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论文_孙昊昊,吕超,蔺绍波 曹浚深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论文_孙昊昊,吕超,蔺绍波 曹浚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 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1]。目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约有3000万人罹患哮喘,有资料表明多个国家的哮喘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积极采取有效的哮喘控制措施会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减轻家庭负担。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诊治进展

1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进展

1.1临床诊断标准:①气急、喘息、胸闷、咳嗽等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双肺存在哮鸣音,并且以呼吸相为主,可为弥漫性或散在性,呼气相则显著延长;③在接受治疗后症状好转或自行缓解;④未合并气急、胸闷、喘息等其他疾病;⑤无典型的症状至少需要符合下述中的一条:支气管激发试验与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为阳性(用药后FEV1增加12%以上且其绝对值超过200mL)、PEF(呼吸峰流速)一天内的变异率超过20%[3]。

1.2非典型哮喘的临床诊断

此类哮喘患者无典型的哮喘症状,难以得到及时的诊治。近些年,普遍公认的将非典型哮喘分为以下几种:

1.2.1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种哮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方法,通常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要符合以下几点:①咳嗽持续2个月以上,呈发作性,多见于夜间、清晨;②临床相关检查发现肺部无阳性体征,放射检查的结果正常;③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24h 呼气峰流速上下波动幅度在 20%以上;④强的松等平喘止咳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好转[4]。

1.2.2老年性哮喘:老年性哮喘指的是年龄≥60岁的人群新发的哮喘,其诊断标准与其他年龄哮喘的诊断大致相同,在采集病人的详细病史和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后方可进行诊断。24hPEF(峰流速仪)变异率可辅助诊断,若PEF超过25%或者FEV1增加12以上即可做出确诊。

1.2.3阿司匹林哮喘:较多的研究者发现在应用阿司匹林后,还原酶的功能受到抑制,使得气道黏膜内炎性介质引发哮喘。阿司匹林哮喘的诊断要依据其病史、症状等,也可辅助使用激发试验。目前,常用的激发试验为静脉法、吸入法、口服法。3种方法中吸入法的安全性最高,临床一致认为通过阿司匹林吸入激发试验对这类哮喘诊断的准确性高。若 FEV1值降低20%以上则为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运动性哮喘及职业性哮喘:若哮喘发作是在剧烈运动之后,这就可能是因为患者在运动时通气过度导致气道内的水分及热量丢失有关。另外,运动时机体肥大细胞内的炎性介质释放更多,因而引起哮喘。这类患者称为运动性哮喘。职业性哮喘主要特点则为:①有哮喘症状,存在支气管狭窄疑似症状;②接触致喘物质时哮喘发作,一旦脱离后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③经职业性抗原试验和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显示结果为阳性。

1.2.5突发性致死性哮喘:这类患者在临床的诊断中可以发现其气道内没有痰栓,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气道平滑肌痉挛,这可能与非气道黏膜炎症、食道变态反应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急性气道黏膜水肿存在一定关系。与缓慢性哮喘相比,突发性致死性哮喘具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的主要特征[5]。

2.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目前临床上尚不能得到根治。但长期规范化的治疗可使哮喘患者的症状得到良好控制,甚至不发作。哮喘临床治疗的目标在于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并发症风险的发生,让患者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2.1传统药物治疗

传统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临床中药物治疗已经从单独用药逐渐过渡到联合用药的阶段,联合用药现已成为临床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案。

2.2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病位点进行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哮喘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分子靶向治疗有望成为哮喘患者新的治疗方案[6]。目前,有关的的生物靶向药物正在开发或已被用于哮喘靶向治疗的早期试验,未来对于难治性哮喘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带来新希望。

2.3介入治疗

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支气管平滑肌(ASM)的具体作用虽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哮喘的发病过程,ASM的增生及收缩引起气道狭窄和气流受限导致气道痉挛、气道重构从而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目前相关研究[7]认为,支气管热成形术正是以减少ASM的数量为治疗手段,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首个用于重症哮喘的非药物治疗方式。我国也在2014年正式批准将该技术用于治疗重症哮喘。

3.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展望

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基本做出判断。哮喘临床治疗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新型抗哮喘药物的研究及其问世,还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哮喘的发作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通过基因筛查可发现哮喘易感人群,建议进行早期基因纠正、免疫缺陷纠正以预防哮喘。在基因克隆、DNA 重组、基因转移以及基因表达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基因治疗可能成为最乐观的哮喘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晨曲,杜娟,董亚琼.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J].贵州医药,2018,42(09):1060-1062.

[2]李东伟.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进展[J].海峡药学,2016,28(05):155-157.

[3]庄蒙丽,白生龙,韩晓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诊治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02):105-109.

[4]张雅军.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28-30.

[5]陈丽丽.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的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5):7349-7350.

[6]赵学琴,张泽明,张香梅.支气管哮喘诊治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02):74-78.

[7]郑智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的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4):10685.

论文作者:孙昊昊,吕超,蔺绍波 曹浚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论文_孙昊昊,吕超,蔺绍波 曹浚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