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兴庆宫带给人们的所思所想截然不同,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同的人们对于兴庆宫的感受更是不一样。公园作为动态的文化文本,是符号的集合体,人们对于它的体验和记忆不同,于是更倾向于用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解读。

(三) 从封闭到开放:空间功能需求发展

公园和文化的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公园是伴随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向公众开放的场所,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缩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如今的兴庆宫公园是一面张扬着古城一千多年历史传承与演变的文化旗帜,我们只有高举这面旗帜,发扬这个文化品牌,才能很好地古为今用,传达出时代的声音。

三是政府财力有限,缺乏专项资金。受制于地方政府财力的限制,秸秆禁烧补贴等专项资金缺乏。以沅江市南嘴镇为例,对秸秆回收按照100元/t的标准补贴,1年至少要安排1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当前脱贫攻坚、民生社保等支出增长幅度较大,乡镇财政收入有限,如果上级财政没有配套资金,要乡镇财力来保障,显然是力不从心。

其次,兴庆宫公园是周边的市民十分适宜也非常喜欢的休闲地点,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公共娱乐的功能。由于公园的空余场地多、障碍物少、比较开阔,也没有任何准入门槛,同时活动种类多,形式丰富,不管市民是想要组织或者是参加活动,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因此每天都会吸引众多群众。

首先,公园势必是一个可供游览观赏的场所。兴庆公园在兴庆宫原址上建起,又沿用旧名盖起了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仿古建筑,公园中最有存在感的就是占园面积最大的兴庆池,几处凸起的假山丘和湖水相得益彰,湖边竖起的彩云间也是在公园各处抬眼就能望到的标志性建筑。又因为曾经作为宫殿的辉煌,兴庆宫公园还成为一些历史爱好者的“打卡点”,虽然恢宏的殿宇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公园西南角的一片“勤政务本楼”遗址,也足以用来感叹时光,缅怀历史。

所有纳入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均≥1.0,A组1例术后1个月未复查,B组2例术后3个月未参加复查,予以剔除,最终纳入完整参加术后4个时间点复查的患者100例(200眼),A组54例,B组46例,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18~28(21.4±3.6)岁,术前SE -6.00~-9.00(-7.17±1.36)D,角膜厚度570~610 μm,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前角膜厚度(Residual corneal stroma thickness/corneal thickness,RCST/CT)均大于60%。2组间年龄、屈光度、角膜厚度和切削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最后,公园还有着对市民进行认知与教育的任务,一些地区上的宣传或者教育活动会在兴庆宫公园举办。采用在公园进行宣传教育的形式一方面更加贴近受众,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传播中的噪音,提供了及时、良好的反馈途径,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播形式,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效率。

二、公园的规划与表达:文化品牌的构建

唐末之后,兴庆宫已从封闭式的皇宫变成开放型的园林,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不再为统治阶级所独占,而成为广大群众游览休闲的场所,王宫已倒塌,成为公共空间。现在的兴庆宫作为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是一个集游览、休闲、体育锻炼、游乐、集会为一体的,市民日常生活的公共活动场所。

宣传社会风尚,展现市民生活。兴庆宫公园现如今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和健身活动的场所。2006年7月1日。根据西安市政府的决定,兴庆宫公园正式免费开放,更多的西安市市民和各地游客来到公园欣赏园林美景,游览历史遗迹。到如今,兴庆宫公园已成功举办29 届“兴庆宫郁金香、牡丹及春季花卉展”,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市民前往参观。并且连续几年在春节及花展期间举办群众文化大舞台,为园内外文艺团体及爱好者提供展示才艺、秀出自我的平合。周边的人们还会利用兴庆宫公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开展各种活动。

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古城格局。兴庆宫像是一根定海神针,它立在东郊,就象征着唐玄宗时期的唐文化,人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开元盛世的壮阔景象。至今仍有许多人慕名前往那里,去找寻历史的气息,在勤政务本楼的遗址旁想象时光的痕迹。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兴庆宫本身就是大唐盛世的缩影,是媒介,是载体,它穿越过千百年的岁月,把过去的生活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得以透过这些遗址、文物以及各种蛛丝马迹还原一个真实的盛唐。那时的长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世界大都市,现在的西安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而且,兴庆宫与慈恩寺、青龙寺、兴善寺、大明宫、东市、西市、乐游原、曲江芙蓉园等又共同构成了西安反映唐长安的历史风貌的点和面。

搭建国际平台,促进文化交流。1978年经西安、奈良两座友好城市协议,在两市各建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为了纪念他为中日友好及文化交流做出的伟大贡献。1979年2月,西安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在兴庆宫的遗址上修建起来。另外,作为西安市与美国堪萨斯市友好往来的象征,公园迎春桥下坐落着“和平天使”雕像,由两市共同建造,同样的另一座雕像坐落在堪萨斯市内,表达了两国人民热爱和平、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望,也成为两国及两市人民的友好象征。

因为追逐着同一股含有大量浮游生物的大洋暖流,一小群、一小群的飞鱼便会在大海中“不期而遇”,继而形成一个个庞大的飞鱼群。突然,湛蓝的海水中出现了几个急速游动的黑色身影,那是几条饥肠辘辘的旗鱼。旗鱼是海洋中一种凶猛的大型掠食性鱼类,体长可达2—3米。一般来说,只要是被旗鱼锁定的小鱼都很难逃脱被猎杀的厄运。

三、媒介表达的现实落脚点——塑造市民形象

公园作为城市中必需的公共空间,以其多元的包容性接纳了所有人群。在这样开放的媒介环境中,所展现的媒介形象,所传达的媒介理念,皆是从城市传播的角度出发,以城市中的居民为主体和对象的,塑造市民形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最现实的意义。

公园为城市创造开放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互相交流、学习与文化互动的场所,是人们认知和体验城市的最佳地点。公园环境的文化、行为规则等有可能为开展传统的制度性及组织性活动提供合理依据,也为市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提高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效率,首先在公园中更易于构建“市民”的身份,产生市民的意识和责任感,其次不同群众之间在同一场合的思想交流更容易迸发火花与灵感。

在认同过程中,市民需要将自我融入场所中,并认识到公共场所可以为角色及身份构建提供机会。获得认同的第一层是对公园这个公共空间作用的认同,意识到可以在这里开展一些团体活动,认识更多的团体成员,意识到在这个环境中“市民”的身份被放大。同时,市民对空间产生依附感,并利用公共场所作为联系社会团体的纽带。获得认同的第二层是向外寻求认同,在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市民”身份后,很多人会开始向外寻找以获得他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可,同时想要结识更多的同伴。公园有助于加强社会人群之间的互动,加强社会网络的构建。

公园的建设可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公共空间,增加市民的户外活动时间,提升市民相遇的概率,诱导面对面交流的产生,改善自我封闭的状态,有助于建立互助互动的社会网络,帮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群体,拥有更多的同伴,可以提高弱势群体在城市中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文秀.唐宋时期兴庆宫的变化[J].唐都学刊,1992(4):12-15.

[2]刘蕊.立足自身特点,打造生态型历史文化名园 西安市兴庆宫公园文化建园之路[A].中国公园协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公园协会,2015:3.

[3]崔波.城市传播:空间化的进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4]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标签:;  ;  ;  ;  

兴庆宫公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变迁与媒介表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