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动力学:得弱关系得天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力学论文,社群论文,关系论文,天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论找工作获取信息,开餐馆,还是传播新潮流,弱关系往往比强关系在社交网络的价值更重要。 社交网络上,一个人平均要几层弱关系才能找到另外一个人?六度分割,社交网络上一个节点之间平均相隔六个连接,你和世界上另外一个人,通过六次连接就能找到他,这是弱关系的重要性。那么弱关系链上的影响力能够延伸出去多少次?只有三次,叫三度影响力,比如说我影响到朋友是一度,他影响他的朋友是二度,再影响到朋友是三度。影响力可以直达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网络中每个人的观念,都影响并取决于相邻其他人的共同观念。我们社群网络之间彼此影响的力度,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假如你想调整一个社群的调调,不需要所有人去调,关键节点上观念一致,就会影响到所有的人。真正给我们带来影响的,不是地理位置上的紧密性,而是你的社交关系连接的结构,它会比你地理现实上的关系对你影响更深刻。 公司或者社群里面弱关系连接的节点,那才是社群的牛鼻子。过去有一句话叫“得社群者得天下”,更精确的表达是“得弱关系者得天下”。 我们过去也说社群网络,但是1乘以N的网络不叫社群,这是领袖,不叫社群。社群有铁粉,有很多节点,有小圈子,节点可以把小圈子连起来,弱关系跟领袖之间不是上下级,而是自生长出来有自生命的。 铁粉是弱关系。如果你有一万个铁粉,那就是李宇春这样的超级社群,如果你有十万个铁粉……小米也不过如此。反过来讲,你怎么在这个世界里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是建立你周围的一个小社群,你得成为这个社群的中心节点。 小米MIUI的工程师只有500人,内测1000人,开发版使用是10万人,而MIUI的用户到1亿人。什么都自己做,得养多少人?别人帮你做,还成为核心的节点,帮你去销售,帮你做口碑,帮你做渠道。最近几年,明星公司背后,不都是这个逻辑吗?标签:动力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