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课堂论文_胥妍冰

最“美”课堂论文_胥妍冰

胥妍冰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北宫大街小学 261000;孙 亮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261000

一、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之一——课前学具准备

在每一堂美术课上都涉及到四个领域(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中的一个或更多,特别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和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目标是为了感受和运用各种美术媒材体验快乐、传达情感和思考,美化生活,提高动手动脑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一些课题的表现就是运用多种媒介来表现。

1.遇到的问题:(1)学生特别是家长受传统美术课的影响较深,美术课就是画画课,经常是只准备彩笔把课上。(2)学生家长不能很好地理解美术的功用,所以对美术课的内容不够支持(不光只在经济支持,而且需要和学生搜集材料)。(3)准备的材料工具不齐全,丢三落四。以上三点,课前准备都会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2.问题解决:(1)提前布置,强调准备的材料。(2)把课本中的作品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时常给家长看一看,让家长也多一些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学习美术的好处就能够主动支持。(3)丢三落四是学生常犯的“马虎病”,不要将材料都统统放进书包,应让学生准备一个美术专用袋和记事本,本上记什么就往袋里装什么,我们有这个袋子上课就能将学具准备齐全。以上是我在美术课特别是低年级美术的课前准备的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课前学具准备基本达到了要求,为学生上课做好准备。

二、好作品的创意与制作质量和效率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我们的课堂中,制作是否顺利、作品能否有创意,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能否成功展示给师生,这就与学生的参与度有关,小组合作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以前,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作用不突显,大都只有公开课时,才将学生分组安排,因为小组形式有的学生感觉新鲜,所以课上学生们只兴奋于形式,诸如讨论、共同研究这些词的实质对学生来讲根本就是无从谈起。

现在我们是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光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们每到练习制作的时候,会主动的形成合作小组来讨论和研究制作的方法,合作的气氛特别热烈,互助场面非常亲切,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学生们也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遇到的问题:教师有时候也不能被热闹的假象所蒙蔽,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我发现个性强的同学在小组内表现的活跃,个性腼腆的同学就在小组内几乎被忽视,同学们做出来的作品往往不是小组内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呢?

问题的解决: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责任分工人人参与是十分重要的。《今日菜单》一课,彩泥制作小组就可以责任分工。细心的同学作复杂的蔬果,性急的同学可以专门做抟、捏、搓等重复工作或者结构简单的果菜,性情温和的学生和又创意的学生可以用小组内同伴做好的“零件”在盘中进行拼摆,这样一盘盘精美的“菜肴”很快就能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因人而宜、责任分工、人人参与,能使小组内每位同学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体会到作品制作成功的快乐。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到实质的变化。

三、教师演示详略得当,学生创作游刃有余

1.教师演示时,不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够把基本技能和技法掌握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创意。

2.教师演示时,可以用“犯错”的方法,让学生思考正确制作方法。

3.合理利用多媒体演示,能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课堂上将学习的内容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象一些比较细腻的制作方法,老师在学生们中间演示,学生看不清楚,我们可以制作成微课演示就简单多了。大屏幕上将制作的重点或难点演示的一清二楚,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切勿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让它成为课堂的依靠

四、我尝试着让学生“扔掉拐棍”——不看教科书

1.原因:学生面前放着一本色彩醒目的美术书,一堂课上完有的可能连书都没有动一动,有的却不知道翻到了哪里去了,有的同学的眼睛早已经开始“旅游”了,这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解决:我干脆让学生将教科书放起来或者不带,但每堂课下课前预习一下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课前准备一定要有,整堂课无论是教师演示技法还是学生制作都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的展开学习活动,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果就会提高。

2.原因:课本上的作品学生看了有时会束缚思维,有些思想懒惰的同学就会临画课本上的一些作品,会使作品没有创意,而且质量差。

解决:我在课堂上充分引导启发之后,运用所准备的材料进行大胆创意。学生不看现成的作品,他们的大脑会不停地运转,课堂上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个性化作品。有的作品可以和课本上的相媲美。

“擒贼先擒王”,我在课堂教学中每每遇到问题,都会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抓住问题所在,就会有“最美的课堂”。走在实践的路上,学生、家长、还有我们会处处看到美丽的风景。

论文作者:胥妍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最“美”课堂论文_胥妍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