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于慧杰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于慧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总医院 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目的 探讨他汀类在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使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不良反应有18例,占39.13%;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有11例,占23.91%;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有10例,占21.74%;普伐他汀不良反应有5例,占10.87%;匹伐他汀不良反应有2例,占4.35%。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有11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18例,肝毒性反应有8例,肾功能异常有6例;其他反应有3例。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考虑不良反应情况,权衡利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该药物主要作为降血脂药物,是降脂治疗的一线药物,该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对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进行阻滞,减少胆固醇合成[1],从而达到降脂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他汀类药物不仅局限于降脂治疗中,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不断被发现。随着该类药物的应用增加,出现不良反应几率明显增加,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使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使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均无严重肝、肾疾病、肌酸激酶处于正常数值。患者年龄43~69岁,平均(57.4±2.8)岁;患者疾病类型:高血压患者有10例,高血脂症患者有21例,糖尿病患者有9例,动脉硬化症患者有6例。

1.2方法

对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统计,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收集不良反应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本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

2结果

2.1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

辛伐他汀不良反应有18例,占39.13%;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有11例,占23.91%;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有10例,占21.74%;普伐他汀不良反应有5例,占10.87%;匹伐他汀不良反应有2例,占4.35%。

2.2不良反应类型

①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有11例,患者表现为肌肉疼痛、横纹肌纤维变性等;②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③出现肝毒性反应有8例,主要表现为肝损伤、转氨酶升高、肝功能衰竭等;④出现肾功能异常有6例;⑦其他反应有3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

3.1降血脂

他汀类药物具有高选择性,能够对肝脏还原酶合成,对甲羟戊酸合成进行阻止,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降低患者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该类药物还能够增加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降低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达到降脂效果。

3.2抗炎作用

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对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行抑制,从而降低由炎症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他汀类药物还可以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起到抑制效果。

3.3防治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细胞功能,促进缺血区血管再生,有利于改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功能;他汀类药物还能够促进自主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导致心力衰竭的炎性因子分泌,达到良好预防效果。

3.4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对防治糖尿病具有一定效果,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能够缓解缺血性溃疡、周围血管性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4不良反应

4.1肌毒性

主要指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肌肉无力、痉挛、肌肉疼痛等症状[2],同时部分患者磷酸激酶升高,发热等症状。引起肌毒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细胞线粒体能量供应不足有相关性,虽然患者症状较轻,但同样应引起临床重视。

4.2肝毒性

他汀类药物出现肝毒性不良反应较少,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他汀类药物对肝细胞代谢造成影响,出现结构改变导致肝毒性;对肝脏强甲基戊二酰辅酶A进行抑制,导致甲羟戊酸合成减少,导致肝毒性发生[3];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该药物阻断胆汁流,导致胆汁淤积损伤肝脏。患者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多数患者能够自然恢复。

4.3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等情况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他汀类药物有助于稳定粥样硬化斑块,该类药物能够增厚斑块纤维冒,减小脂核厚度,降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从而达到稳定作用;有研究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使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发生率显著降低,并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

5小结

他汀类药物作为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降血脂的一类药物,其抗炎效果、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在临床不断被发现,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有良好的效果;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特别为肝毒性、肌毒性等,对不良反应积极防治;同时在使用中应对不良反应充分考虑,加强风险评估,降低风险性,增加临床用药合理性和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冰,柯永胜.他汀类药物强化调脂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6-8.

[2]张景轩.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29-29,74.

[3]傅广,马丽霞,黄树斌,等.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4):102-106.

论文作者:于慧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于慧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